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爱丽
- 作品数:21 被引量:31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山矾科中原氏山矾复合体的叶形态特征及分类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该研究在形态学观察以及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山矾科中原氏山矾复合体的叶片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叶片质地在整个复合体中可分为革质、纸质2种类型,叶片大小变异幅度较大,除中原氏山矾(Symplocos kawakamii)、棱角山矾(S.tetragona)、蒙自山矾(S.henryi)均与其他种差异显著外,其余种均属于连续过度,叶片分形可以初步区分该复合体植物。该研究结果为中原氏山矾复合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对复合体的分类处理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 刘博白宇佳胡雪辰杨芳丁加晴石敏捷秦爱丽
- 关键词:山矾属叶形态数值分类学分类学意义
- 香附子光合生理对三峡库区消落带陆生环境的响应被引量:2
- 2017年
- 植物在消落带水淹结束后的陆生环境中能否合成和储存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对其在消落带长期定居、存活和扩散具有重要影响。香附子是能够适应三峡库区消落带生境的少数多年生草本植物之一。该试验通过对消落带水淹结束后生长在深水(22~27m)、浅水(2~7m)和未淹区段香附子光合生理的定期观测,研究其在陆生环境下的光合生理变化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生长在深水区段香附子的净光合速率(P_n)显著高于浅水区段与未淹区段。(2)随着香附子在陆生环境中生活时间的延长,其P_n、气孔导度、表观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_2利用效率增加。(3)与未淹区段相比,浅水淹没区段香附子的光饱和点显著升高,而光补偿点显著降低。研究发现,淹水胁迫后积极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光合补偿机制是香附子能够适生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重要原因。
- 裴顺祥洪明郭泉水秦爱丽马凡强肖文发简尊吉陈俊
-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香附子光合生理
- 世界极危物种——崖柏幼树硬枝扦插繁殖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母株年龄、扦插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2~6a生崖柏幼树硬枝扦插的影响,探讨崖柏幼树硬枝扦插的最佳内部因素控制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崖柏幼树硬枝扦插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2a生母株显著高于4a生和6a生母株的插穗生根率。插后130d、240d和345d的平均生根率分别为23.3%、40.8%和51.7%;不同扦插基质的影响随着插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在插后345d成为影响插穗生根率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崖柏幼树硬枝扦插生根的基质为草炭土∶蛭石∶珍珠岩(1∶1∶2)等组成的混合物;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效果以GGR61 000mg/L最好,其次是IBA 2 000mg/L,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从2a生母株上采集的插穗、GGR61 000mg/L速蘸2min、草炭土∶蛭石∶珍珠岩(1∶1∶2)的混合物为基质,其插后130d、240d和345d的最高生根率分别为35.0%、65.0%和75.0%。大多数试验因素和水平对插穗的生根数量和根系质量影响不显著,对插后345d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仅有不同母株年龄和扦插基质对生根数量和最长根根长的影响达到显著程度(0.01〈P〈0.05)。
- 朱莉郭泉水秦爱丽裴顺祥朱妮妮马凡强
- 关键词:崖柏硬枝扦插母株年龄扦插基质
- 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崖柏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5年
-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为柏科(Cupressaceae)崖柏属常绿乔木,属我国特有、世界极危物种(CR),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1892年4月在重庆市城口县首次发现,此后"绝迹"了100多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曾将其定为野外已灭绝物种。1999年10月重新发现。在崖柏"绝迹"期间,由于研究材料缺乏,对崖柏的研究几近空白;重新发现之后,有关研究才相继展开。近十几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围绕崖柏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群落组成与结构、种群结构与动态、遗传多样性、生态适应性、苗木繁育等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中综述了崖柏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崖柏的深入研究和拯救繁育提供参考。
- 郭泉水秦爱丽马凡强简尊吉裴顺祥
- 关键词:崖柏生态学
- 极度濒危物种崖柏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被引量:14
- 2017年
