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艳
- 作品数:87 被引量:57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义乌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人口计生委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浙江省东阳和义乌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情况调查
- 2014年
- 浙江省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病区广泛,流行较重。为及时掌握饮水型地氟病的病情动态和改水工程效果.科学地指导和评价饮水型地氟病防治工作.作者于2011、2012年对浙江省东阳、义乌市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邱雪挺楼晓明邹艳莫哲周金水朱文明毛光明王鸳鸯
- 关键词:氟饮水数据收集
- 浙江省盐碘含量调整后人群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病情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了解盐碘含量调整后浙江省人群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病情情况。方法2013年4-6月,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法在浙江省31个县区抽取l650名学龄儿童与620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对学龄儿童进行家庭食用盐盐碘含量检测、尿碘含量检测以及甲状腺B超检查,对孕妇进行尿碘含量检测。盐碘含量检测使用直接滴定法;尿碘含量检测使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结果盐碘含量调整后浙江省碘盐覆盖率为93.20%(1521/163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9.71%(1464/1632);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78.40μg/L,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27.23μg/L;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27%(87/1650),甲状腺容积中位数为3.45ml;碘盐含量调整后,8、9、10岁组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岛分位数分别为4.76、5.29和6.36ml,均高于推荐标准(WS276-2007)的4.5、5.0和6ml;并未发现甲状腺容积、甲状腺肿大与尿碘水平的相关关系。结论盐碘含量调整后,浙江省人群尿碘水平回落到适宜水平.说明本次盐碘含量的调整是及时、合适的,但孕妇等特需人群碘营养水平不足的问题应引起注意。
- 莫哲楼晓明邹艳毛光明王鸳鸯朱文明
- 关键词:盐类碘营养甲状腺肿大
- 浙江省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改善中小学生早餐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5—11月,在浙江省90个县市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初中一至二年级学生33326名,采用问卷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早餐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早餐的相关因素。结果81.29%的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上学日高于休息日(92.23%,85.17%),小学生高于初中生(85.83%,74.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27.42,655.03,P值均<0.01)。49.19%的中小学生10 min内吃完早餐。83.30%的中小学生早餐吃3~5种食物,早餐每天吃谷薯类、奶及奶制品、蛋类的中小学生分别占18.76%,28.85%,14.63%,早餐不吃肉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的中小学生较多,分别占22.84%,28.00%,32.60%,32.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乡村、初中、住宿地(学校宿舍,其他)、父母在外打工情况(一方在外,均在外)、休息日睡觉时间(22:00—22:59,23:00及以后)、休息日起床时间(9:00及以后)与不是每天早餐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22,1.40,1.46,1.20,1.20,1.34,1.36,1.41,3.51,2.32,P值均<0.05)。白天活动时间(30~<60,60~<90,90~120,>120 min/d)、上学日睡觉时间(21:00—21:59,22:00—22:59)、上学日起床时间(6:00—6:59,7:00—7:59)与不是每天早餐均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75,0.64,0.67,0.64,0.77,0.82,0.75,0.67,P值均<0.05)。结论浙江省中小学生不是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高,早餐行为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早餐相关营养教育,改善中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
- 赵栋苏丹婷邹艳黄李春何梦洁韩丹顾炜章荣华
- 关键词:饮食习惯进食
- 患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监测分析患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7月儿科收治的82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的痰液进行培养和细菌鉴定,并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然后对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送检标本中检测出革兰阴性菌452株占54.9%,革兰阳性菌347株占42.1%,真菌25株占3.0%,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0.0%、90.0%;主要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8.0%、88.0%和78.0%、98.0%。结论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中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王玲玲俞秀英邹艳
-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药敏试验
- 2004年浙江特定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监测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杨介者潘晓红邹艳李西婷杨清徐云
