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不同部位脑梗死所致脑灰质结构改变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BM)比较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脑灰质结构改变。方法对慢性期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的25例基底节区梗死、13例脑桥梗死患者和22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高分辨率T1W扫描,采用VBM 8软件包进行图像后处理,分别比较基底节区梗死组、脑桥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灰质体积存在差异的脑区。结果基底节区梗死组患侧初级运动皮层(M1区)、丘脑灰质体积减小。脑桥梗死组两侧小脑半球后叶灰质体积减小,以健侧为著;两侧辅助运动区(SMA)、健侧大脑半球M1区灰质体积增加。结论不同部位脑梗死所致脑灰质结构改变存在差异,可能对临床实现个体化治疗及康复训练有一定指导意义。
- 武莹莹张敬汪洋林琳
- 关键词:脑梗死基底神经节脑桥磁共振成像
- 烟酸通过诱导烟酸受体GPR109A表达来保护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
- 目的 探讨烟酸(N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血-视网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 大鼠60 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3 组:对照组(CON 组)、糖尿病组(DR 组)、糖尿病...
- 汪洋颜华
- 关键词:烟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视网膜屏障炎症
- 慢性期脑桥梗死患者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多模态fMRI研究
- 目的:采用多模态fMRI分析方法,研究脑桥梗死患者运动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改变,探讨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机制. 方法:选择慢性期脑桥梗死者16例,选择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GE 3.0T磁共振扫描仪对受试者行全脑高分辨...
- 汪洋林琳张莹张敬
- 关键词:脑桥梗死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
- 3T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显示眼球运动相关颅神经的初步研究
- 目的 探讨3T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对眼球运动相关颅神经(Ⅲ、Ⅳ、Ⅵ)脑池段的显示情况、确定其识别标志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方法 对60例(120侧)正常受检者行3DFIESTA序列扫描,获得原...
- 汪洋孙燕张敬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
- MRI三维双回波稳态水激发序列显示腰骶神经的初步研究
- 目的 探讨MRI三维双回波稳态水激发序列(3D-DESSWE)在正常人腰骶神经成像中的价值,为显示腰骶神经病变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择22例健康成人.使用1.5TMR扫描仪(Symphony,Siemens)行矢状位T...
- 汪洋王妍张敬
- MRI乳头体体积测量及其在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初步应用
- 目的 观察和分析正常成人乳头体(MB)体积的对称性、随年龄演变趋势和性别差异,初步说明MB体积在正常成年人群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MB体积在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AD)为代表的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变化,...
- 汪洋骈文婷张敬
- 关键词:乳头体正常成人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
- 白杨素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 孟祥达方思捷张竹红汪洋由彩云张静楷颜华
- 烟酸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血管的影响
- 汪洋颜华
- 皮质下脑梗死患者初级运动皮质结构损伤和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结构损伤和功能代偿脑区的相关性,为阐述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的慢性期单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28例(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25例(对照组),功能MRI采用组块设计,进行患手虚握运动以及高分辨率结构像采集,采用统计参数图比较2组脑灰质体积和执行运动任务时脑激活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侧半球M1区(感兴趣区1)及丘脑灰质体积减少。患手运动时,脑梗死组患侧半球M1区(感兴趣区2)及颞上回激活增强。感兴趣区1和感兴趣区2重叠,重叠区占灰质体积减少脑区(感兴趣区1)的21.9%。结论 M1结构损伤区及其周围正常脑区均参与运动功能的恢复,而与感觉功能有密切关系的M1区背侧的持续性激活增强可能对运动功能的恢复起更主要的作用。
- 林琳汪洋孟亮亮秦文刘宁宁薛蓉于春水张敬
-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皮质磁共振成像
- 脑梗死后初级运动皮层的多模态MRI研究
- 目的 采用多模态MRI分析方法,阐明慢性期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其运动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规律及相关性,为探讨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的慢性期单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28例,另外选...
- 汪洋孟亮亮张敬
- 关键词:脑梗死功能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