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莉
- 作品数:101 被引量:27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被引量:21
- 2007年
- 草原民族的节日——"那达慕",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那达慕的变迁可以归纳为:那达慕的兴起与敖包祭祀有关,人们举行"敖包耐亦日"是为了使神欢娱,禳灾求福;蒙元时期是那达慕的形成期。那达慕形成为一个族群整体的节日活动绵延至今,是随着大规模的畜牧业生产在蒙古社会的确立而形成的。那达慕节日与仪式的变迁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经过了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
- 邢莉
- 关键词:那达慕
- 北京东岳庙的构建与元代王权的中华文化认同被引量:1
- 2023年
- 统一中国的元世祖在宗教上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采纳了道教玄教派代表人物提出的在元大都建构东岳庙的建议。东岳庙是道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的文化空间,其起源于源远流长的泰山神的敬畏与崇拜,属于农耕文明的文化传统。从中国王朝续替的传统看,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进入了我国的礼制传统,成为一个超越了地理空间本身属性的礼法概念,建构东岳庙成为一个象征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文化传统传承的文化符号。元代在北京建构了东岳庙,包容、认同、继承历代的祭祀泰山神的传统,完成了元代对于继往王朝的政治续替。此后,元代历代皇帝和鲁国大公主继续对于北京东岳庙文化的认同,这是中华文化共同体建构的过程的文化叙事。
- 邢莉
- 关键词:元代
- 广西东山瑶族的婚姻形态探析被引量:9
- 2009年
- 在对广西全州县东山瑶族的婚姻形态的考察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招婿婚和"两头扯"两种较为特殊的婚姻形态的异同,并研究了其在现代社会存在的诸方面的原因。对于西方人类学家提出的婚姻彩礼的补偿理论和资助理论,认为婚姻的彩礼还有契约的文化因子。
- 邢莉
- 关键词:婚姻形态
- 民俗文化的属性再认知与文化基因的传承
- 2016年
- 民俗学学科属性的不确定造成了对民俗文化的属性认知时常出现偏差,因此,有必要对民俗文化的属性进行再认知。民俗与民众的生活须臾不可分离.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是与生俱来的日常生活文化,它与人生相伴,与人类相随,把生物的人操练、养育为文化的人;民俗文化又是根脉文化,它是精英文化的母体,为典籍文化、精英文化奠定了基础,传承了人类之初的文明,与政治、法律、宗教等存在密切的联系。
- 邢莉
- 关键词:文化基因传承生活文化精英文化典籍文化
- 民间节日的传承
- 民族民间节日是自古以来传承至今的中华民族优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深厚、含蕴深刻民族民间节日不仅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基因.但是目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民族民间节日的象征符号体系已经不完整,...
- 邢莉
-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方式
- 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
- <正>草原民族节日"那达慕"的文化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骑马、摔跤、射箭为核心内容的"男儿三艺"是蒙古族民族节日的象征符号。蒙古族的"那达慕"文化,早已被世人所瞩目,它不仅成为国内外蒙古学学者争...
- 邢莉
- 文献传递
- 敦煌女性观音图像叙事与民间传说叙事的互动与文化传播--兼谈我国观音信仰的本土化与女性化
- 敦煌图像中的女性观音叙事与民间妙善公主的传说相契合,充分显示了在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敦煌石窟在佛教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敦煌观音不仅仅造像显示了中国民众接受了观音文化信仰,又改变了观音文化的智慧,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包...
- 邢莉
- 关键词:民间传说文化传播
-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论刘锡诚对于民间信仰的文化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的密切关系。在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刘锡诚的论文阐释了民间信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民间信仰不是"烫手的山药",而是属于文化的范畴。民间信仰弥散于民众的生活之中,是民众生活中的精神布帛,这种状况是历史的必然存在。他主张以民间信仰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观念而置换"迷信"的背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源泉。
- 邢莉
- 关键词: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思考
- 藏戏与藏族的民间信仰被引量:7
- 2006年
- 藏戏作为藏族人民创造的艺术明珠,虽然散发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气息,但苯教信仰在藏戏的构思结构、人物情节中得以充分表现,藏戏与藏族的民间信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邢莉
- 关键词:藏戏民间信仰
- 成吉思汗祭祀仪式的变迁被引量:10
- 2008年
- 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族祭祀文化的象征符号。近百年来,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及其祭祀的文化空间和仪式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时,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传统正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产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成为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的符号。文章以2000年成吉思汗龙年大祭的祭祀仪式为个案,描述了成吉思汗祭祀在当代语境下的传承及蒙古族对其传统文化符号的认同。
- 邢莉
- 关键词:成吉思汗祭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