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妊娠
  • 5篇血压
  • 5篇妊娠高血压
  • 5篇综合征
  • 5篇高血压
  • 3篇阴道
  • 3篇念珠菌
  • 3篇细胞
  • 3篇宫内
  • 2篇代谢
  • 2篇新生儿
  • 2篇阴道炎
  • 2篇孕妇
  • 2篇脂代谢
  • 2篇脂蛋白
  • 2篇妊娠高血压综...
  • 2篇妊娠合并
  • 2篇糖耐量
  • 2篇糖耐量试验
  • 2篇剖腹

机构

  • 25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阳油田

作者

  • 25篇董悦
  • 5篇樊尚荣
  • 4篇杨慧霞
  • 4篇章小维
  • 3篇刘朝晖
  • 3篇吴北生
  • 3篇郑淑蓉
  • 2篇温宏武
  • 2篇马彦彦
  • 2篇尹玲
  • 2篇刘玉洁
  • 2篇李若瑜
  • 2篇万哲
  • 2篇白文佩
  • 1篇李诗兰
  • 1篇吴连方
  • 1篇翟桂荣
  • 1篇向茂
  • 1篇高峰
  • 1篇夏洁

传媒

  • 6篇中华围产医学...
  • 5篇中国实用妇科...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2001年中...

年份

  • 1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6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各种剖宫产术术式的比较被引量:38
2000年
杨慧霞董悦
关键词:剖腹产术式腹壁切口子宫切口
念珠菌性阴道炎致病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目的 评价临床念珠菌性阴道炎致病菌对临床常用6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探讨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与复发性外阴阴道炎(RVVC)致病菌的药敏性异同;探讨特比萘芬(TBF)对念珠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及念珠菌的菌丝相和孢子相对...
张宇万哲李若瑜董悦
关键词:念珠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敏感性
文献传递
巨大儿产妇产后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7年
巨大儿产妇产后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章小维董悦马彦彦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紊乱。对妊娠的危害主要是使巨大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增高。本研究通过对50例未发现GDM的巨大儿产妇于产后24小时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以探讨...
章小维董悦马彦彦
关键词:巨大儿产妇产后糖耐量试验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真菌学研究及治疗被引量:62
2000年
目的 :研究引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nadidiasis,VVC)的真菌种类的变迁 ,评价口服伊曲康唑及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 VVC的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 12 3例 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并将其随意分为口服伊曲康唑组 (5 0例 )和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组 (73例 )。用药后 1周和 4周进行随诊。结果 :1白色念珠菌为引起 VVC的主要病原 ,占 82 .1%(10 1/ 12 3例 ) ,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 (4.88%)及热带念珠菌(4.88%)。2口服伊曲康唑组和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组用药后 1周的治愈率分别为 88.0 %和 82 .2 %(P>0 .0 5 ) ,用药后4周的治愈率分别为 86 .7%和 89.6 %(P>0 .0 5 )。 3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非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的治愈率 ,分别为 88.1%和 6 8.2 %,P<0 .0 5。结论 :白色念珠菌仍为 VVC的主要病原 ,口服伊曲康唑和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 VVC均有较好疗效 ,对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的治疗效果好于治疗非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
刘朝晖杜近云董悦樊尚荣万哲李若瑜
关键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伊曲康唑
先天梅毒被引量:19
1999年
樊尚荣董悦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
异常孕产史妇女120例再次妊娠结局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对1987年1月至1991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20例有异常孕产史妇女再次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异常孕产的原因:畸形占39.2%,缺氧占36.7%,早产占10.8%。再次妊娠后的围产儿死亡率为133.9‰。两次妊娠结局不良者第三次妊娠后围产儿死亡率312.5‰。第二及第三次异常孕产病因与上次相同者分别为47.8%和85.7%。本文认为对有异常孕产病史特别是屡次发生的孕妇应结合上次的病因加强围产保健,努力改善胎儿预后。
温宏武尹玲董悦
关键词:再妊娠
出生体重和分娩方式相关因素分析
2000年
随着胎儿出生体重的增加 ,难产率逐渐升高 ,如何降低难产率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 335例孕妇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发现出生体重与孕妇身高、孕周、孕前体重、体质指数 (BMI)、孕早中期 (≤ 2 6 2 7周 )平均增重量、分娩前体重、孕期总增重量和主食量有关。分娩方式与孕妇年龄、孕前体重、BMI和分娩前体重有关。
章小维董悦高峰
关键词:出生体重分娩方式
胎盘炎症与新生儿感染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探讨胎盘炎症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方法:对74例孕妇分娩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对胎盘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无临床感染征的孕妇,其胎盘炎症不能完全预示新生儿的感染,且其胎盘带菌状况亦无明显区别,在此情况下的胎膜早破炎症程度和带菌状况无明显关系。结论:孕妇无明显感染时,其胎盘炎症不能完全预示新生儿有感染。
高雨农董悦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
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的探讨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theMisgavLadachmethod)与传统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fannenstiel)。方法:比较54例新式剖宫产与42例传统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新方法包括:使用JoelCohen方法开腹,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与腹膜,一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腹壁切口仅缝合2~3针。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的平均时间为(5±3)min,对照组为(10±4)m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为(134±62)ml,对照组为(193±105)ml,P<0.01;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0±9)h,对照组为(34±9)h,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为(9±11)h,对照组为(24±12)h,P<0.01。观察组均术后5d拆线。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
马彦彦夏洁董悦
关键词:剖腹产手术方式
足月低体重儿181例分析
1993年
低出生体重儿是胎儿营养不良或宫内生长迟缓的结果,其围产儿死亡率高达70%,为正常体重儿的5~8倍,近几年已成为围产医学研究方面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本文就我院5年来分娩的181例足月单胎低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86年1月~1990年12月在我院分娩足月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
温宏武尹玲董悦
关键词:低体重新生儿足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