- 采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崖柏分布区(点)的地理坐标、海拔、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崖柏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征,并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为崖柏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崖柏分布区位于中国大巴山南端和东南端的重庆市城口县和开州区以及四川省宣汉县石灰岩山地;水平分布范围为31°25'N—31°44'N,108°23'E—108°54'E;垂直分布的下限海拔为700 m,上限海拔为2200 m。(2)崖柏分布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9.98℃,最高29.1℃,最低-7.2℃,年均降水量1315.2 mm,垂直分布上限有3个月的积雪期;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土,土壤呈中性或弱碱性反应,土壤密度和孔隙度总体表现为良好。(3)崖柏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为含有常绿阔叶层片的落叶阔叶林。崖柏主要分布在低山偏暖性山地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中山偏湿性针叶林带内,主要伴生树种有大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川陕鹅耳栎(Carpinus fargesiana)、华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var.chinensis)、小叶青冈(Cyclobalanpsis gracillis)和高山栎(Quercus semecapifolia)等;崖柏种群年龄结构不完整,基径≤4cm的幼苗和幼树仅25~800株·hm-2,种群衰退特征明显。(4)秦岭和大巴山等巨大山脉的地理隔离对崖柏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崖柏耐干旱瘠薄,是其能在石灰岩地区悬崖和陡坡生存的重要原因;种群分布星散和植株数量少与其天然更新能力差和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密切相关。
- 马凡强秦爱丽郭泉水简尊吉裴顺祥王祥福张世强邢继畴
- 关键词:崖柏地理分布气候特征植被特征
- 珍稀濒危树种峨眉含笑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被引量:30
- 2020年
- 珍稀濒危植物峨眉含笑是中国特有树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摸清其种群生存现状,了解其种群结构、动态及空间分布格局,首次对分布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沐川县国有林场和平武县宽坝林场3个现存地点的峨眉含笑天然种群进行野外调查。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理论和匀滑技术,建立各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损失度曲线等阐明其种群结构特征,通过种群动态量化分析方法量化种群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并基于种群空间格局分析的多种方法分析各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峨眉和平武种群属于增长型,沐川种群属于衰退型;峨眉和沐川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平武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同一种群死亡率曲线和损失度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平武种群密度最大,但小树的死亡率最高;沐川种群密度最低,幼苗严重不足,幼树、小树缺乏,中树死亡率最高,种群存在衰退的风险。峨眉种群密度介于沐川和平武之间,但幼苗、幼树的死亡率最高。因此,需针对不同分布点的种群,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建议对峨眉种群进行人工育苗,获得该种群的实生幼苗,待幼苗长成小树后将小树移植回该种群;对沐川种群,宜采用人工优化生境及人工辅助育苗相结合的措施,促进种群更新;对平武种群应制订适宜的保护栖息地的有力措施,并呼吁当地相关部门及村民加强对该树种的保护。
- 秦爱丽马凡强马凡强史作民许格希
- 关键词:峨眉含笑种群年龄结构种群动态存活曲线
- 生态袋护坡技术在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5
- 2020年
- 通过对三峡水库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和巫峡镇段消落带开展生态袋护坡复绿试验7年后,生态袋上(内)、生态袋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的种群密度、表型生长性状、地上和地下生物质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以狗牙根为生态袋上的种植植物,将生态袋护坡技术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各试验地生态袋上与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的狗牙根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质量差异不显著。(2)狗牙根的表型生长性状和根系生物质量因地和在生态袋堆叠处的方位不同而异。在双龙镇试验地,生态袋上比其堆叠处上方消落带上狗牙根的植株长度和节间长度低23.9%和22.6%(P<0.05),除此之外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生态袋内0—5 cm土层的根系生物质量比其堆叠处上方消落带增加了75.7%(P<0.05),比其堆叠处左侧消落带降低了11.8%,在5—15 cm各土层降低了91.6%—96.9%(P<0.05),15—20 cm土层的差异不显著。在巫峡镇试验地,生态袋上与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的各表型生长性状的差异均不显著;生态袋内各土层的根系生物质量均比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增加了20.0%—138.7%。(3)各试验地生态袋内与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土壤容重的差异不显著,土壤化学性质因地和在生态袋堆叠处的方位不同而异。在双龙镇试验地,生态袋内的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比其堆叠处上方消落带分别降低了13.6%和40.9%(P<0.05),比其堆叠处左侧消落带分别降低了11.9%和33.0%(P<0.05);速效钾含量比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分别增加了18.3%和34.1%(P<0.05);除此之外各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在巫峡镇试验地,生态袋内的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比其堆叠处上方消落带分别降低了1.4%和27.9%(P<0.05),全钾含量增加了6.1%(P<0.05);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比生态袋堆叠处左侧�
