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航
- 作品数:112 被引量:1,26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法律成本论被引量:17
- 2003年
- 郑智航
- 关键词:经济构成权力配置法律成本
- 作为人权的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及其结构被引量:5
- 2013年
- 适当照顾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包括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和自治性权利。通过对中国脱离适当照顾的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来促进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的实现,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看,中国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在实现过程中呈现出成人统治和国家缺位两种倾向。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就必须合理处理好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和自治性权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中的国家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的法律体系。
- 郑智航张杨
- 关键词:未成年人
- 福利行政中受领人的资格识别
- 2014年
- 福利行政是一国用来确保公民福利权实现的各种行政事务的总和。就福利受领人资格识别的内容来看,它包括识别程序和实质资格两部分。从美国午夜检查制度出发,指出"新财产"观念的兴起直接推动法律正当程序在福利行政过程中的适用。在福利行政受领人的实质资格方面,日本更为强调确定标准的具体测定方式,美国则更为强调具体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处理好福利与隐私之间关系、建立健全受领人资格识别的具体程序等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 郑智航郭志博
- 关键词:福利行政正当程序
- 清代法律教育的近代转型被引量:6
- 2011年
- 官吏、幕友、状师等是清代主要的法律从业人员,他们在培养方式、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差异。正式法律教育途径的缺乏致使清代法律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总体爆发出来。随着清廷的衰败以及西方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的深入,"救亡图存"、"师夷长技以制夷"等理念深入人心,清廷不得不进行法律教育改革,包括学堂教育、留学教育的兴起,以及课程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变化。这场改革对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开拓了国人视野,促进了近代法律职业教育的发展。
- 郑智航
- 关键词:法律教育法律职业法制变革
- 国家建构视角下的中国司法——以国家能力为核心被引量:12
- 2018年
- 国家建构主要围绕国家能力的提升来展开,而国家能力理论包括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性相互依赖和国家机构之间协调和沟通两个基本理论框架。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性相互依赖框架强调应当将司法嵌入社会系统中,推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正和博弈。国家机构之间协调和沟通框架强调中国司法必须既能克服"条条"分割引起的法律和政策传递失真,又能克服多部门之间因"块块"分割而引起的合作困境。提升中国司法能力,应当将法院嵌入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并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为了解决司法失真和合作困境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协调和沟通能力,优化审判权配置、科学定位四级法院的基本职能,增强块块中以各个部门的信任、合作和整合为基础的多属性治理能力。
- 郑智航
- 关键词:司法系统条块关系
-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话语的变迁及双向调适策略——以1980—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分析为主线被引量:6
- 2013年
- 话语分析主要包括对描述策略、陈述模式以及修辞策略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1980—2010年这31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的政治话语在描述策略、陈述模式以及修辞策略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可以发现最高人民法院的话语与中国政治呈现的是一种单向进化的关系,中国法院发展对政治发展形成了一种依赖。人民法院所具有的公共政策形成功能在历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没得到充分实现。因此,人民法院被深深地镶嵌在政治结构中。中国司法制度必须进一步重视中国政治体制、政治架构以及政治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结构性"意义。
- 郑智航
- 关键词:话语分析最高人民法院政治话语法律话语政治结构
-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执行公共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司法意见为分析对象被引量:30
- 2014年
- 法院不仅仅具有适用法条解决纠纷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根据具体情势去准确、恰当地适用法律从而推进公共政策得以执行的功能。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公共政策对于保障公民生存权的的确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能动主义的司法哲学。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司法文件与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相关文件呈现出亦步亦趋的特点。这种一一映射式地线性执行方式建立在社会功能分化不充分的前提上。法律系统应当是社会功能分化的一个独立的次系统,其运作应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部过程。就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而言,法院应当首先保持一种较为克制的态度,并通过宪法这一结构耦合机制形成司法在自治前提下的开放性。
- 郑智航
- 关键词:公共政策最高法院
- 宪法原旨主义解释的民主诉求被引量:1
- 2012年
- 对于美国最高法院应当采取何种方式来解释宪法,从而使宪法解释本身符合民主的要求?我国法学界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是一种普遍化的立场。这种分析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美国宪法解释的语境。"语境论"的分析进路有利于我们洞见到宪法的各种解释进路与其所主张的民主之间的真实关系,从而摆脱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困境。在"斯科特案"中,时代背景、法官秉性、政治因素等诸多要素对宪法采取的原旨主义解释进路实现民主的诉求具有重要影响。
- 郑智航
- 关键词:宪法解释民主诉求语境化
- 全球正义视角下免于贫困权利的实现被引量:6
- 2015年
- "免于贫困的权利"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在反贫困的过程中要超越国家和民族关系的正义观念,而形成一种适用于全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球正义观念。当下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往往从自由权、适当生活水准权和发展权这三个角度出发构建免于贫困权利的实现模式。但这些模式并不能完全实现免于贫困的权利,应当建立一套包括赋权机制、监测机制、合作机制在内的相对独立的权利实现机制。为了确保发达国家履行在贫穷国家免于贫困权利实现方面的国际人权法义务,应当在国家间指控及和解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司法或准司法制度。
- 郑智航
- 关键词:全球正义积极义务消极义务国际人权法
- 大数据时代数据正义的法律构建被引量:14
- 2022年
-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正义愈来愈成为国内与国际层面的迫切要求。传统的数据分配正义范式作为应对数据控制者与数据主体利益失衡的首选方案,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动摇了平等分配的理论根基。在数据分配正义范式下,实践中存在的不正义问题难以从理论层面寻求有效解决方案,数据控制者与数据主体之间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剧,这成为该范式难以克服的现实瓶颈。数据分配正义范式之所以面临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掣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忽视了社会结构与制度语境的重要性。数据利益的分配受到数字资本结构、权力结构以及全球正义结构的三重制约,这从结构根源上导致了数据主体在数据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劣势地位。消除数据不正义不能仅仅依靠再分配,数据正义的基础应当是结构数据正义,需要运用法律手段从源头上遏制不公正的社会结构。
- 郑智航雷海玲
- 关键词:利益失衡分配正义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