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双海
- 作品数:105 被引量:41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坐骨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大鼠后肢坐骨神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最佳效应模式。方法实验分二部份。第一部份:...
- 董双海曹云李豪青田纪伟易诚青桑伟林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坐骨神经
- 文献传递
- 椎弓根钉固定的侧后方植骨融合和径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老年人腰椎滑脱症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并分别结合侧后方融合(PLF)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两种方法治疗老年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枢法模公司生产的TSRH-3D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14例患者实施TSRH-3D内固定加侧后方植骨融合(PTJF);16例患者行TSRH-3D内固定加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进行术前术后功能、症状评分。结果30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实施PL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25和1.64;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8.6%,术后恢复至17.5%。实施PLI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18和1.39;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4.2%,术后恢复至20.3%。结论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应用TSRH-3D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可以获得牢固稳定,在保持腰椎术后功能恢复方面,PLIF优于PLF,但临床结果尚无明显差异。
- 赵庆华田纪伟王雷董双海吴振凯王震贾连顺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腰椎减压术
-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选择性手术治疗
- 田纪伟王雷董双海赵庆华夏天
- 可吸收医用膜应用于腰椎椎板切除术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术中可吸收医用膜能否提高腰椎椎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7月56例腰椎椎板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术中于椎板缺损处外放置可吸收医用膜,对照组28例不放置该医用膜。随访应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手术疗效,比较两组优良率及疗效等级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或手术并发症,随访(27.0±4.4)个月。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术后疗效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吸收医用膜能提高腰椎椎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防止硬膜外粘连有关。
- 夏天董双海田纪伟王雷赵庆华刘铖祎柳超梁鹤
- 关键词:椎板切除可吸收医用膜
- 皮质骨轨迹螺钉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腰椎椎弓根螺钉置人是目前腰椎融合手术中常用的固定方法。从后方结构经椎弓根直至椎体内贯穿“三柱”的螺钉可以为固定提供充足的把持力。然而,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骨松质薄弱、稀疏,使得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强度减弱,以致出现松动、切割、拔出等并发症,影响腰椎融合术的手术效果。为此,有学者通过改进螺纹设计、改良置钉方法以及应用骨水泥强化等方法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1-2]。2009年,Santoni等[3]首次提出皮质骨轨迹螺钉,置人轨迹为由椎弓峡部经椎弓根直达椎体后上份,经生物力学测试证实了其在骨质疏松椎骨上具有足够的抗拔出力。此后,有学者将皮质骨轨迹螺钉应用于临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4-5]。2014年6月一2015年5月,本院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行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2例,现将初步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 夏天董双海田纪伟赵庆华王雷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骨钉脊柱融合术
-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选择性手术治疗
- 目的:评价选择性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本科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42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评分。记录实施内固定治疗患者术前、术...
- 田纪伟王雷董双海赵庆华夏天刘铖祎
- 关键词:脊柱畸形退变侧凸手术
- 齿状突骨折合并C_(2、3)脱位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合并C2,3,脱位治疗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9~54岁,平均36岁,根据是否有合并伤分2组,A组:齿状突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9例;B组:齿状突骨折合并C2,3间盘破裂、C2,3脱位;齿状突骨折根据Anderson—DAlonzo分类:Ⅱ型骨折12例、Ⅲ型骨折4例;手术采取齿突中孔螺钉单纯固定4例;齿突螺钉固定加C2,3融合内固定6例;齿突螺钉固定加后路C2,3固定术6例;术后颈围固定3个月。[结果]16例患者经6个月~3年随访,X线片均示骨性愈合;A、B2组无固定并发症(内置物松动、折弯、断钉)。无神经功能加重的患者。[结论]对Hanggman骨折可采用颅骨小重量牵引,C2,3不稳的齿突骨折患者,宜早期手术。
- 田纪伟王雷董双海赵庆华夏天
-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内固定术脱位
- 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大鼠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模型,研究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ontrol组),经典缺血后处理组(IPO组),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组(RIPO组)。分别监测缺血前、再灌注时及再灌注15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及动脉血气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值);采用Tarlov法分别于术后1,2,3,7 d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计数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数;羟胺法测定脊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各组间各个时点MBP、HR、PaO2、PaCO2、Lac变化及术中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1,2,3,7 d,IPO、RIPO组Tarlov评分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IPO、RIPO组正常神经元计数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Control组脊髓MDA含量明显增加,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模型合理,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刘铖祎曹成福董双海夏天柳超田纪伟
-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 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4年3月56例资料完整的寰枢椎复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3岁,平均38.6岁;Dickman寰枢椎复合骨折分型:C1骨折-Ⅱ型齿突骨折21例,C1骨折-稳定性枢椎骨折8例,C1骨折-Ⅲ型齿突骨折9例,C1骨折一Hangman骨折18例。C.骨折.稳定性枢椎骨折8例、C1骨折-Ⅲ型齿突骨折2例、C。1折-Hangman骨折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C1骨折合并Ⅱ或Ⅲ型齿突骨折,如果寰齿前间隙〉5mm,采用手术治疗39例。术前13例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其中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7例;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5.5-12.8分,平均8.6分。结果5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32个月;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均恢复,植骨融合者在6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4.5个月)。术前13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其中B级1例,C级1例,D级2例,E级9例。术后6个月,JOA评分11.5~15.8分,平均14.1分;JOA改善率为71.5%~95.3%,平均82.7%。末次随访时,39例手术治疗患者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伤口感染1例,经清创换药后1个月愈合。结论对Ⅲ型齿突骨折、稳定枢椎骨折、稳定Hangman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对寰齿前间距〉5mm的不稳定Ⅱ型齿突骨折及不稳定Hangman骨折采用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于寰椎解剖异常、骨折严重粉碎、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者可采用枕颈固定。
- 王雷柳超刘杰金新蒙赵庆华夏天董双海田纪伟
- 关键词:枢椎骨折
- 靶向COX-2基因的micro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鉴定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构建靶向COX-2基因的microRNA真核表达载体,评估其转染人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后对COX-2基因的干扰效果。[方法]根据COX-2 mRNA序列设计合成4对microRNA片段,定向克隆到pcDNA6.2GW/EmGFPmiR真核表达载体上,采用测序分析鉴定插入序列的完整性;并将其转染至Hep-2细胞株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COX-2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以得到最佳干预效果的RNAi片段。[结果]构建的4组重组体插入片段的碱基序列完全正确。4组microRNA片段对Hep-2细胞中COX-2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有下降。其中COX-2 mi-1组的表达水平最低。[结论]从构建的4组COX-2 microRNA重组体中成功的筛选出最佳干扰靶点质粒,即COX-2 mi-1组,为应用microRNA靶向COX-2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赵庆华田纪伟王雷董双海王震刘诚袆
- 关键词:环氧化酶软骨MICRORNA小分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