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上消化道
  • 2篇肿瘤
  • 2篇黏膜
  • 2篇消化道
  • 2篇化道
  • 1篇碘染色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早期食管癌
  • 1篇早期胃癌
  • 1篇灶定位
  • 1篇窄带成像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上消化道肿瘤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手术
  • 1篇水肿
  • 1篇隧道技术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程畅
  • 5篇李敏
  • 4篇张焰平
  • 3篇汪祺
  • 2篇叶乐平
  • 2篇张亚铭
  • 2篇吴义先
  • 1篇汪文生
  • 1篇何承龙
  • 1篇王清秀
  • 1篇汪胡根
  • 1篇郑晓敏
  • 1篇陈刚
  • 1篇黄利娟
  • 1篇李杨
  • 1篇王亚雷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克罗恩病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被引量:2
2008年
患者男,39岁,因腹泻5d入院。每日解黄色水样或糊状便3~5次,无脓血,有恶心、纳差、乏力、消瘦,四肢浮肿。患者1997年因克罗恩病行部分回肠切除术,2007年小肠镜诊断小肠克罗恩病。体检:神清,精神差,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溃疡、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及异常,腹膨、软,未及明显包块,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腹水征(±),肠鸣音活跃,脊柱、关节未及异常,四肢凹陷性水肿。
汪祺李敏王清秀汪文生程畅
关键词:小肠克罗恩病格林巴利综合征浅表淋巴结凹陷性水肿皮肤黏膜小肠镜
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影响因素及DPS对浸润深度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影响因素及浸润深度预测评分系统(DPS)协助判断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外科手术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3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术前胃镜图片,选择本科室5年以上内镜操作经验的同年资主治医师6位,将其随机分为评分组和对照组各3位,评分组采用DPS、对照组采用白光内镜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判断结果分为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浅浸润、黏膜下层深浸润,评分组的判断结果分别命名为S1、S2、S3组,对照组分别命名为C1、C2、C3组。比较各组判定结果,并分析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病灶合并溃疡和边缘隆起与黏膜下层深浸润相关(P均<0.05),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内镜形态学分型、组织学分型、脉管癌栓、病灶显著发红以及表面不整与浸润深度无关(P均﹥0.05);评分组的各亚组判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各亚组(P均<0.05)。结论早期胃癌黏膜下层深浸润的影响因素为合并溃疡和病灶边缘隆起;DPS能提高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
程畅叶乐平汪胡根汪祺李杨张亚铭李敏王亚雷
关键词:胃癌胃镜
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在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在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行消化内镜隧道技术治疗的16例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7例食管或贲门固有肌层起源的黏膜下肿瘤(SMT)患者行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术(STER),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后1~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9例行POEM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8.5±20.6)min;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6个月随访,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明显缓解。7例STER患者手术平均时间(48.5±18.0)min;肿瘤完整切除6例(85.7%),1例因瘤体形态不规则,部分呈外生型生长,少许瘤体腔外残留;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6例肿瘤完整切除的患者术后1~6个月随访,未见病灶复发及残留。结论消化内镜隧道技术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病变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郑晓敏张焰平李敏陈刚程畅
关键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纳米碳染色在结直肠肿瘤内镜治疗后追加手术的临床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纳米碳染色标记定位在结直肠肿瘤内镜切除后追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行内镜切除后追加手术的6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其中20例患者内镜切除后使用纳米碳染色标记定位病灶(纳米碳组),22例患者内镜切除后使用术中肠镜定位病灶(术中肠镜组),22例患者内镜切除后未标记定位病灶(对照组)。对三组患者术中定位病灶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术中肠镜组及对照组相比较,纳米碳组患者定位病灶的时间及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淋巴结清扫的数目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纳米碳组未出现并发症,但术中肠镜组出现1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例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结直肠肿瘤内镜切除后追加手术前行纳米碳染色标记标记能够快速精准定位病灶,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汪祺吴义先张亚铭程畅叶乐平张焰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纳米碳病灶定位
碘染色与窄带成像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碘染粉色征与窄带成像背景着色征对早期食管癌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住院疑诊早期食管癌43例(共计47处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内镜下碘染粉色征与窄带成像背景着色征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碘染粉色征诊断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7.23%(41/47)、灵敏度为91.67%(22/24)、特异度为82.61%(19/23)。窄带成像背景着色征诊断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9.36%(42/47)、灵敏度为87.50%(21/24)、特异度为91.30%(21/23)。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05)。结论碘染色和窄带成像对早期食管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但碘染色操作费时且有不良反应,而窄带成像操作简便并可反复观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叶盛林朱曙光黄利娟程畅方崇文李敏张焰平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碘染色窄带成像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效果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早期肿瘤的疗效。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7例老年上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跟踪随访,评估内镜治疗的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病灶整块切除率、住院时间、术后残留及复发发生率和随访情况。结果67例患者共切除病变70个,食管27例,贲门11例,胃体6例,胃窦体交界3例,胃窦13例,胃角7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切除2处病变,1例患者同时切除3个病变;70个病灶均为浅表型(Ⅱ),隆起型30个,平坦型29个,凹陷型11个,术后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19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27个,黏膜内癌(MC)18个,黏膜下癌(SMC)6个。全部病灶均一次性整块切除,整块切除率为100%,全部病例水平切缘均阴性,2例垂直切缘阳性,完全切除率为97.1%(68/70);2例术后病理可见脉管内癌栓,治愈性切除率为94.3%(66/70)。术后未见迟发性出血及穿孔,出现食管狭窄2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2/67)。术后内镜随访6~24个月,无病变残留及复发情况。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早期肿瘤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吴义先张焰平李敏程畅何承龙
关键词:胃肿瘤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