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俭

作品数:48 被引量:32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5篇水稻
  • 22篇杂交
  • 12篇杂交水稻
  • 9篇选育
  • 9篇杂交稻
  • 8篇氮肥
  • 7篇栽培
  • 6篇香型
  • 6篇高产
  • 5篇氮量
  • 5篇氮素
  • 5篇施氮
  • 5篇施氮量
  • 5篇配合力
  • 4篇性状
  • 4篇栽培技术
  • 4篇水稻新组合
  • 4篇水分
  • 4篇不育
  • 4篇不育系

机构

  • 34篇四川省农业科...
  • 13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气象局成...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四川省种子管...

作者

  • 48篇秦俭
  • 25篇张涛
  • 24篇蒋开锋
  • 22篇郑家奎
  • 21篇杨莉
  • 21篇杨乾华
  • 20篇曹应江
  • 17篇游书梅
  • 14篇罗婧
  • 14篇李昭祥
  • 13篇高磊
  • 12篇孙永健
  • 12篇马均
  • 12篇杨志远
  • 10篇徐徽
  • 8篇万先齐
  • 5篇孙园园
  • 4篇熊洪
  • 4篇蒋鹏
  • 4篇徐富贤

传媒

  • 6篇杂交水稻
  • 4篇四川农业科技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中国稻米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蚕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全国第十七届...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蚕业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农家科技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9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00
  • 1篇199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早熟德粳系列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秦俭杨莉蒋开锋欧阳裕元魏斌郑家奎张涛杨乾华唐彬曹应江李赓觅
一种高效高产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高产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涉及农业制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制种杂交水稻组合的父本和母本的特性,确定待制种杂交水稻组合的拉绳赶粉的行比、母本行距、父本行距和父母本带间距;再确定母本带行数和幅宽;...
秦俭蒋开锋曹应江张涛杨莉李赓觅刘彦彤廖媛
四川不同稻作生态区安全播种期变化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量:6
2013年
以四川省6个稻作生态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60-2011年各稻区131个气象站监测的逐日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各稻作区不同安全保证率下最早安全播期的变化情况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各稻作区的安全播期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四川气温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盆南丘陵稻区和川西南山地稻区安全播期最早,平均在3月17-19日,盆东丘陵稻区和盆中浅丘稻区次之,平均在3月26-28日,盆周边缘稻区和盆西平原稻区最迟,平均在3月30-31日。各稻作区的最早播期随着安全保证率的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安全保证率由100%降至90%,播期提前幅度最大,为11~14d。海拔和纬度的差异是导致川西南山地稻区和盆周边缘稻区安全播期变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各稻作区安全播期的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及时地指导当地水稻播种及生产。此外,安全播期的变化与气温的演变密切相关,1960-2011年四川各稻作区安全播期整体呈先延迟后显著提前的趋势,尤其在1981-1990年安全播期有所延迟,而在2001-2011年均显著提前。
孙园园孙永健秦俭杨志远陈林徐徽马均
关键词:稻作区GIS
水稻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QTL定位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定位与发掘水稻产量性状高配合力数量性状座位(QTL),本研究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泸恢8285与扬恢34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分别与泸98A、Ⅱ-32A、冈46A杂交构建的双列杂交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在德阳、遂宁和泸州3种环境下对单株生物量、收获指数、单株产量、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50个QTL,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变幅在3.26%~34.26%之间,其中qEP2-2、qSP2-2、qFGP2-2、qTGW1和qTGW25个QTL在3种环境下均有检出,qHI3、qEP7、qSP7、qSSR12-1和qTGW3-25个QTL在2种环境下检出,其他的QTL仅在其中1种环境下检出。此外,有27个QTL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泸恢8258。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曹应江游书梅蒋开锋张涛杨莉杨乾华秦俭郑家奎
关键词:水稻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
家蚕茧丝纤度基因的RAPD标记被引量:6
2000年
赵巧玲季平何家禄叶夏裕夏定国秦俭
关键词:家蚕RAPD标记辅助育种
重金属镉低积累水稻品种德粳6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21年
德粳6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的中间材料苏粳19与本所选育的优质保持系泸香618B杂交,再与苏粳14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镉低积累粳稻新品种,米质达部颁三级,2019年通过四川省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杨莉蒋开锋蒋开锋张涛杨乾华张涛游书梅秦俭曹应江游书梅罗婧李昭祥高磊罗婧
关键词:水稻选育
一种耐低氮三系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涉及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氮三系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育种方法可以得到氮吸收需求量低、米质优良且产量高的水稻品种。本发明所述育种方法通过低氮条件设置、亲本筛选、杂交、农艺性状评价与世代选择,...
郑家奎秦俭张涛蒋开锋杨乾华杨莉曹应江游书梅李赓觅罗婧李昭祥高磊
文献传递
川育镉低积累粳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22年
四川省2019年审定了3个镉低积累粳稻新品种,为土壤镉污染区的水稻种植提供了品种支撑。镉低积累粳稻与杂交稻在栽培技术上存在区别,而种植者对此掌握不够,导致实际生产上难以获得高产。笔者团队在多年试验示范基础上,形成了川育镉低积累粳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本文对这一技术进行介绍,并提出了技术尚需进一步探究和完善的问题。
秦俭蒋开锋郑家奎张涛杨乾华曹应江李赓觅唐彬杨莉
关键词:粳稻栽培技术
基于水稻插秧机的秸秆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稻插秧机的秸秆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分拨组件,每个水稻插秧机的浮板的前方均设有分拨组件;所述分拨组件用于将分散于田面的秸秆分拨至栽植行的行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拨组件,可将田面秸秆分拨至栽植行的行...
秦俭蒋开锋张涛罗婧李昭祥高磊陈倩何玲
利用产量位点标记分析中国水稻骨干恢复系与南亚及东南亚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
2017年
利用47个根据已报道的QTL位点或者已被精细定位或克隆的与水稻产量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产量位点标记,对来自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的58份水稻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中国恢复系中,47个产量位点标记中有36个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90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检测到等位基因2~4个,平均为2.500个;有效等位基因共62.905个,平均每个标记1.747个;36个有效标记的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632,变幅为0.271~1.266。(2)在来自国外的材料中,47个产量位点标记均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131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2.78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共82.686个,平均1.759个;47个标记的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649,变幅为0.109~1.110。(3)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3水平上,参试资源聚为三大类群,中国资源多聚在第Ⅰ类群下的第1、2、3亚群,越南资源多聚在第Ⅰ-4亚群,孟加拉资源多聚在第Ⅲ-3亚群。由此表明,中国资源遗传基础较为狭窄,而其他国家的恢复系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曹应江游书梅蒋开锋张涛杨莉杨乾华郭小蛟秦俭万先齐罗婧李昭祥高磊郑家奎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