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胡海琨

胡海琨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成骨
  • 2篇蛋白
  • 2篇间充质
  • 2篇骨形成
  • 2篇骨形成蛋白
  • 2篇骨形成蛋白2
  • 1篇牙骨质
  • 1篇牙颌
  • 1篇牙颌面
  • 1篇咬合
  • 1篇增殖
  • 1篇体外
  • 1篇牵张
  • 1篇牵张成骨
  • 1篇强直
  • 1篇腭中缝
  • 1篇颌关节
  • 1篇颌面
  • 1篇颞下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胡海琨
  • 4篇邹淑娟
  • 2篇刘人恺
  • 2篇王尧
  • 2篇李婧
  • 1篇陈建伟
  • 1篇杨祯瑾
  • 1篇何武林
  • 1篇潘洁
  • 1篇李钒
  • 1篇周静

传媒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腭中缝牵张成骨中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正畸医生常常通过扩大腭中缝矫正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骨形成蛋白2可以诱导骨和软骨的形成,促进牵张成骨过程中的骨重建。然而关于骨形成蛋白2在腭中缝牵张成骨中的时间空间表达规律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2在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实验选用80只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包括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将初始力值为50g的腭中缝扩大簧黏接到大鼠两侧上颌牙列上建立大鼠腭中缝牵张模型,牵张1,4,7,14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分析骨形成蛋白2蛋白和mRNA在各加力时间点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腭中缝扩张后骨形成蛋白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存在时空表达差异,主要定位于腭中缝纤维组织、软骨细胞层、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胞浆及其细胞外基质。同时,骨形成蛋白2 mRNA表达也明显上调。提示腭中缝牵张力可刺激骨缝中骨形成蛋白2蛋白和mRNA的合成,在骨缝塑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胡海琨周静王尧李婧何武林邹淑娟
关键词:腭中缝牵张成骨骨形成蛋白2骨组织工程
机械张应力刺激对成牙骨质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机械性张应力作用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及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RT-PCR对接受了不同时间点张应力作用的成牙骨质细胞OCCM30进行细胞周期活性变化的检测及成骨相关矿化基因m RNA的检测。结果各时间点间加力组增殖指数(PI)与0h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3h,6h,12h,18h加力组与各自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周期性张应力可规律性促进OCCM30相关矿化基因Runx2、Osterix、ALP、ColⅠm RNA的表达。结论周期性张应力刺激可引起成牙骨质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增殖活性的变化,可促进OCCM30相关矿化基因Runx2、Osterix、ALP、ColⅠm RNA的表达。
杨祯瑾胡海琨潘洁李昱煜邹淑娟
关键词:成牙骨质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序列治疗方案的探索-美观与咬合功能重建的协调统一
目的: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治疗计划和效果进行评价,探索该类患者序列治疗方案建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至2010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采用外科-正畸联合序列治疗方案的颞下颌关节强直继...
陈建伟刘人恺胡海琨邹淑娟
骨缝间充质细胞体外成骨潜能及骨形成蛋白2对其成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骨缝来源的间充质细胞的体外成骨潜能及骨形成蛋白(BMP)2转染对其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10d左右的SD乳鼠颅骨矢状缝及缝边缘2 mm骨组织,分离培养骨缝间充质细胞。取第三代细胞进行骨向诱导,培养1周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同时取第三代细胞进行BMP2转染,培养7 d和10 d时检测ALP活性。结果①骨缝间充质细胞在骨向诱导l周后,可见多数细胞开始呈簇状生长,大部分细胞呈ALP染色阳性;②BMP2转染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培养7 d和10 d ALP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该方法所获得的骨缝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具有很强的体外增殖活性和良好的成骨能力;BMP2能够诱导骨缝间充质细胞成骨。
王尧李婧刘人恺李钒胡海琨邹淑娟
关键词:骨缝间充质细胞骨形成蛋白2
磁场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3
2023年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骨组织再生领域备受关注。磁场作为非侵入性的物理刺激因素能够有效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增殖、成骨向分化和矿化等生物学行为,在骨组织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磁场的效应取决于磁场强度、频率和暴露时间等参数。由于窗口效应,磁场促进骨再生的适宜参数范围仍有待明确。目的:回顾不同类型磁场和不同磁场参数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并归纳总结促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的适宜参数范围。方法:以“magnetic field,static magnetic field,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mesenchymal stem cells,proliferation,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bone regeneration,bone repair”为英文检索词,以“磁场,静磁场,脉冲电磁场,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骨再生”为中文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主要检索时间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21年9月,同时纳入少量远期经典文献。通过文题及摘要进行初筛,排除重复性、低相关性和低价值的研究,最终纳入5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中等强度静磁场、低频或低强度脉冲电磁场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的效果良好,而高频脉冲电磁场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2)磁场调控效果与总暴露时间呈正相关,但其效应并不随单次间歇暴露的时间延长而增加;(3)干细胞类型、分化阶段和细胞密度等磁场外因素对磁场的生物学效应也具有复杂的影响,临床上应给予关注;(4)磁场对质膜、细胞骨架和离子通道等细胞靶点产生作用,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磁机械相互作用、电动力相互作用和自由基对效应。
张璟岚张滨婧陈艺菲张辰玥胡芝爱胡海琨
关键词:磁场静磁场脉冲电磁场骨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