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建荣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治学院沁县师范分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救灾
  • 3篇抗日
  • 3篇抗日根据地
  • 3篇根据地
  • 1篇社会控制
  • 1篇述论
  • 1篇救灾制度
  • 1篇抗旱减灾
  • 1篇抗旱救灾
  • 1篇华北抗日根据...
  • 1篇旱灾
  • 1篇合作社

机构

  • 4篇长治学院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4篇段建荣
  • 1篇岳谦厚
  • 1篇李珍梅

传媒

  • 2篇沧桑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942年至1943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抗旱救灾成效评述被引量:2
2007年
在1942年至1943年中原大旱荒期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从上到下组织起党政军民共同联合的抗灾救灾机关——旱灾救济委员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和民众动员型的生产救灾模式,采取标本兼治抗旱救灾的措施来渡过灾荒。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抗旱救灾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它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口的损失,明显的改善了本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向心力,提高了八路军在民众心中的威望。但是不可否认,救灾活动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有这些,都为今天的抗旱救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段建荣李珍梅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抗旱救灾
晋冀鲁豫边区1942年~1943年抗旱减灾述论被引量:5
2009年
1942年~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遭受了百年罕见的大旱灾。旱灾造成边区农业生产下降,人民生活极端困难,社会秩序紊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除了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互助互济来救灾民之急以外,边区军民主要通过组织群众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和大种,植树造林等方式来进行抗旱减灾与生产重建。这些抗旱减灾措施的实施为当时晋冀鲁豫边区最终战胜旱灾和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以后的抗旱救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段建荣岳谦厚
关键词:旱灾抗旱减灾
抗日根据地救灾制度述评被引量:4
2009年
救灾制度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社会控制功能的具体体现。抗战时期,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各抗日根据地政府把救灾工作与对敌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救灾制度建设。这对根据地的建设和坚持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建国后救灾体制的建构提供了借鉴。
段建荣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救灾制度社会控制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合作社救灾活动初探被引量:6
2008年
抗战时期,为了战胜天灾敌祸,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在根据地党和边区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各种群众团体积极推动下,通过确立公正合理的办社原则与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各类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践证明,合作社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根据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灾民的生活,成为战胜天灾的有效途径;也成为支援抗战的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段建荣
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合作社救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