李振清
- 作品数:76 被引量:1,456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格陵兰岛南部纳鲁娜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文章分析了格陵兰岛南部纳鲁娜科金矿床的产出环境,分析了其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最后从含矿花岗岩类成岩作用和金的成矿作用研究了其找矿潜力,并指出格陵兰岛南部新元古代变质镁铁质火成岩分布广泛,各类前寒武纪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十分发...
- 聂凤军赵元艺李振清刘翼飞曹毅丁成武
-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蚀变作用
- 文献传递
- 西藏搭格架热泉型铯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被引量:14
- 2006年
- 文章在野外第四纪地质与地貌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搭格架矿床的地质特征,并以U系法的全溶法和等时线法为主要手段,查明了矿床的成矿时代。根据泉华在野外的分布特征,将其分为6套。第Ⅰ套为灰白色钙华;第Ⅱ~Ⅵ套为硅华,主要矿物为胶状和粒状蛋白石。硅华在长马曲河流阶地的位置分别为:第Ⅱ套,T5;第Ⅲ套,T4;第Ⅳ套,T3;第Ⅴ套,T2;第Ⅵ套,T2。泉华形成于5个阶段:403~202kaB.P.;99kaB.P.;39~25kaB.P.;17~4kaB.P.;现代。
- 赵元艺聂凤军侯增谦李振清赵希涛马志邦
- 关键词:地质学热泉型铯矿床硅华
- 现代与古代海底热流系统流体地质-地球化学与动力学过程
- 本文对现代与古代海底热流系统流体地质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古代海底热水成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现代海底热水成矿研究取得新进展、金属矿床-天然气水合物-油气矿藏独特共生的内在关系、海底热水流体和陆相热水流体进行的对比进行了论述...
- 侯增谦张绮玲曲晓明李振清唐绍华余金杰
- 关键词:海洋矿产海底矿床海底热流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藏南扎西康锑多金属矿硅-氧-氢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成矿构造控制的响应被引量:56
- 2008年
- 位于藏南拆离系的扎西康锑多金属矿受 NS 向张性构造控制,容矿硅质岩具有沉积韵律特征。典型矿化剖面硅质岩石英的δ^(30)Si 范围为-0.4‰~-0.9‰,平均值~0.65‰,与热泉成因的硅质岩一致。硅质岩石英氧同位素(δ^(18)O_(V-SMOW))变化范围-1.3‰~12.3‰,多数在2.9‰~5.0‰之间,具有显著的低值,也与热泉成因硅质岩相近。容矿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其具有热泉沉积特征而不是其它热液活动的产物。矿床硅质岩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D_(V-SMOW)变化范围为-138‰~-160‰,换算后的流体δ^(18)O_(H2O)值均为负值(-0.1‰~-15.9‰),明显要低于一般热液流体的δD_(V-SMOW)与δ^(18)O_(H2O)值,不同于藏南其他锑(金)矿床,而与藏南热泉(水)的分布范围近于一致。扎西康矿床与锑有关的成矿作用不同于低温热液成矿而更类似于热泉型矿化。这种热泉型锑矿化与藏南拆离系在新喜马拉雅期的伸展构造活动有关,并受伸展构造形成的 SN 向张性构造的制约。
- 孟祥金杨竹森戚学祥侯增谦李振清
- 关键词:藏南拆离系
- 西藏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的基本特征与成矿远景分析被引量:39
- 2007年
- 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北侧,发育一条与之平行的银多金属矿化带。文章对该银多金属矿化带的成矿构造背景、矿床类型及矿化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化带受旁多—措勤逆冲系的控制,呈近EW向带状展布,带内矿床多位于EW向逆冲断裂与近NS向张性构造的交汇部位;主要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据矿化特点差异,以念青唐古拉为界,可分为东、西2段,东段以矽卡岩型Cu-Pb-Zn-Ag矿化为主,西段以热液脉型Ag-Pb-Zn矿化为主,西段矿床的银含量明显高于东段。该矿化带是大陆碰撞造山晚期或后碰撞伸展早期(25~15Ma)热液活动的产物。综合对比分析显示,该矿化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及巨大的成矿潜力,有望发展成为一条规模巨大的银多金属成矿带。
- 孟祥金侯增谦叶培盛杨竹森李振清高永丰
- 关键词:成矿潜力冈底斯
- 一种境外矿产资源供应链风险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境外矿产资源供应链风险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矿产资源供应链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涵盖原矿、矿产品多个层的多层加权复杂网络模型;根据多层加权复杂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识别供应链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根据影响矿产...
