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詹七一

詹七一

作品数:29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昆明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 6篇文化科学
  • 6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审美
  • 6篇艺术
  • 6篇美学
  • 4篇美意
  • 4篇绘画
  • 3篇艺术形式
  • 3篇语境
  • 3篇审美意识
  • 3篇文化
  • 3篇符号学
  • 3篇抽象绘画
  • 2篇心理
  • 2篇艺术本体
  • 2篇艺术符号
  • 2篇意蕴
  • 2篇语境制约
  • 2篇云南民族
  • 2篇人文
  • 2篇审美活动
  • 2篇审美经验

机构

  • 26篇昆明大学
  • 4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昆明学院

作者

  • 28篇詹七一
  • 2篇张立新
  • 2篇黄河
  • 1篇陈茹荪
  • 1篇黄河
  • 1篇虎利平
  • 1篇吴晓梅
  • 1篇吴晓梅

传媒

  • 4篇旅游研究
  • 3篇思想战线
  • 2篇西北师大学报...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民族艺术研究
  • 2篇昆明大学学报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作家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文山师范高等...
  • 1篇云南民族学院...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抽象绘画形式的符号学解析被引量:1
1998年
作为视觉艺术符号的绘画,其形式就是以一定秩序组合在二维平面中的点、线、面、光色等要素。与古典具象绘画相比,现代抽象绘画形式从具象摹拟转向抽象构形,抽象绘画创始人兼理论阐释者康定斯基曾把这种转向看作是绘画艺术从死亡走向生命的分水岭。①康氏的观点不无偏颇...
詹七一
关键词:抽象绘画绘画符号具象绘画符号学艺术符号横组合关系
云南青铜乐器及其滇人的乐舞意趣被引量:2
2008年
云南早期本土民族的青铜器以极具地域风格的蛮荒气息与质朴形制为醒目特征,其制作及使用历史久远。尤以其中的乐器见证着先秦时期滇人的生活状貌和乐舞情趣。通过撷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器物,在考释与描述实物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印证,试图揭示古滇国乃至云南早期尚已盛行的乐舞活动的基本状态。
詹七一吴晓梅
关键词:青铜乐器
开启与指归:云南青铜文化的美学总结被引量:2
2003年
青铜时代 ,云南古代民族已孕育出趋于成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观念 ,尽管其中仍蕴涵着畸轻畸重的社会或宗教意义 ,但艺术符号已经成为各族群人们的情感的外化形式。其中的关键成因 ,是定居社会环境下 ,人们头脑中逐步摆脱原始思维并趋向理性化的文化心理图式。这种能对客体进行确认和提取的主体心理能力的建构和完善 ,决定着云南民族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活动在文明进程中的精神原则和文化方向。
黄河詹七一
关键词:审美艺术符号
云南石器文化与民族审美萌生被引量:2
2002年
本文在现有考古实证材料的基础上 ,对云南的旧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石制工具文化 ,及其造型形态进行了审美发生学的探讨。
詹七一
关键词:审美意识民族文化考古学
早期云南民族审美文化的多元与多源
2002年
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中包含着相应的审美模式。云南作为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自远古以来就由多族群演化生成多种民族及其审美表达方式,导致其审美文化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并存、多源构成和原始古朴的特质。
詹七一
关键词:云南民族审美文化
文学知识分子及其文化生存被引量:1
2003年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作为掌握书面文化中美感经验部分的文学知识分子,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经书面文化(文学文本)的中介,既有普遍性、超越性的特征,又有自身的局限与问题。作为社会代言人的文学知识分子,是一种转型期现象。在规范化的社会中,非价值空位的边缘立场是其生存的合理性空间。
詹七一
关键词:文学知识分子书面文化美感经验文化生存边缘立场
重构、守护与拓展精神家园——当代人文教育论纲被引量:16
2001年
本文在人类发展的价值——意义基础上论述精神家园,并以此切入当代人文教育的内涵阐述。在对当下现实精神状态的分析中,提出了当代人文教育的目的是重构精神家园; 人文教育的环境在于守护精神家园;人文教育的功能必须拓展精神家园的系统认识。文章强调人文科学,尤其是大学的人文科学教育对构筑精神家园及对未来社会文明整体进步的意义。
詹七一张立新
关键词:人文科学环境论功能论
言语符号交际审美追求的文化生态意义
2004年
作为人类交际的符号形式,言语不仅具有概括的功能,同时还有人性补偿与平衡的功能,从而具有精神生态的含义.由于近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在技术理性的束缚下,人类语言日益成为了功利指向的工具.本文提出,在文化生态平衡的意义上进行理性纠偏及其言语交际的审美性实践,无疑具有反抗技术理性支配人类语言,并进而防止和补偿人性异化的生态功能.
詹七一
关键词:言语符号审美追求精神生态文化生态平衡言语交际
艺术形式的本体意义
2003年
形式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不是美学和文艺学的一般概念,而是关系到审美和艺术的本体意义上的概念。本文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两个层面中,从艺术形式概念在西方和中国的历史形态出发,归纳并阐释艺术形式的基本逻辑形态,并从符号学的意义上对艺术形式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作出总结。
詹七一
关键词:艺术形式艺术本体审美活动
云南民族审美意识起源的推测与实证
2002年
作者在现有的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基础上,从审美意识及艺术的实践发生和心理发生两个层面,阐释云南民族先民制造工具的生存实践及其主体心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机制,从而在史前物质与精神文化的背景中,对云南民族审美意识及艺术的起源作出了初步的发生学描述。
詹七一
关键词:史前文化审美意识艺术心理发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