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中伟

作品数:38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哲学
  • 10篇主义
  • 7篇唯物
  • 5篇唯物主义
  • 5篇历史唯物主义
  • 4篇前见
  • 4篇共产主义
  • 3篇认识论
  • 3篇思维
  • 3篇辩证
  • 2篇狄尔泰
  • 2篇信仰
  • 2篇意识形态
  • 2篇政治
  • 2篇世界历史
  • 2篇释学
  • 2篇青年马克思
  • 2篇伽达默尔
  • 2篇诠释学
  • 1篇党的建设

机构

  • 29篇郑州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38篇潘中伟
  • 1篇廖静梅

传媒

  • 8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学术研究
  • 3篇郑州轻工业学...
  • 2篇江淮论坛
  • 2篇学术界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人民论坛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学习月刊
  • 1篇河南商业高等...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希腊自然哲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2012年
无论是就把握西方哲学史的基本问题,还是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角度来说,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学习对于哲学专业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对于这一阶段的学习缺乏兴趣,除了原始资料匮乏、教材编写方式的局限等客观原因,主要还在于学生往往对哲学的意义理解局限于纯粹的理论知识,而不能理解自然哲学兴起的实践根据,也不能按概念形成的认识秩序形成系统化知识。
潘中伟
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与哲学的出路——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及体系原则被引量:7
2015年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在于:通过研究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差别,指出自我意识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它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必然结果,以此为基础明确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为哲学的未来发展寻找出路。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哲学的二重性必然导致的就是道德哲学和披着宗教神话外衣的实证哲学。根据哲学发展的辩证法,哲学的出路就在于扬弃自我意识哲学,依据时代精神提供的世界的本质概念,通过理论批判推动实现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因此,马克思这里的体系原则并不是黑格尔哲学的原则,亦非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而是以自我意识哲学为主导、合理地吸收黑格尔整体哲学原则的新的启蒙主义哲学原则。
潘中伟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启蒙主义
青年马克思与法国共产主义思想的相遇
2024年
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哲学设定了一个理性支配的理想的国家,它意味着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致力于使这个理性国家成为现实存在的过程中,青年马克思遭遇到了“苦恼的疑问”。德国当时现实存在的贫困以及私有制所带来的不自由、不平等,暴露了理性国家理论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也动摇了青年马克思对此种理论的信心。于是,针对同样问题进行探讨的法国共产主义思想,开始真正纳入青年马克思的理论视野。青年马克思并未全盘接受法国的共产主义思想,而是以费尔巴哈哲学为基础,努力将法国共产主义思想整合进一个更为完整、系统的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青年马克思与法国共产主义的相遇是一个自主的理论发展和理论超越的过程,也是一个哲学批判与现实批判相互作用的过程。
潘中伟潘中伟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相遇
前见与认识论的重建被引量:5
2003年
我国认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认识主体的空白化 ,原因是没有对认识的先在条件进行有效的反思。通过对西方哲学唯理论传统的考察 ,我们发现 ,引进前见概念可以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可行的办法。
潘中伟
关键词:认识论前见
试论无神论信仰存在的哲学根据
2009年
信仰的对象具有绝对必然性,但是,这种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也不是理论认识的对象,而是由实践理性所设定的目的,即德福相统一的至善。只要我们把至善设定为衡量人类进步的终极价值尺度,而不要求它完全成为现实的存在,基于无神论的信仰就是可能的。
潘中伟
关键词:信仰至善
论意识形态认同中的权利问题——兼论我国当前意识形态认同的引导路径
2010年
以利益作为意识形态的认同基础使其存在虚假性指责与普遍性接受的矛盾。实际上,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不是利益,而是与一定利益相关的权利。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中,不应片面强调利益导向,而应当侧重从权利的角度引导意识形态的认同,将着眼点放到实现社会公平的权利问题上,使人们意识到国家在保障每个人自由发展、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从而引导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地、普遍地认同。
潘中伟
关键词:意识形态认同权利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解释世界的哲学被引量:1
2018年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主要包括哲学实践、政治实践和生产实践三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都离不开哲学对于世界的解释。哲学实践以哲学对于世界的新的解释为前提和理论批判标准,政治实践以哲学提供的理想为目标,而生产实践则是在哲学的整体视域之中被考虑,被看做是实现哲学意义上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实现途径。因此,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并不是实用主义意义上的单纯经验的行动,而是哲学的世界化。
潘中伟
河南小吃:敢问路在何方?
2002年
潘中伟
关键词:河南人城市管理兰州拉面
意义的追寻及其迷失——简析狄尔泰的精神科学认识论被引量:4
2005年
狄尔泰试图通过对精神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来确定意义的客观性,但是,由于他的哲学立足点的局限性,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尽管如此,狄尔泰的思想仍然是我们了解现代德国哲学的一把钥匙,也为我国目前的认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潘中伟
关键词:狄尔泰认识论客观性
认识论终结了吗——对超越主客体对立的质疑被引量:1
2004年
有人认为 ,现代西方哲学克服了主客体的分立 ,因此 ,也就解构了认识论问题。事实上 ,这主要是哲学研究的深化和研究领域的转移。在新的领域 ,认识论研究又重新凸现出来。
潘中伟
关键词:认识论客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