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东 作品数:14 被引量:20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中国地区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模拟研究 利用全球大气模式CAM5.1,模拟研究了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地表和大气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的分布以及季节的变化,并通过敏感性实验,分析了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在中国的直接辐射效应及其对中国温度、气压、风场和气压场、降水... 曾培培 朱彬 王东东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硫酸盐气溶胶 直接辐射强迫 南京北郊冬季大气SO_2、NO_2和O_3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8 2009年 利用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对2007年11月—2008年1月南京北郊大气SO2、NO2和O3进行了观测。结合Parsivel降水粒子谱仪和自动气象站的资料,对冬季大气污染气体的浓度变化规律及降水和风速风向对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大气SO2浓度较高,呈明显双峰特征,分别在12时(北京时,下同)和00时达最大,受附近排放源的影响最大,东风及南风时比静风时SO2浓度更高。降水对SO2湿清除效果明显,清除系数平均为0.168 h-1。NO2气体呈明显单峰特征,在18时达最高值。南京北郊是NO2源区之一,主要受附近高速公路汽车尾气排放源的影响。静风时NO2浓度最高。O3浓度受NO2的影响较明显。O3日变化呈单峰特征,在15时达最大值,静风时O3浓度最低。降水对O3的间接影响较明显,在降水时,白天由于太阳辐射较弱,O3浓度降低;夜晚NO浓度较低,使得O3浓度升高。 张敏 朱彬 王东东 周毓荃关键词:污染气体 DOAS 气象条件 东亚季风转换对西北太平洋近地面O_3春季高值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以东亚酸沉降监测网近地面O3资料,结合NCEP/NCAR的全球再分析风场、NOAA总云量及全球降水气候项目降水资料,分析2000~2007年东亚西太平洋地区近地层O3的区域和季节变化,重点分析不同站点O3月均浓度最大值时间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东亚以及大部分北半球中纬度清洁背景地区,近地层O3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是广泛存在的现象。东亚夏季风的推进过程造成不同地区春季O3月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Ogasawara和Hedo站O3浓度在3月达最大值,而Rishiri、Happo、Oki和Cheju站在4、5月达最大值。2007年副热带高压西进较晚且推进过程受阻导致Happo站2007年春季O3浓度高于气候平均值,Cheju地区2007年5月O3浓度达最大;2004年东亚夏季风爆发较早导致Hedo站2004年春季O3浓度明显低于平均值。 侯雪伟 朱彬 王东东关键词:东亚季风 O3 长江三角洲地区O3、SO2和NO2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本文讨论了差分吸收光谱系统(DOAS)的仪器观测控制和数据的质量控制,并利用DOAS系统对南京江北地区的污染物进行监测。结合国家标准和DOAS自身的质控特点及统计学分析方法制定了较为可靠的观测质量控制措施,依据这些措施对... 王东东 朱彬关键词:长三角 DOAS 大气污染 文献传递 利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DOAS)对南京江北地区O3,SO2和NO2的观测分析 结合我国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的要求及DOAS自身的技术特点,重点讨论了对南京江北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的DOAS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并对2007年12月—2008年8月间ρ(O),ρ(SO)和ρ(NO)的日、季节变化... 王东东 朱彬 王静关键词:DOAS 空气污染 文献传递 长江三角洲地区O<,3>、SO<,2>和NO<,2>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本文利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DOAS)对南京江北地区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结合国家标准和DOAS自身的质控特点及统计学分析方法制定了较为可靠的观测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获得具有代表性、可靠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到了2008年和... 