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萍 作品数:18 被引量:71 H指数:5 供职机构: 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利用相关政策在西部农村地区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活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近年来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不仅使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了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周敏茹 白雅敏 许志华 车吉 李晓萍 郭素玲 韦文会 赵文华关键词:慢性病 社区卫生服务 综合干预 青海省卫生系统人员高脂血症现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人群血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的高脂血症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省、地县、乡不同级别及医疗、疾控、监督等不同部门进行抽样,对选中的单位全体职工进行普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及与血脂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高脂血症现患率为26.38%,且随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高脂血症的患率在男女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与高脂血症之间有高度相关性。结论:通过调查发现:(1)高脂水平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2)血脂水平存在性别差异。(3)血脂水平与血糖、血压水平以及BMI有着密切的相互关联。(4)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是控制与之密切相关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韦文会 李晓萍 龙慧英关键词:高脂血症 现患率 卫生系统 血脂水平 血脂状况 显著性差异 青海省1975、2005、2015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探讨 2019年 目的定量分析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青海省1975-2015年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对青海省1975年、2005年、2015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值。结果 1975年与2015年数据比较,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由195. 383/10万下降为14. 756/10万,分解法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使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两者贡献率分别为10. 1%、89. 9%。1975年与2005年比较,两者作用结果一致,贡献率分别为11. 6%、88. 4%,但是2005年与2015年比较,人口因素在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中呈现了反向作用效果,而且作用比例达到-39. 1%。结论目前青海省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慢性传染病的非人口因素的预防和控制。需重点加强慢性传染病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管理,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减少新发病例。 许志华 周敏茹 李晓萍 沙琼玥 景强关键词:传染病 死亡率 人口因素 青海省乐都区居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掌握青海省乐都区急性心脑血管的发病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青海省乐都区辖区医疗机构报告的831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乐都区户籍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为319.39/10万,男性发病率为341.62/10万,女性发病率为298.18/10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病216例,发病率为83.02/10万,脑血管病发病615例,发病率为236.37/10万,脑血管疾病发病是心血管疾病的2.85倍。不论是脑血管疾病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80岁组均为最高,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633.62/10万和1293.10/10万。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乐都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重视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李晓萍 周敏茹关键词:急性 心脑血管事件 发病率 死亡率 西宁市某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2008年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今后社区高血压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正常血压、高血压标准及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的知晓率较低,对35岁以上有必要测量血压和高血压可导致脑卒中的知晓率较高。居民各种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也相应提高。[结论]应对社区居民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提高知识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景强 李晓萍 龙慧英 星吉关键词:高血压 知识 青海省同仁县2013-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青海高原牧区同仁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分布特征。方法对同仁县2013-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9.29‰,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及先天异常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布:死亡年龄以新生儿为主,民族分布以藏族为主,死亡季节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农村地区死亡构成高于市区。结论通过加强围产期保健、婚前医学体检、产后访视等工作,加强产科和儿科的工作协作,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理论与技能,从根本上降低儿童死亡率。 李晓萍 周敏茹 王卫军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青海省农村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能力建设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青海省农村基层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能力建设效果。方法调查对象来自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慢性病防治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前调查105人,培训后调查108人。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了解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对成人每日蔬菜推荐摄取量、成年男性每天饮酒限量、成年男女肥胖判断的腰围标准和低焦油含量香烟危害的认知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49.60%、80.57%、273.03%和34.47%,与干预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医务人员防治高血压的医疗行为和自身行为无明显改变。结论针对性的干预能使农村医务人员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明显提高。 高荣涛 李晓萍 赵文华 陈晓荣 姜莹莹 杨正雄 周敏茹 王卓群 白雅敏关键词:高血压 1975-2015年青海省居民死亡率变化及其差别分解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1975-2015年青海省居民死亡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全省卫生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Vfp 6.0软件对青海省1975-2015年3次死因回顾性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年龄别死亡率,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同时用Excel 2010软件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计算青海省人群死亡率变化中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所占的比例。结果近40年来青海省人群粗死亡率先降后升,其中1975-2006年下降了31.64%,2006-2015年上升了5.08%;但标化死亡率逐年下降,其中1975-2006年下降了30.77%,2006-2015年下降了21.01%。分年龄别死亡率结果表明,1975-2006年70岁以前各年龄组死亡率均下降,70岁及以后则上升;而2006-2015年,除25~岁年龄组略有上升外,各年龄组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率的差别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75-2006年粗死亡率的下降全部为非人口因素,人口因素反而使其上升,二者作用综合后使死亡率下降了257.24/10万;2006-2015年非人口因素同样使死亡率持续下降,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综合非人口因素后使死亡率上升了28.26/10万。结论青海省将逐步面临人口老龄化,但非人口因素(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及诊疗水平)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青海省人群总死亡率将维持在目前水平或略有升高。 周敏茹 岳建宁 许志华 沙琼玥 李晓萍 马福昌 周素霞 郭淑玲 郑莹关键词: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基于决策树-Markov模型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纳入青海省免疫规划成本效益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PCV13)纳入青海省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的成本效益。方法建立决策树-Markov模型,计算PCV13纳入青海省EPI的2021年出生队列接种成本和肺炎球菌性疾病(Pneumococcal disease,PD)经济负担,与未纳入EPI相比的净效益和效益成本比(Benefit-cost ratio,BCR)。结果PCV13纳入青海省EPI与未纳入EPI相比,PCV13总接种成本将增加12845万元,PD总经济负担将减少12921万元,产生的净效益为76万元,BCR为1.01。具有成本效益的每剂次PCV13最高价格为460元。结论按照当前国产PCV13价格将PCV13纳入青海省EPI从全社会角度略具有成本效益,建议降低疫苗价格以进一步提高成本效益,适时将PCV13纳入青海省EPI。 郭子哲 阿克忠 阿克忠 徐双飞 周慧 梁学耀 巴文生 巴文生 李晓萍 郝增平 马艳梅 丁睿尧 徐瑾 杜星星关键词:免疫规划 青海同仁县2013-2014年居民病伤死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同仁县2013-2014年居民主要死因和分布特征,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保健政策、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同仁县2013-2014年死亡居民进行死因回顾调查分析。结果同仁县2013-2014年居民总死亡率为604.9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9.40/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61.3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0.04/10万;女性死亡率为546.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4.73/10万。全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2.60岁,男性69.72岁、女性75.71岁。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所导致的最严重,去除上述两种死因,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3.43岁、2.58岁。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同仁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着力加大慢性病综合防控力度,落实有效的防控策略措施,提高居民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 李晓萍 周敏茹关键词:死因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