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殷庆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基质
  • 6篇核基质
  • 4篇蛋白
  • 4篇凋亡
  • 4篇肿瘤
  • 4篇基质蛋白
  • 4篇核基质蛋白
  • 3篇肝癌
  • 2篇形态学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疗法
  • 2篇肝癌细胞
  • 2篇肝肿瘤
  • 2篇癌细胞
  • 2篇BEL-74...
  • 1篇休克

机构

  • 10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汕头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铁道部北京铁...

作者

  • 11篇邱殷庆
  • 5篇任显辉
  • 4篇张锦堃
  • 3篇孙劲旅
  • 3篇陈海滨
  • 2篇程继东
  • 2篇丁明孝
  • 2篇王子慧
  • 2篇杨蕾
  • 1篇金梅林
  • 1篇何群
  • 1篇吴秉铨
  • 1篇程继东
  • 1篇李晓明
  • 1篇陈玲
  • 1篇张萍
  • 1篇陈建明
  • 1篇云径平
  • 1篇王子慧
  • 1篇翟中和

传媒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Chines...
  • 1篇今日应用医学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基质研究现状与展望
1997年
引言Berezney和Coffey首先报导了真核细胞内核基质蛋白的存在。核基质是细胞桩内的一种动态非染色质结构,它调节DNA的功能并提供调控核酸功能活动的场所.近年来研究表明,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产物与棱基质间的互相作用对细胞周期的调节显得十分重要。核基质蛋白数量庞大且可变化,因化学修饰.浓度或某种新型蛋白出现而使核基质蛋白发生改变,
王子慧任显辉邱殷庆
关键词:核基质形态学
人血树突状细胞联合LPAK细胞体外诱导肝癌细胞株凋亡的形态学观察<英文>
1999年
研究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LPAK(lymphokine and PHA activatedkiller)细胞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凋亡的作用,并进行形态学分析。实验分LD(BEL-7402+LPAK+DC),L(BEL-7402+LPAK),D(BEL-7402+DC)和 B(BEL-7402)四组,采用中性红摄入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活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电镜技术观察细胞的光镜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D组与B组比较吸光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无杀伤活性;LD组与L组比较,细胞毒活性为LD组>L组(P<0.01)。光镜下凋亡的肿瘤细胞呈TUNEL阳性,细胞核染成棕黄色或深棕色,大小不等,形态也不一;电镜下肿瘤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固缩和胞质浓缩,凋亡小体多见;少部分LPAK细胞内形成自噬体,发生自噬性凋亡。结论提示,人血DC联合LPAK细胞能有效地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在此过程中LPAK细胞同时发生自噬性凋亡。
孙劲旅张锦堃程继东陈海滨邱殷庆陈建新何群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肝癌细胞株BEL-7402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系HepG2生长及核基质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人肝癌细胞系 Hep G2的生长及核基质蛋白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长指数分析和高分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比较用 As2 O3处理后的 Hep G2细胞生长及核基质蛋白的改变。结果  As2 O3抑制Hep G2的生长 ,双向电泳显示经 As2 O3处理后 Hep G2细胞内出现新的核基质蛋白 ,并且该蛋白是细胞特异性的。结论 核基质蛋白是某些抗癌药物的作用靶子 ,As2 O3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可望用于临床治疗。
于鼎蔡志明朱立元王子慧邱殷庆
关键词:HEPG2核基质蛋白肝肿瘤
人食管癌细胞核基质的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研究人食管癌细胞株 EC1和 EC18的核基质形态及蛋白成分。 方法 应用细胞的选择性抽提、DGD包埋 -去包埋剂电镜制样观察核基质形态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双向电泳和免疫印迹等分析核基质蛋白成分。 结果 抽提后 ,两种细胞内均存在精细的核基质 -核纤层 -中间丝网架。低分化的 EC1细胞核基质较高分化的 EC18更细密。核基质蛋白电泳显示 ,两株细胞有数种相同的核基质蛋白成分 ,也有各自的特异性核基质蛋白。在免疫印迹分析中 ,使用抗人 Nu MA单克隆抗体检测到两株食管癌细胞中都存在 Nu MA蛋白。 结论 在食管癌细胞中 ,存在特异的核基质蛋白 ,核基质 -核纤层 -中间丝形成一个连续的体系 ,对维持细胞核的完整性和细胞功能起重要作用。
陈海滨邱殷庆张锦堃陈玲任显辉杨蕾
关键词:核基质形态学食管肿瘤肿瘤细胞
In vitro study on the morphology of human blood dendritic cells and LPAK cells inducing apoptosis of the hepatoma cell line被引量:1
2001年
Objective To observe in vitro effects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dendritic cells (DCs) on the ability of lymphokine and phytohaemagglutininum (PHA) activated killer (LPAK) cells to induce apoptosis of the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BEL-7402, B).Methods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 LD group (DCs+L+B), L group (L+B), D group (DCs+B) and B group. The methods of neutral red uptake, ordinary light microscopy, electron microscopy, TDT mediated X-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were us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 group and the B group was not distinct (P>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D group and the L group was distinct, with DCs+LPAK >LPAK (P<0.01) in cytotoxity. Apoptotic cells were TUNEL positive in light microscopy, and apoptotic nuclei were stained yellow brown and dark brown, with size and shape varying from cell to cell. Ultrastructural change in apoptotic tumor cells comprised of compaction and condensation of nuclear chromatin, and condensation of cytoplasm and apoptotic bodies. At the same time, LPAK cells manifes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phagic apoptosis, and there were some autophagic bodies in it. Conclusions The combination of human blood DCs and LPAK cells could induce apoptosis of BEL-7402 cells effectively, with some LPAK cells manifes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phagic apoptosis.