- 陈其慎王琨张艳飞郑国栋龙涛邢佳韵李振清任鑫崔博京王良晨
- 藏南扎西康大型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床叠加改造成矿作用初探被引量:39
- 2013年
- 扎西康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复杂成矿的特征。结合对区域成矿带、典型矿石结构构造、闪锌矿Fe含量变化、金属成矿元素分带性以及流体演化特征的分析,初步识别和探讨了扎西康多金属矿床叠加改造发生过程:在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矿带形成前,扎西康即已经是一个粗晶脉状铅锌矿床。后碰撞阶段,地壳伸展,热活动强烈。以岩浆驱动大气水循环形成的地热水为主的区域富锑流体,流经扎西康,早期硫化物成为后期流体沉淀的有效化学障。流体对早期矿体形成的角砾产生再活化、溶蚀、交代作用,活化出铅、锌等元素,形成新的混合流体。该流体在NS向正断层发生运移、充填成矿,此时锌仍以闪锌矿重结晶、沉淀,但其中的铁含量已经降低,而铅与锑等形成硫盐矿物,当Pb被硫盐矿物消耗后则形成辉锑矿。综上,扎西康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床是青藏高原陆陆碰撞造山背景下典型的叠加改造型矿床。
- 梁维侯增谦杨竹森李振清黄克贤张松李为郑远川
- 关键词:成矿期次元素分带藏南
- 西藏搭格架地区铯矿床研究
- 搭格架硅华铯矿床位于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北、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南的打加错—打加芒错NS向裂谷南端,是西藏地区特有的现代热泉矿床,其硅华中铯含量高达11632×10-6,初步估计其资源量约达14459.42t,为超大...
- 张柏松李振清
- 关键词:地质特征资源潜力统计分析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被引量:276
- 2006年
- “后碰撞”作为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的特定过程,以其重要的构造演化标示性特征和强烈的爆发式金属成矿作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涉及后碰撞的一系列重要地质问题,如后碰撞期的构造特征与演化历程、岩浆发育序列和岩石构造组合、伸展成矿作用与矿床系列组合等,尚未得到清楚完好的识别、理解和阐示。文章系统研究和总结了青藏高原后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特征,提出了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模型。研究表明,现今处于后碰撞阶段的青藏高原,中新世以来主要经历了两阶段发育历史。后碰撞早期阶段主要发生下地壳流动与上地壳缩短(>18Ma):下地壳塑性流动并向南挤出,在藏南地区形成EW向延伸的藏南拆离系(STD)和高喜马拉雅,上地壳强烈逆冲推覆,在拉萨地体发育EW向展布的逆冲断裂系;晚期阶段主要发生地壳伸展与裂陷(<18Ma):垂直碰撞带的EW向伸展,形成一系列横切青藏高原的NS向正断层系统(≤13·5Ma)及其围陷的裂谷系和裂陷盆地。后碰撞岩浆作用以形成钾质_超钾质火山岩、钾质埃达克岩、钾质钙碱性花岗岩与淡色花岗岩为特征,集中发育于冈底斯构造_岩浆带和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与藏南拆离构造有关,其他钾质_超钾质岩浆活动则与EW向地壳伸展有关。青藏高原后碰撞成矿作用强烈而复杂,主要形成斑岩型Cu矿、热液脉型Sb_Au矿、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Ag_Pb_Zn矿以及现代热泉型Cs_Au矿等重要矿床类型。斑岩型Cu矿及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岩浆起源于加厚的镁铁质新生下地壳;热液脉型Sb_Au矿发育于藏南拆离带及变质核杂岩周围,系中新世地热田浅成低温热液活动产物。热液脉型Ag_Pb_Zn矿主要产于拉萨地体内部的逆冲构造带内,与地壳流体的迁移汇聚过程有关。青藏高原后碰撞成矿作用在上地壳层次受3大构
- 侯增谦曲晓明杨竹森孟祥金李振清杨志明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郑有业聂凤军高永丰江思宏李光明
- 关键词:地质学后碰撞成矿作用深部过程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被引量:287
- 2006年
- 大陆碰撞与成矿作用是当代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与板块构造成矿作用研究相比,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研究则明显薄弱。文章以青藏高原主碰撞带为对象,研究了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与区域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初步建立了主碰撞造山成矿模型。研究表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始于65Ma,延续至41Ma,形成了以藏南前陆冲断带、冈底斯主碰撞构造_岩浆带和藏北陆内褶皱_逆冲带为特征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主体。伴随陆_陆碰撞,在冈底斯带相继发育①壳源白云母花岗岩_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组合(66~50Ma)、②+εNd花岗岩_辉长岩组合(52~47Ma)和③幔源玄武质次火山岩_辉绿岩脉组合(42Ma),以及大面积分布的巨厚(5000m)的林子宗火山岩系(65~43Ma),反映深部相继发生大陆碰撞和板片陡深俯冲(65~52Ma)→板片断离(52~42Ma)→板片低角度俯冲(<40Ma)等重要过程。在主碰撞期,初步识别出4个重要的成矿事件:①与壳源花岗岩有关的Sn、稀有金属成矿事件,在藏东滇西形成腾冲Sn、稀有金属矿集区;②与壳/幔花岗岩有关的Cu_Au_Mo成矿事件,在冈底斯南缘形成长达百余公里的Cu_Au矿化带;③与碰撞造山有关的剪切带型Au成矿事件,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形成具有较大成矿潜力的Au矿化带;④与挤压抬升有关的Cu_Au成矿事件,形成以雄村大型铜金矿为代表的斑岩型/浅成低温复合型Cu_Au矿床。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大陆主碰撞造山区域成矿模型。
- 侯增谦杨竹森徐文艺莫宣学丁林高永丰董方浏李光明1曲晓明李光明2赵志丹江思宏孟祥金李振清秦克章杨志明
- 关键词:构造-岩浆作用深部过程成矿作用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