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作品数:85 被引量:28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3D打印应用于血管介入性手术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成型技术,具有个性化、精准化、远程化等优点。3D打印在医学实践教育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构建与真实器官相近的模型,借其就可以让低年资医师有更多的机会来进行实操,快速提升其能力。血管介入性手术因其微创、可重复、定位准确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医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引领着未来医疗的前进方向,精准医学技能培训也成为介入科青年医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内容。3D打印和医学成像技术的交叉结合为医学教育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使得复杂血管解剖的精准重建模型应用于手术规划和训练可能比传统培训方式更有效。通过3D打印技术,对血管及血管内导丝运动进行仿真模拟,有助于解决传统血管介入性手术培训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将血管介入性手术实践技能培训方法、血管介入性手术的3D打印技术支持及3D打印技术血管介入性手术实践技能培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陈雅荣 赵磊关键词:医学影像 教育 CTA评估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关联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颈总-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评估和预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的发生与发展。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患者的头颈部CTA和冠状动脉CTA资料,评估图像质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计算狭窄程度。按照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可分为两组:中度及以上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对相应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别做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并按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头颅CT平扫结果进行分组: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并进行两组间t检验。按颈总-颈内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生概率作χ~2检验。分析81例患者静态心电图、心绞痛以及TIA发生率与有无脑梗死以及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1例患者中,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处狭窄程度t检验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即脑梗死组相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非脑梗死组重。经配对χ~2检验,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影响TIA的发生概率(P<0.05)。对81例患者分析其静态心电图,有TIA组静态心电图ST-T段改变以及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TIA组(P<0.05)。结论: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存在关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及相应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有关。颈总-颈内动脉存在中度及以上狭窄时,TIA的发生率增加,且TIA组受检者静态心电图ST-T段改变以及心绞痛发生率均高于无TIA组。 包丽薇 王泽锋 孙振婷 孟令新 赵磊关键词:CT血管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双能CT在结直肠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双能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好、辐射剂量低、能够提供多种参数等优点,可以同时获取形态学和功能学信息,目前在结直肠癌定性诊断、临床分期、预测病理特征、疗效评价等方面有较多研究,本文综述了双能CT在结直肠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赵薇 任建军 赵磊 高伟 王泽锋 郝粉娥关键词:双能CT 结直肠癌 疗效评价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3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CISTv1.1)评估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疗效,根据临床疗效分为缓解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未缓解组(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所有纳入患者均行MRI检查,分析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值,记录患者的临床体征:年龄、临床分期、Ki-67(增殖指数)、肿瘤最大直径、疗效、肿瘤部位、基因表型等。结果 36例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治疗后,缓解组31例(86.11%,31/36)、未缓解组5例(13.89%,5/36),乳腺癌患者在MRI表现为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且新辅助治疗后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C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辅助治疗后,未缓解组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i-67值越高,新辅助治疗后ADC值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辅助治疗前后的ADC值与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治疗前r=-0.472,P <0.05;治疗后r=-0.175,P <0.05)。结论 MRI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武小鹏 葛丽红 栗东海 苗燕平 赵磊关键词: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治疗 表观扩散系数 基于CT的影像组学分析在鉴别肺鳞癌与肺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前CT影像进行影像组学分析,以鉴别肺鳞癌和腺癌。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93例训练集,92例验证集)NSCLC患者胸部CT增强影像,在人工勾画的肿瘤区域提取620个3D影像组学特征,Pearson相关和LASSO回归选择出6个影像特征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结果模型鉴别肺鳞癌和腺癌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分别为0.926(95%CI,0.906~0.945),0.916(95%CI,0.901~0.940)。结论影像组学分析可以在治疗前建立新颖且有效的诊断模型,作为鉴别两种亚型的因子,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决策支持。 王大鹏 杨晓光 赵磊 杨振兴 刘挨师关键词:肺鳞癌 肺腺癌 OSBL结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18年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对不同学科之间分界不清,交叉重复的内容较多,学科学习时间跨度较大。基于器官系统的学习(organ-system-based learning,OSBL)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综合和重组医学相关知识的一种课程构建。以病例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是以典型病例引入课堂并展开讨论的教学导入方法。哈佛大学早期开创"新途径"(new pathway)教学及课程改革,在实施OSBL课程同时推行CBL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已全面实施该教学方法。我院承担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系列项目。本文选取我科室承担的2015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卓越医师班共276名学生,针对医学影像学课程进行OSBL结合CBL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估。 王泽锋 赵磊 金凤 刘挨师 郝粉娥 任建军关键词:课程改革 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腮腺肌上皮瘤的17例患者的CT资料。17例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32~60岁,中位年龄48岁,病程1~18个月。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CT平扫密度及三期强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为单发,左侧10例,右侧7例,9例密度均匀,8例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其中腮腺浅叶8例,深叶6例,3例同时累及深浅叶,肿瘤直径均<3cm,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渐进性强化。结论腮腺肌上皮瘤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点,结合发病年龄和临床资料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学。 杨振兴 杨晓光 郝粉娥 赵磊 刘挨师中央型肺癌放化疗疗效影像学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8年 中央型肺癌是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侵袭性强,病死率高。治疗主要以放、化疗为主。精准医疗的实施要求及时准确地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估,以便于治疗方案的调整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本文主要对目前临床上中央型肺癌放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影像学方法作一综述。 刘丽娟 赵磊 刘挨师关键词:中央型肺癌 放化疗 疗效 影像学 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4 2023年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日益升高,研究心肌缺血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十分重要。通过构建动物模型,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治疗效果与药物安全性。目的:归纳和总结心肌缺血造模方法及研究思路,揭示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建立的现状和进展,比较各种造模方法的优缺点,终点介绍小型猪缺血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以及GeenMedical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到2021年12月,以“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小型猪”和“Myocardial ischemia,Animal models,Miniature pigs”为检索词,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5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目前,临床用于心肌缺血研究的模型主要有大型动物物种(犬和猪)、兔子以及啮齿类动物(大鼠和小鼠),其中小型猪是缺血性心脏病中最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供体,被广泛用于心肌缺血模型构建。②在各种急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构建方法中,开胸手术法和微电流刺激法具有精准定位的特点;闭胸手术法、药物法和微电流刺激法较开胸手术法操作简便,更贴合临床急性心肌缺血病理过程,并且闭胸手术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微创、可重复性高的优点,目前已成为首选建模方法。③在各种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构建方法中,微循环栓塞法可以通过阻塞微血管来探索微循环障碍所致慢性心肌缺血的病理机制;冠脉外慢性收缩法与次全结扎法在原理上都是通过血管外机械压迫导致慢性心肌缺血,但次全结扎较慢性收缩法狭窄范围更加可控,且对血管壁自然结构的损伤更小。④内膜增殖法联合高脂饮食法更贴近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冠状动脉慢性狭窄的病理机制,因此目前最常选用� 宋健 赵磊 刘挨师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缺血 慢性心肌缺血 造模方法 小型猪 模拟心率CT冠脉造影成功1例 2011年 患者女,67岁。起搏器置入术后(起搏方式DDD),接通ECG综合导联后其心率无法被ECG心电监护仪识别(显示为低信号)。遂去除患者心电导联,将ECG心电监护仪设定为70bpm(起搏心率)。患者呈仰卧位,首先扫描正侧位定位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 赵磊 刘挨师 王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