孙劲旅张锦堃程继东陈海滨邱殷庆陈建新
树突状细胞对LPAK抗人肝癌细胞的促进作用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观察人血树突状细胞(DC)联合LPAK细胞(L)体外抗人肝癌BEL-7402细胞(B)的杀伤效应,并对死亡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材料和方法LD组为DC+L+B,L组为L+B,二组均采用L:B为5:1和10:1两种放靶比,应用TUNEL法及杀伤细胞检测技术,比较LD和L组的抗肿瘤效应。结果人血DC联合LPAK细胞与单用LPA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比较,LD组>L组(P<0.01),但二者均能诱导BEL-7402细胞调亡;调亡的肿瘤细胞是TUNEL阳性,在LD组较L组明显增多。结论DC能明显增强LPAK细胞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但不改变LPAK细胞诱导肿瘤细胞调亡的死亡模式。
孙劲旅张锦堃陈海滨程继东邱殷庆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凋亡肝脏肿瘤
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比较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核基质成分的差异。方法用高盐法抽取细胞核基质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和观察了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急粒变期及化疗前后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的改变。结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急粒变期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核基质与正常者有明显差异,主要改变是白血病细胞分别在某些区带出现新的核基质蛋白或核基质蛋白含量的增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后与慢性期相比也在某些区带出现新的核基质蛋白或核基质蛋白含量的增加。化疗前后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的比较,表现为化疗后核基质蛋白明显减少。结论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相比,核基质蛋白有明显的差异,核基质蛋白成分的改变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性变有关,核基质是某些抗癌药物的作用位点。
李娟任显辉黄兆伟金月英王子慧王子慧
关键词:白血病核基质蛋白药物疗法
VP-16诱导细胞凋亡及其细胞核基质中热休克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VP 16诱导HL 6 0细胞凋亡的变化特点以及凋亡细胞及核基质中热休克蛋白 (HSP)表达的变化。 方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基因组DNA断裂 ;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用免疫印迹方法显示凋亡细胞核基质蛋白、细胞总蛋白中HSP表达的差异。 结果 VP 16作用HL 6 0细胞 0 5h出现早期凋亡特征。作用 4h可见明显的DNA梯状条带。与未凋亡的细胞比较 ,凋亡细胞核基质蛋白中HSP70和HSC70表达明显上调 ;VP 16作用 2、3及 4h细胞总蛋白中HSP70的表达随时间延长略显增加 ;诱导 2 2h比诱导 4h时去除VP 16后孵至 2 2h凋亡细胞总蛋白HSP70表达量增强了 3 4倍。 结论  1 HL 6 0细胞早期凋亡形态出现在DNA梯状条带形成之前。 2 凋亡细胞核基质中HSP70、HSC70的表达明显增加 ,经 2、3及 4h作用的细胞总蛋白中HSP70表达差异不显著。这提示细胞凋亡后HSP70的活性位点主要位于核基质上。 3 VP 16作用细胞时间增长至2 2h 。
金梅林丁明孝云径平张萍陈约翰邱殷庆
关键词:细胞凋亡HL-60细胞核基质蛋白热休克蛋白
PtK2细胞的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用选择性系列抽提的方法结合整装细胞电镜技术和DGD包埋-去包埋超薄切片技术,在电镜下清晰地显示了PtK 2细胞的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的精细结构。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经抽提后可以看到,染色体残余与中间纤维仍然保持一定的联系。用免疫荧光技术对抽提后的PtK 2细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间纤维能同时与AE1和AE3反应;能与Lamin B反应的单抗可以特异地定位于其核周,而Lamin A(C)的单抗除了与其核纤层蛋白有很强的反应外还与中间纤维有交叉反应。此外,在分裂期细胞中可以看到Lamin A(C)可能与染色体能特异结合;与HeLa细胞不一样。PtK 2细胞的核骨架成份不能与280kD的核骨架蛋白单抗反应。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出PtK 2细胞的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体系的组成成份与HeLa细胞相比有较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核骨架组份上,TdR的处理也能导致其组份发生变化。
焦仁杰陈建明翟中和杨蕾邱殷庆
关键词:细胞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
Sindbis病毒的繁殖与宿主细胞BHK—21的凋亡被引量:8
1997年
详细报道了Sindbis病毒诱导BHK-21细胞凋亡的过程,病毒感染6h后即可观测到核染色质的断裂,病毒感染12h后染色质可见明显的凝集,感染后24h DNA电泳出现明显的DNA“阶梯”(DNA ladder)。电镜观察更清楚地显示了凋亡小体形成的某些细节:在染色质凝集处核外膜突起,最后与细胞核分离形成凋亡小体。在此基础上将一段病毒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MAMneo中,并得到瞬间表达,在其中一些细胞中出现DNA断裂这一细胞凋亡的基本特征,通过对nsP2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结合以前的实验结果推测nsP2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直接相关。
张小青裘霁丁明孝任显辉邱殷庆
关键词:病毒细胞凋亡繁殖宿主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