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娇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犬蝠
  • 3篇蝙蝠
  • 2篇翼手目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圈养
  • 2篇圈养条件
  • 2篇回声定位
  • 1篇地理种群
  • 1篇食性
  • 1篇适应性进化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种群
  • 1篇进化
  • 1篇菊头蝠
  • 1篇菲菊头蝠
  • 1篇伏翼
  • 1篇捕食
  • 1篇捕食行为
  • 1篇不同地理

机构

  • 5篇广东省昆虫研...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生物资...

作者

  • 7篇赵娇
  • 5篇沈琪琦
  • 5篇刘奇
  • 5篇张礼标
  • 5篇陈毅
  • 4篇孙云霄
  • 2篇陈珉
  • 2篇彭兴文
  • 1篇周善义
  • 1篇周江
  • 1篇邵永刚
  • 1篇朱光剑
  • 1篇谭梁静
  • 1篇刘会

传媒

  • 2篇兽类学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犬蝠夜栖息地及夜栖息巢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大多数种类的蝙蝠不会整个晚上都进行觅食,通常在觅食期间有一段长短不一的时间停留在临时地休息,此为夜栖息行为(Hatfield,1937;Krutzsch,1954;Barbour and Davis,1969;Kunz,1973,1974;Hirshfeld et al.,1977)。
刘奇沈琪琦黄继展陈毅赵娇邵永刚孙云霄简汉彪李志锐吴作谦陈珉张礼标
关键词:犬蝠
广东省蝙蝠新纪录——大黑伏翼被引量:1
2014年
广东南岭地区蝙蝠多样性较为丰富,2000年后发表的9种广东蝙蝠新纪录中即有5种采集于南岭(吴毅等,2001,2005;张燕均等,2010;周全等,2011,2012;陈毅等,2013)。
张礼标刘奇沈琪琦朱光剑陈毅赵娇刘会孙云霄龚粤宁李超荣
圈养条件下犬蝠抢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娇刘奇陈毅沈琦琪周江张礼标
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宽耳犬吻蝠及其回声定位叫声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2013年6月和9月在广东省英德市郊碧落洞(24°06'56.9''N,113°21'10.0''E,海拔88 m)分别捕捉到5号和1号蝙蝠标本(均为雌性)。上述蝙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4~63.3 mm,胫骨长18.0 mm,颅全长24.8 mm,颅基长23.9 mm;耳大,双耳前基部在额部相联,上唇肥厚且具24~26个硬瘤,尾从尾膜后缘伸出一半,毛色土褐,双色;颅骨大,腭缘缺刻深,长大于宽。经鉴定为宽耳犬吻蝠Tadarida insignis,为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给出了宽耳犬吻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并与来自安徽、山东和日本的标本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赵娇刘奇陈毅沈琪琦彭兴文孙云霄周江张礼标
圈养条件下犬蝠抢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动物界有很多亲属、配偶以及高等级与低等级个体之间分享食物的例子,包括主动分享与被动分享,其中抢食行为属于被动分享中的一种。在犬蝠的室内行为观察中,发现个体之间存在抢食行为,即抢食者从持有者的嘴中将其正在进食的食物夺走,大...
赵娇
关键词:犬蝠
文献传递
狐蝠科3种蝙蝠舌长度及结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讨旧大陆食果和食蜜蝙蝠的食性类型不同是否造成其取食器官舌长度及结构的差异,本研究以2种食果蝙蝠犬蝠(Cynopterus sphinx)和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以及1种食蜜蝙蝠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这3个物种间舌的差异。犬蝠、棕果蝠和长舌果蝠伸入直径为2 cm试管的最大舌长度L1(包括伸入试管的吻部和吻部以外的舌长)分别为(29.19±0.52)mm、(35.05±0.82)mm、(49.34±1.64)mm;伸出吻端外部的舌长L3分别为(16.25±0.53)mm、(19.25±0.79)mm、(31.88±1.56)mm;与体重转换后的最大舌长度,即转换L1分别为(8.57±0.17)mm/g1/3、(7.90±0.27)mm/g1/3、(12.41±0.40)mm/g1/3;与体重转换后的伸出吻端外部的舌长,即转换L3分别为(4.77±0.16)mm/g1/3、(4.34±0.22)mm/g1/3、(8.01±0.38)mm/g1/3;与体重转换后的解剖舌长分别为(5.56±0.16)mm/g1/3、(5.35±0.14)mm/g1/3、(6.65±0.38)mm/g1/3。此5个参数种间比较均差异显著,食蜜类的长舌果蝠的5个参数均显著长于食果类犬蝠和棕果蝠的相应参数。通过比较3种蝙蝠的舌结构发现,长舌果蝠的舌尖尖细且具有毛刷状丝状乳头结构,舌面及两侧凹槽较多;犬蝠和棕果蝠的舌尖钝圆,舌面乳头和凹槽较少而平缓。本文结果表明,旧大陆食蜜蝙蝠与食果蝙蝠在舌长度和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捕食行为的差异有关。
谭梁静周善义刘奇陈毅沈琪琦赵娇张礼标
关键词:捕食行为
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回声定位声波差异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
2015年
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是蝙蝠生态学研究领域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对于探索物种生存机制、物种形成及其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从较大地理尺度上(9个地理种群)研究了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回声定位声波结构的地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回声定位声波地理种群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菲菊头蝠雌性的体型较雄性略大,其主频较高。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回声定位声波差异明显,包括脉冲持续时间、脉冲间隔、主频以及带宽在不同的地理种群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雌性菲菊头蝠前臂长和体重均与主频呈较弱的负相关,降雨量与雌性的主频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雄性前臂长、体重和降雨量与回声定位声波参数均无相关性;此外,地理距离、温度、湿度均与雌雄回声定位声波参数无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回声定位声波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体型和降雨量为主要影响因子,说明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进化主要受到了当地生境的影响,表现出动物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进化。
沈琪琦刘奇陈毅赵娇彭兴文孙云霄陈珉张礼标
关键词: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地理种群适应性进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