- 关键词:艾滋病监测分析相关危险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 浙江省2785名有性行为大学生艾滋病感染危险感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的调查被引量:44
- 2006年
- 目的调查有性行为大学生对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危险感知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研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和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3年在浙江省1个沿海城市2所综合性大学开展的艾滋病有关知识、危险意识和性行为调查资料,对回答曾有性行为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785名大学生回答曾有性交行为史,47.0%没有对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危险感知,有危险感知的学生中51.3%认为感染的危险非常低。曾经使用安全套的学生占80.5%,而始终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只有16.0%。危险感知与是否使用和始终使用安全套没有关联,但与是否选择安全套用于预防性病关联。危险感知的主要促进因素有认同学生中性病上升(OR=1.356)和认同经性途径感染人数上升(OR=1.487)以及最后一次性行为对象不是男朋友/女朋友(OR=1.497)。始终使用安全套的促进因素有发生性行为时能说使用安全套(OR= 6.523)、使用安全套用于预防性病(OR=2.174)等因素。结论有性行为大学生的艾滋病感染危险感知水平偏低,曾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但始终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很低。需要进一步采取广泛深层次的预防教育来提高大学生艾滋病感染危险意识,促成安全性行为的形成。
- 潘晓红丛黎明马瞧勤许国章余飞颖邹艳
- 关键词:艾滋病安全套大学生
- 浙江省2003年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杨介者邹艳潘晓红姚亚萍李西婷郭志宏
- 关键词:哨点监测艾滋病感染流行病学监测高危人群监测点
- 浙江省居民膳食硒摄入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分析浙江省居民膳食硒摄入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浙江省抽取4个城市调查点和2个农村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取4个居委会或村,每个居委会或村抽取20户家庭,以所有家庭成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问卷调查居民人口学特征和硒摄入量,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硒摄入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膳食硒摄入量有效调查1222人,其中硒摄入量不足平均需要量(EAR)的有729人,不足率为59.66%;硒摄入量在EAR和推荐摄入量(RNI)之间的有151人,占12.36%;硒摄入量在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之间的有341人,占27.91%;硒摄入量≥UL的有1人。927名居民测量血压,检出高血压283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0.53%。高血压患者的硒摄入量平均为(43.06±20.96)μg/d,低于非高血压人群的(51.56±30.06)μg/d(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糖尿病患病情况后,硒摄入量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0.985,95%CI:0.978~0.993)。结论浙江省约60%的居民膳食硒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增加硒摄入量可能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 何梦洁苏丹婷邹艳黄李春赵栋王玮方跃强黄恩善顾炜章荣华
- 关键词:高血压硒摄入膳食
- 孕期过敏症状对新生儿脐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孕期过敏症状对新生儿脐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7~12月就诊于浙江省义乌妇幼保健院的孕妇136例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孕期和新生儿脐血样本,测定IgE、嗜酸性粒细胞、Il-13、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 Eotaxin)、IL-9、IL-6、IL-4、IL-5、IFN-γ、IL-10指标,比较孕期有过敏症状组和无过敏症状组的孕期和新生儿脐血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孕期有过敏症状组和无过敏症状组在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布上均衡(均P>0.05)。孕期有过敏症状组其新生儿IgE(0.13 IU/mL与0.10 IU/mL, Z=-2.063,P=0.039)、嗜酸性粒细胞(0.39×109/mL与0.29×109/mL,Z=-2.548,P=0.011)、Eotaxin (66.18 ng/L与48.35 ng/L,Z=-2.144,P=0.032)、IFN-γ(927.81 ng/L与338.65 ng/L,Z=-2.051,P=0.040)、IL-10(15.59 ng/L与11.55 ng/L,Z=-2.022,P=0.043)高于孕期无过敏症状组。结论孕期过敏症状对新生儿脐血IgE、嗜酸性粒细胞、Eotaxin、IFN-γ、IL-10水平有显著影响。
- 金洪星王荣山丁红辉金培刚邹艳
- 关键词:胎血免疫球蛋白E细胞因子类
- 中国南方地区乙型流感流行株与疫苗株的HA1区氨基酸差异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1991—2007年中国南方地区乙型流感流行株与WHO疫苗推荐株在HA1区的氨基酸差异。方法收集近17年间中国南方地区乙型流感流行株与WHO疫苗推荐株的血凝素重链(HA1)区的氨基酸序列,用BioEdit生物软件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之间在HAl及其抗原决定簇位点的氨基酸差异。结果在这17年中,有近1/3的年份,中国南方地区流行株与疫苗株之间的谱系不符;而在谱系相同的状况下,WHO疫苗推荐株与前两年流行株的符合性较与当时流行株的符合性更好(P<0.05)。从系统进化树也可看出这一趋势。结论 WHO推荐的乙型流感疫苗株与中国南方地区乙型流感流行株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中国应当推出适合于自己的流感疫苗株。
- 张冬艳冯燕茅海燕邹艳徐昌平卢亦愚
- 关键词:乙型流感疫苗株流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