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
- 作品数:87 被引量:35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红外与低温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复合诱饵用K_2CO_3热分解和高温电离特性被引量:3
- 2008年
- 为了分析K2CO3作为红外,雷达复合诱饵添加剂的可行陛,利用TG—DSC技术考察了K2CO3的热分解特陛,并采用化学平衡计算软件(CEA)计算了K2CO3在2200-2600K下的自由电子密度和热解焓。结果表明:K2CO3在293~1473K的热分解焓为-595.7kJ/mol;在2200~2600K温度下的热解焓为1147.0~1179.6kJ/mol,分解产物以气态K为主,自由电子密度达10^20~10^21数量级。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红外/雷达复合诱饵的合理配方及其热电离特性。
- 李晓霞郭宇翔
- 关键词:红外诱饵K2CO3热分解CEA
- 提高机载雷达/红外复合诱饵干扰性能方法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精确制导武器的不断发展使空中目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威胁,利用各种手段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已经成广泛关注的课题.针对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武器的特点,通过对雷达/红外复合诱饵弹的研究,结合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缺陷,提出了改进红外雷达复合诱饵干扰机理和干扰性能的方法,并且设想了新型雷达/红外复合诱饵弹的设计方法.
- 郭宇翔李晓霞
- 关键词:等离子体
- 基于机器学习的红外小目标图像背景预测方法与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红外小目标图像背景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第1帧到第l帧图像作为原始数据来构造机器学习的原始训练样本;对输入的图像进行背景复杂判断:如果背景复杂,则先进行冗余剔除,再进行机器学习;如果背景不...
- 朱斌樊祥程正东马东辉李晓霞邓潘郭宇翔冯一方义强张发强施展
- 文献传递
- 不同酸掺杂聚苯胺的电化学聚合及性能被引量:11
- 2013年
- 采用循环伏安(CV)法在镀金PET膜上分别聚合了硫酸(H2SO4)、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膜,对比研究了掺杂酸种类对PANI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DBSA可以随聚合过程进入PANI分子链;H2SO4掺杂的PANI具有较高的电导率,但是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较差;大分子的DBSA使PANI优先产生单螺旋的纤维,提高了PANI在平行分子链方向上的结晶度和在空气中的稳定性;相对于单一酸掺杂,复合酸掺杂的PANI在酸溶液中电扫描表现出优良的循环伏安特性,在保持较高电导率的同时,提高了PANI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 孙通李晓霞郭宇翔赵纪金马森赵楠
- 关键词:电化学聚苯胺循环伏安十二烷基苯磺酸
- 地面目标的红外被动测距研究被引量:28
- 2004年
- 讨论了地面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情况 ,基于红外探测系统测出的目标与背景的辐照度差 ,提出了一种新的被动测距方法 .利用该方法 ,得到了测距公式和测距的距离分辨率公式 .计算了不同天气情况下 ,目标与背景的辐照度差与距离以及距离分辨率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 。
- 路远凌永顺吴汉平李晓霞
- 关键词:红外被动测距红外辐射红外探测系统分辨率大气衰减
- 热成像法定量测试红外干扰剂遮蔽效果
- 从红外辐射理论和热成像仪工作特点出发,得到了烟幕类干扰剂对热成像系统遮蔽率的定量测试方法以及相应的计算公式。该方法无需黑体,直接以面源型被遮蔽目标为靶标,简易快速,既能直观可视地评价遮蔽效果,也可以定量表征遮蔽率。外场试...
- 李晓霞豆正伟
- 关键词:红外对抗热成像
- 文献传递
- 军用UAV光辐射特征研究现状
- 2016年
- 在现代战场上,军用无人机(UAV)日益成为空中作战的主力航空武器装备,实现多波段隐身是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军用UAV的光辐射特征是其典型的可探测特征,掌握这些光辐射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是实现UAV光电隐身的关键。本文在概述军用UAV的战场应用以及面临的威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综述当前军用UAV光辐射特征方面的研究现状,在借鉴有人驾驶飞机与导弹光辐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军用UAV光辐射特征的研究方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 黄章斌李晓霞郭宇翔马德跃赵亮
- 关键词:光谱反射率红外辐射特性红外仿真
- 膨胀石墨制备及其1.064μm激光消光性能(英文)被引量:3
- 2016年
- 基于两步氧化插层先驱体法制备了不同膨胀体积的膨胀石墨,分析了先驱体、膨胀石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形貌;利用静态测试系统测试了膨胀石墨对1.064μm激光的消光行为,据此计算了其对1.064μm激光的质量消光系数,得到了该系数与膨胀体积的依赖关系,并从消光机理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和优化先驱体合成条件,可以制得膨胀体积高达600mL·g-1的膨胀石墨;两步插层导致先驱体的层间距(d002)明显大于天然石墨,当其d002从0.359 0nm增至0.371 1nm时,所得膨胀石墨的膨胀体积从267mL·g-1增至600mL·g-1;膨胀石墨平均质量消光系数与膨胀体积呈近似线性关系,当膨胀体积由233mL·g-1增至600mL·g-1时,该系数从0.20m2·g-1升至0.48m2·g-1;膨胀石墨对1.064μm激光呈非选择性散射,膨胀体积大,导致几何面积大,对1.064μm激光的散射能力增强;同时,膨胀石墨中出现了更深的孔隙或孔腔,可作为等效黑体增强对入射激光的吸收.
- 李晓霞赵纪金马德跃郭宇翔
- 关键词:膨胀石墨消光激光微观形貌
- 激光辐照法快速制备Co/C粒子吸波材料
- 2023年
- 针对隐身和电磁防护技术对轻质、高效新型吸波材料的需求,以ZIF-67为前驱体,通过1064 nm激光辐照快速制备Co/C复合粒子。研究辐照功率对Co/C复合材料物相、微结构、电磁参数及其2~18 GHz波段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制备的Co纳米晶尺寸可稳定在5~20 nm,复合材料展现出丰富的Co-C界面,从而利于提升材料对电磁波的介电损耗能力。特别地,45 mW激光辐照获得的Co/C工作频段可覆盖完整的X波段(厚度为2.6 mm),最低反射损耗高达-53.9 dB,展现出优异的吸波能力。
- 王晓农李晓霞李晓霞刘琦刘琦
- 关键词:激光辐照宽频吸波
- 抗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的无源干扰技术发展现状被引量:8
- 2009年
- 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技术抗干扰能力强、能适应全天候作战,对目标发现概率大、制导精度高,对军事目标的生存构成严峻威胁。在众多干扰手段中,无源遮蔽技术的干扰效果好,效费比高,技术实现较容易。主要综述了无源遮蔽技术在对抗红外/毫米波复合制导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阐述了无源遮蔽技术的实现方法,及其各自的作用原理和优缺点。
- 豆正伟李晓霞樊祥
- 关键词:精确制导技术导引头无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