王东东关键词:大气污染 臭氧浓度 太阳辐射 文献传递 南京北郊O3、NO2和SO2浓度变化及长/近距离输送的影响 利用2008年1月-2010年12月南京北郊O3、NO2和SO2质量浓度连续观测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模式,采用聚类分析对轨迹进行分类和KZ滤波器对数据组份进行分离的方法,讨论南京北郊气体污染物(O3、NO2和SO2)的质量浓... 高晋徽 朱彬 王东东 王飞关键词:气体污染物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对东亚副热带季风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利用全球气候—大气化学模式CAM5并结合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1950~2009年再分析资料,讨论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对东亚副热带季风爆发、发展和结束进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硫酸盐气溶胶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引起东亚大陆大部分地区近地面降温,进而降低了中纬度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纬向热力对比,延迟春初、提早夏末海陆纬向热力差异逆转时间,由此引发东亚副热带季风爆发时间延后了4候左右,结束时间提前了3候左右;减小的海陆热力差异导致东亚大陆偏南风减弱、东亚季风减弱以及季风降水的区域调整。我们通过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亦发现,1980年以后中纬度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之间的纬向热力差异逆转时间比1980年以前在春初延迟、夏末提前,导致了副热带季风爆发时间比1980年之前延后,结束时间提前,东亚大陆偏南风减弱,副热带夏季风系统性减弱,硫酸盐直接辐射效应可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以往的观测和模拟都表明,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导致1980年后东亚大陆硫酸盐气溶胶负荷较之前大幅增加,而东亚夏季风减弱,本文的研究进一步确认了两者间关系。 王东东 朱彬 江志红 杨修群关键词:东亚副热带季风 硫酸盐气溶胶 人为气溶胶对中国东部冬季风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2017年 采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公共大气模式CAM5.1研究了人为气溶胶排放增加对中国东部冬季风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比中国东部地区不同人为气溶胶排放源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探讨了人为硫酸盐、黑碳及总人为气溶胶(硫酸盐+黑碳)增加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硫酸盐气溶胶排放增加的直接和第一间接效应减少了到达地表的短波辐射通量,引起了陆地地表和对流层低层降温,海平面气压升高,增加了海陆间气压梯度,使得东亚冬季风增强。其第二间接效应导致中国南部大尺度降水率减少;黑碳气溶胶排放增加导致到达地表的短波辐射通量减少和大气中短波辐射通量增加,其半直接效应部分抵消了直接效应,故地表温度变化微小且不显著。加热的对流层低层导致中国南部对流活动和对流降水率增加;总人为气溶胶排放增加导致的大气温度变化表现为弱的降温作用,引起中国北部对流和大尺度降水率减少,而南部对流降水率增加。总人为气溶胶和黑碳气溶胶排放增加是导致中国北(南)部的东亚冬季风增强(减弱)的重要因素。 王东东 朱彬 江志红 廖宏 陈海山关键词:东亚冬季风 南京北郊O_3、NO_2和SO_2浓度变化及长/近距离输送的影响 被引量:47 2012年 利用2008年1月—2010年12月南京北郊O3、NO2和SO2质量浓度连续观测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模式,采用聚类分析对轨迹进行分类和KZ滤波器对数据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讨论了南京北郊气体污染物(O3、NO2和SO2)的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及长/近距离输送对该地区污染气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北郊春末夏初(5、6月)O3月均浓度出现最大值,12月出现最小值;NO2在春季(3—5月)月平均浓度相对较高,8月份浓度全年最低,而SO2浓度在6、7月出现最低值.不同季节气体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各有特点,O3呈单峰分布,12:00—15:00出现浓度最大值;NO2浓度高值则出现在夜间;SO2在清晨出现最大值,另外,春秋冬季SO2呈双峰型分布.长/近距离输送对南京北郊污染气体影响的分析表明,在西南方向的近距离输送影响下,该地区O3浓度将会出现明显的高值;传输速度较慢的西北气流则会促使该地区形成高浓度的NO2;长距离输送对O3和NO2的贡献与气团输送距离有关,说明该地区O3和NO2是区域性问题.另外,当在传输速度较慢的偏东气流的控制下,SO2的浓度较高,说明SO2的高浓度事件与偏东方向的近距离输送有关. 高晋徽 朱彬 王东东 王飞关键词:气体污染物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