- 简尊吉郭泉水马凡强秦爱丽程瑞梅肖文发康义梁洪海
-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狗牙根
- 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对海拔梯度的响应,为崖柏回归区域选择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海拔178(白鹤),1 360(营盘)和2 250 m(车场坝)处布设试验地。采用1.5年生崖柏实生容器苗作为供试苗木。在各试验地架设1台气温和土温自动监测仪,并逐月调查苗木存活率、苗高和地径。苗木生长结束后,随机抽取部分植株,测定表型生长性状及地上和地下部分鲜、干质量;同时,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对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与环境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在研究区域内,海拔每升高100 m,空气和土壤年均温分别下降0.6和0.5℃,≥10℃年积温分别减少205.3和171.7℃;随海拔升高,土壤密度、p H值、速效磷含量降低,其他土壤指标(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增加;中海拔(营盘试验地)苗木存活率最高(100%),低海拔(白鹤试验地)次之(94%),高海拔(车场坝试验地)最低(36%);苗木出现死亡的时间为3—4月,高海拔试验地苗木死亡高峰期为5—8月,低海拔试验地为7—9月份;除最长一级侧枝长和一级侧根数表现为中海拔>低海拔>高海拔外,其他表型生长指标和苗木鲜、干质量均表现为低海拔>中海拔>高海拔,且不同试验地间差异显著(P<0.05);回归崖柏苗木存活和生长受多种环境因子影响,关联度较大的是空气和土壤温度,其次是土壤p H值,再次为土壤密度,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联度较小。【结论】海拔梯度造成的温度、水分和土壤肥力异质性对回归崖柏苗木的存活和生长有极大影响;过低的气温和土温以及土壤长期积水对高海拔区域回归崖柏苗木的存活和生长起到了制约作用;中、低海拔的环境条件可以满足回归崖柏苗�
- 简尊吉马凡强郭泉水裴顺祥秦爱丽肖文发赵志禄
- 关键词:海拔梯度存活率灰色关联分析
- 世界级极危物种——崖柏的球果和种子性状研究被引量:18
- 2014年
-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 Franch.)为中国特有、世界级极度濒危物种。天然分布在大巴山山脉重庆市的城1:7县和开县山区。由于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有限,亟待进行拯救繁育。球果和种子是物种繁殖系统的重要特征。研究不同采种期崖柏的球果和种子性状,不仅可丰富崖柏球果和种子生物学知识,而且还可为崖柏适宜采种期的确定和种子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崖柏结实丰年,区分不同采种期(8月28日、9月20日、10月25日)采集崖柏球果,并分期测定和比较不同采种期崖柏球果、种鳞、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生活力、发芽率、千粒质量等种子质量特征,结果表明:10月25日与8月28日和9月29日的球果及种子特征比较,除种鳞数量外,其它各项测定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10月25日采集的崖柏球果平均长8.34mm,宽4.54mm。单果出种量4.5个,种鳞5对,顶部和基部种鳞发育不全,中间的第2对和第3对种鳞长4.89mm,宽3.15mm,长宽比1.59。每片种鳞腹部着生种子1~2粒,种子长3.25mm,宽1.13mm,厚0.96mm;种翅长4.04mm,宽0.39mm。种子千粒质量1.4962g。在光照培养箱(温度25℃,相对湿度75%,光照强度2000lx,日持续光照8h)中萌芽培养,从第7天开始种子萌发,第18天基本结束,发芽率24%,发芽指数2.19。采用四唑法(TTC)测定的种子生活力为29.25%。没有生活力的种子大多是胚发育不全或空粒种子。8月28日和9月20日采收的种子不具萌芽能力。崖柏的种子成熟期在10月下旬左右。
- 朱莉郭泉水朱妮妮秦爱丽许格希邢继畴
- 关键词:崖柏球果种子种子生活力千粒质量
- 三峡水库巫山-秭归段典型消落带植被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消落带植被是三峡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水库安全和库岸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消落带植被的空间分布及优势植物组成是消落带治理植物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三峡水库干流巫山—秭归段典型消落带的植被调查,研究消落带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活型、优势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下降,消落带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减少;1年生草本植物在群落中所占比例增加,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因地而异(巫山消落带为增加,秭归消落带为减少),木本植物所占比例减少。淹水较深区段消落带植被的优势植物主要是莎草科的莎草和禾本科的狗牙根、毛马唐、狗尾草及菊科的鬼针草等;淹水较浅区段的优势植物种类有所增加,但处于优势的仍然是莎草科、禾本科和菊科植物。能够在淹水区段存活的植物大多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特殊的繁殖特性及对淹水和干旱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 朱妮妮秦爱丽郭泉水朱莉许格希裴顺祥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生活型优势植物空间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