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如
- 作品数:28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网络自出版品牌建构的理论思考与策略转向被引量:1
- 2017年
- 出版行业的品牌意识相对其他行业而言较为滞后,而网络自出版品牌建构是关乎新兴出版业态未来发展的基础因素,因此本文从自出版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建立自出版品牌的必要性,进而结合媒介变迁的规律和品牌理论的演进,从产品结构、作者属性、营销策略、消费者洞察、生态价值链以及品牌理念6个层面阐释品牌体系的建设理念与策略转向,提出建立多元化产品形态、提升作者地位、重视社群营销以及将交易行为转向交往行为、从商业主体转向人文主体等建议,使网络自出版形成品牌共建体系和生态式发展前景。
- 白志如
- 关键词:交往行为
- 融媒时代河南老字号品牌传播的挑战与策略选择被引量:3
- 2018年
- 媒介融合时代品牌传播正在经历新的变化,本文结合媒介边界的消融、消费者主体性的重构、品牌共建的参与生态等三个方面重新思考河南老字号品牌传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革新老字号品牌观念,从建立有效传播接触点、确立独特产品及其形象、激励消费者个性化参与、挖掘品牌文化内涵以及主动建立品牌传播案例库等五个方面提出策略和建议,以期为老字号品牌传播的长期实践提供经验参照和理论启发。
- 白志如
- 关键词:中华老字号消费者参与案例库
- 以媒介之“名”:“媒介”如何进入文化生产与历史书写被引量:1
- 2022年
- 以“命名”作为概念表征考察媒介如何进入文化并生产知识与意义,为媒介与文化互动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线索。聚焦“媒介”的“命名”问题,超越单个媒介译名研究等局限,将其视为关键概念和话语体系进行系统性考察;从不同媒介被赋予的译名流变讨论其演化的双重逻辑出发,推进至两个更深层次上考察媒介如何对接文化,即形态层面的命名伪装、分离与融合,和内容层面的文本建制、互涉以及进入文学等更广泛的文化生产;进而梳理并讨论“命名”的意义升级,即如何成为重要事件的命名或参与历史进程的书写。基于此,串联并反观“媒介”之命名史,为理解媒介与文化互动铺开一条语言路径,也为当下如何驾驭媒介本体取向的概念资源和话语生产提供启发。
- 白志如王子丰
- A Report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 《埃德温·德鲁德疑案》是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一部侦探小说,也是他的未竟之作。这次翻译的原文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提供,整部小说由笔者和张君等同学共同完成,笔者负责的是第十八到第二十一章,并据此写出了...
- 白志如
-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理论译者素质
- 文献传递
- 黄河文化双语宣传片叙事话语分析--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献礼影片为例
- 2022年
- 临黄河而知中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列双语献礼影片是对内传承黄河文化、对外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比较分析献礼影片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的差异,深入文本内容探析其符号表征,并从话语策略的角度解读其传递的情感,从而超越个案反思传播误差以及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互动传播的问题,有助于建构黄河文化对外传播范式。
- 王子丰白志如
- 关键词:叙事话语
- 他者视角对黄河形象的建构——基于纪录片《中国黄河源之旅》的叙事研究
- 2021年
-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历来被中外研究者所关注。"外国人讲黄河故事"在当下主要表现为有关黄河的媒介产品。纪录片《中国黄河源之旅》作为他者视角的个案,其建构出的黄河存在共性与差异;并通过内外叙事视角的互补、线性叙事结构的强调、对叙事对象的观照等共同勾勒出此形象。超越个案反思他者视角偏见与误读等问题有助于建构积极对话的黄河文化主体性传播范式。
- 白志如张智妍
- 关键词:他者视角黄河媒介叙事纪录片
- 传播学译著出版的断层问题与学术话语转向:媒介学的视角被引量:1
- 2020年
- 书籍与其承载的思想是一个有机体,因此传播学研究不能停留于思想,也需要将其思想的容器和载体视为一种媒介形态同步考察。就传播学研究的早期历史而言,已有成果在思想史和学术史层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将书籍视为媒介、聚焦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考察尚未有系统成果。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出版在20世纪诞生初期经历了明显的断层期和前后两次高峰期,因此以书籍为媒介考察这段时期的背后力量可以发现,在版权制度、市场空间、编译者等主要推动力的作用下,混合着学科发展需求、文化规则取舍以及学术话语权利等核心要素,这共同建构了译著出版与传播学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在本土化研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策略化生存的思维方式,这些发现为重新审视传播学研究早期历史提供了不同路径的参照;同时,也启示未来研究者可以将思想与书籍载体及其历史和社会语境相融合进行考察,并且反观译著作为出版物何以以此种面貌呈现,进而从书籍源头上更好地理解理论引进的背后力量;在操作层面,也需要重视译介和出版的力量,以优化学术借鉴,助力学术创新。
- 白志如单富博
- 论中国新媒体研究重点的转变:视角的细化、内容的偏移和方法的务实
- 2013年
- 我们根据近几年的新媒体研究综述和2012年的新媒体研究文章分析这些研究的视角、内容和方法,认为新媒体研究的核心议题越来越细微,研究内容的重点也转移到新媒体的社会功能和影响上,重点研究也开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未来的新媒体研究也将更为重视外国文献的价值,更为开放。
- 白志如
-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社会属性
- 众筹出版项目支持社群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建议被引量:3
- 2016年
- 众筹出版项目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支持人群发生支付行为,因此认知和利用支持群体的特征和属性极为关键。本次研究以众筹网出版栏目的成功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功项目支持群体的基本数据分析,重点描绘和探索了项目支持群体的重复支持行为、活跃账号和手机账号的特征和属性,并提出重视账号的社交属性、联合多种媒介以发挥用户资源优势、促进个性特色项目和地域项目等发展建议。
- 白志如
- 《山歌寥哉》媒介话语意义的生产和再生产
- 2024年
- 《山歌寥哉》音乐专辑自发布以来播放量居高不下,经媒体报道传遍海内外。《山歌寥哉》是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音乐话语表达,故从媒介话语的角度分析《山歌寥哉》广泛传播的缘由。在《山歌寥哉》媒介话语意义的生产过程中,创作者通过议题筛选及话语修辞的运用进行意义生产,议题与个人话题、社会命题、人类命运紧密相连,拟人化、隐喻、用典的修辞手法使文本更具解读性。在《山歌寥哉》媒介话语意义的再生产过程中,不同主体通过话语的筛选及解读进行意义的再生产,商业媒体将其纳入大众话语进行多角度分析,主流媒体将其纳入国家话语进行文化解读,专家媒体以精英身份为依托进行话语阐释,东南亚媒体将其纳入国际话语进行政治化诠释,受众群体进行个体化拆解。从话语意义的生产到再生产,创作者与参与者共同对《山歌寥哉》进行编码解码,在编码与解码的循环中,新的话语意义不断生成,进一步拓展《山歌寥哉》传播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 陆紫婷白志如
- 关键词:媒介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