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梓杨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大鹏澳海湾养殖生态环境的化学计量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根据2008 2009年在深圳大鹏澳养殖海域周年4个季节的生态环境调查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分类主成分分析)研究了大鹏澳养殖海域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以海水温度、盐度、海水营养盐中的无机三氮、硫化物、叶绿素a(Chla)和颗粒有机物(POM)等为特征,表征了大鹏澳海洋生态环境主要受气候和水文因素的影响;第二主成分以海水磷酸盐(PO4-P)和沉积物硫化物为特征,与网箱养殖自身污染效应有关;第三主成分以海水溶解氧(DO)和化学需氧量(CODMn)为特征,与养殖生物耗氧代谢活动有关;第四主成分以沉积物有机质为特征,与养殖贝类的生物沉降作用有关。该养殖海域生态环境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养殖活动的空间布局及其季节周期性养殖生产的共同影响。
- 田梓杨黄洪辉齐占会廖秀丽刘华雪戴明史荣君
- 关键词:大鹏澳养殖生态环境
- 春季南海西南大陆坡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特征
- "南锋"号于2010年4月17日至21日在南海西南部大陆架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在10°N、8.5°N、7.5°N布设了3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站位.根据该航次资料,分...
- 廖秀丽黄洪辉田梓杨杜飞雁戴明
- 关键词:叶绿素A温度盐度
- 亚热带养殖海湾皱瘤海鞘生物沉积的现场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皱瘤海鞘是亚热带海域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附着生物种类之一。2012年1月—7月在典型的亚热带养殖海湾-大亚湾大鹏澳海域,利用沉积物捕集器现场测定了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的生物沉积速率,并测定了生物沉积物中有机物(OM)、总碳(TC)、总氮(TN)、有机碳(OC)和有机氮(ON)含量。结果显示:皱瘤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每天145.5—1011.8mg/个,平均每天516.0mg/个,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每天154.8—1065.8 mg/g干重,平均每天463.3 mg/g干重。海鞘生物沉积物中OM、TC、OC、TN和ON含量分别为14.38%、10.80%、2.87%、3.06%和0.86%,高于自然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别为13.39%、7.36%、2.32%、2.29%和0.67%。其中TC和ON含量要显著高于自然沉积物(P<0.05)。皱瘤海鞘的OM、TC、OC、TN和ON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每天74.20,55.73,14.80,15.79和4.43 mg/个。实验期间附着在浮筏养殖设施和养殖牡蛎壳上的海鞘密度变化范围为54.9—222.1个/m2,平均147.5个/m2,养殖海域单位面积的海鞘生物沉积速率平均为每天76.1 g/m2,是自然沉积速率(平均每天62.7 g/m2)的1.21倍,其中OM、TC、OC、TN和ON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每天10.94,8.21,2.18,2.32和0.65 g/m2。据此可推算,大鹏澳筏式牡蛎养殖海区(约103 hm2)皱瘤海鞘的年生物沉积物负荷为29000 t,其中OM,TC,OC,TN和ON分别4100,3100,820,870和240 t。研究结果说明,海鞘等附着生物在大规模浅海贝类养殖中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 闫家国齐占会田梓杨史荣君张汉华黄洪辉
- 关键词:皱瘤海鞘附着生物
- 一株溶藻细菌对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效应被引量:5
- 2012年
- 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爆发海域的表层海水中分离得到1株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具有溶藻活性的海洋细菌,菌株编号为N10。利用液相感染法研究了该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10能使藻细胞失去运动活性,并膨胀变形,细胞膜内物质聚集于一端,藻细胞最终破裂死亡。菌悬液接种到藻液中的量越大,初始细菌密度越高,其溶藻效果越强。菌悬液以1∶10的体积比接种到藻液中时,藻细胞在24 h的死亡率为83%,至72 h全部溶解死亡;体积比为1∶20的藻细胞在24 h的死亡率为71%,之后藻细胞密度略有波动,120 h时死亡率达77%;而体积比为1∶100的藻细胞密度在前24 h有所下降,死亡率达39%,之后藻细胞密度又开始明显上升;对照组的藻细胞密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菌悬液过滤液和高温加热处理后的菌悬液过滤液对海洋原甲藻均无溶藻活性,表明菌株N10的溶藻方式为直接溶藻。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数据进行同源性检索,并结合细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菌株N10隶属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中的Muricauda sp.。
- 史荣君黄洪辉齐占会胡维安田梓杨戴明
- 关键词:溶藻细菌海洋原甲藻溶藻效应
- 广东典型养殖海湾生态环境安全预警评价
- 近三十年来,为解决人口与海洋渔业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近海海湾生态环境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及时识别和防止养殖海湾生态系统恶化,建立一套操作性、适用性广的生态安全预警...
- 田梓杨
-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模糊逻辑安全预警
- 文献传递
- 基于化学计量方法研究大鹏澳养殖海域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 根据2008-2009年在深圳大鹏澳养殖海域周年4个季节的生态环境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大鹏澳养殖海域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以海水水温、盐度和叶绿素a为特征;第二主成分以...
- 田梓杨黄洪辉齐占会廖秀丽史荣君
- 关键词:大鹏澳养殖海域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茅尾海养殖海域综合分级定量评价与预警
- 运用浅海养殖生态环境综合分级评价方法及预警指标、条件,根据2011~2012年共4个季度所得数据对茅尾海养殖海域进行综合分级评价与预警,并结合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Iwq)对同一级别进行定量比较,结果显示:调查期间,茅尾海...
- 廖秀丽黄洪辉田梓杨
- 关键词:综合评价预警贝类养殖
- 亚热带养殖海湾皱瘤海鞘生物沉积的现场研究
- 皱瘤海鞘是亚热带海域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附着生物种类之一,有关其生物沉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于2012年1月—7月在典型的亚热带养殖海湾—大亚湾大鹏澳海域,利用沉积物捕集器现场测定了皱瘤海鞘(Styela plica...
- 齐占会闫家国田梓杨史荣君张汉华黄洪辉
- 关键词:皱瘤海鞘附着生物
- 文献传递
- 海洋细菌N3对几种赤潮藻的溶藻效应被引量:11
- 2013年
- 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暴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株海洋溶藻细菌(编号N3),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和常见赤潮生物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为实验藻种,利用液体感染法研究了该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效应及溶藻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3对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均无溶藻活性,而菌悬液的体积分数为2%和10%时分别对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原甲藻有较好的溶藻效果,但溶藻现象不同.菌株N3可使锥状斯氏藻的细胞变形,胞内物质分布不均匀并最终死亡;使海洋原甲藻的藻细胞膨胀变形,细胞膜内物质聚集于一端,最终藻细胞破裂死亡.菌株N3对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方式相同,均以直接溶藻为主.菌株N3的菌悬液以2%、1%和0.1%的体积分数接种到锥状斯氏藻藻液中时,细菌的密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处理组中藻细胞在120 h内全部死亡,而1%和0.1%处理组藻细胞的增长率略低于对照组.菌株N3的菌悬液以10%、5%和1%的体积分数接种到海洋原甲藻藻液中时,细菌的密度呈下降趋势,10%和5%处理组中藻细胞至120 h时死亡率分别为78%和70%,而1%处理组的藻细胞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电镜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3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
- 史荣君黄洪辉齐占会胡维安田梓杨戴明
- 关键词:溶藻细菌锥状斯氏藻海洋原甲藻溶藻效应
- 典型亚热带海湾养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机理研究
- 南澳白沙湾是典型的亚热带海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养殖基地。目前很多养殖海湾存在养殖环境恶化,出现富营养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危及了沿岸环境健康和海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南澳白沙湾环境质量状况以及人类养殖活动对海湾环境...
- 齐占会黄洪辉林钦李纯厚刘永田梓杨
-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合养殖可持续利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