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芳
- 作品数:26 被引量:9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吡喹酮引起细粒棘球蚴囊生发层损害的囊组织药物含量的探讨被引量:1
- 1990年
- 感染细粒棘球蚴的小鼠每天口服吡喹酮500mg/kg,连给3或7天时,大部分囊的生发层示轻度损害,少数呈中度损害,疗程末次给药后24h的囊壁吡喹酮平均含量约为0.3μg/g囊组织,这些与在体外用吡喹酮1μg/ml培养细粒棘球蚴囊的结果相仿。当疗程延长至14天时,部分囊的生发层呈中或重度损害,但较体外用吡喹酮10μg/ml培养囊所引起的生发层损害为轻,后者囊壁于培养1~7天的吡喹酮平均含量约为4μg/g囊组织。
- 尤纪青肖树华杨元清郭惠芳焦佩英柴君杰焦伟
- 关键词:吡喹酮液相色谱
- 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糖原、蛋白质、硷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影响被引量:19
- 1994年
- 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2-35d的小鼠1次ig蒿甲醚(Art)300mg·kg-1后24h,其体内♀、血吸虫的糖原含量较对照组减少约50%,72h后则分别减少64.1%和77.9%。给药后72h,♀、虫的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68.1%和49.3%。给药24h,♀、虫的硷性磷酸酶(AKP)活力的抑制率约为25%,72h后,♀虫的AKP进一步被抑制,抑制率达61.6%。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受抑制亦以♀虫较为明显,给药72h♀、虫抑制率分别为75.7%和47.6%。
- 尤纪青郭惠芳梅静艳焦佩英冯建军姚民一肖树华
- 关键词:血吸虫日本血吸虫蒿甲醚糖原硷性磷酸酶
- Effect of artemether on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phosphogly-cerate kinase,and pyruvate kinas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harbored in mice被引量:12
- 1998年
- 目的:研究蒿甲醚(Art)对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和丙酮酸激酶(PK)的影响.方法: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32-38d后igArt100-300mg·kg-1,24-72h后取虫测定上述3种酶和乳酸含量.结果:小鼠igArt300mg·kg-1后24-48h,血吸虫♀、♂虫的PGK和PK活力被抑制27%-48%;♀虫的GAPDH对Art亦较敏感,♂虫则否.给药后72h,♀虫乳酸含量降低72%,♂虫的降低49%.结论:Art对血吸虫的PGK和PK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虫的GAPDH对Art亦较敏感。
- 肖树华尤纪青郭惠芳焦佩英梅静艳姚民一冯正
- 关键词:磷酸甘油酸
- Effect of artemether on glucose uptake and glycogen content in Schistosoma japonicum
- 1997年
- 研究蒿甲醚(Art)对血吸虫摄入葡萄糖和糖原含量的影响.方法:用Art300mg·kg-1ig治疗感染小鼠后24-48h取虫,作体外培养,测定♀、♂虫糖原含量,对[U14C]葡萄糖的摄入及[U14C]葡萄糖掺入虫糖原的量.结果:感染小鼠用Art治疗后24-48h取虫作体外培养1-24h,♂和♀虫的糖原含量分别减少27%-61%和39%-78%;6组♂虫中,仅3组的葡萄糖摄入减少23%-35%,而♀虫各组的均明显减少,减少率为18%-38%.除2组♂虫外,[U14C]葡萄糖掺入虫的糖原量无明显变化.结论:Art引起血吸虫糖原的减少,可能与干扰糖酵解而不是与葡萄糖的摄入有关.
- 肖树华尤纪青梅静艳郭惠芳焦佩英孙惠良姚民一冯正
- 关键词:糖原蒿甲醚
- 从小鼠的继发性细粒棘球蚴中分离生发细胞被引量:5
- 1992年
- 小鼠的继发性细粒棘球蚴囊组织,经用0.25%胰蛋白酶溶液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可获得分离的生发细胞。此种细胞在含20%小牛血清的RPMI1640中培养约7d后开始增殖,增殖后的细胞表面光滑,形体增大。免疫学检测显示生发细胞的表面及其可溶性蛋白中有抗原成分。将培养的生发细胞返种至小鼠腹腔中时,少数可发育成囊。
- 冯建军肖树华郭惠芳沈炳贵薛海筹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
- 蒿甲醚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磷酸化酶、乳酸脱氢酶、三磷酸腺苷酶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影响<英文>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观察蒿甲醚(Art)对日本血吸虫磷酸化酶(PP)、乳酸脱氢酶(L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影响。方法:感染32-38天的小鼠于灌服Art 100-300mg·kg^(-1)后24-72h剖杀,收集雌()、雄虫(),按NADH和NADPH的形成和无机磷的释放量测定虫的上述4种酶。结果:感染小鼠用Art 300mg·kg^(-1)治疗后24-48h,、虫的总PP和PPa(激活型)活力明显增加,而PPb则无或仅有轻度增加。上述小鼠用Art 100-300mg·kg^(-1)治疗后24-72h,LDH和G-6-PDH的抑制率分别为9%-59%()和41%-75%()及22%-42%()和74%-80%()。用300mg·kg^(-1)治疗后24h,仅虫的Mg^2-ATPase明显受抑制,48h后,Ca^(2+)-ATPase、Mg^(2+)-ATPase和Na^+-K^+-ATPase分别抑制17%()和19%(),32%()和48%(),及29%()和44%()。结论:Art引起血吸虫PPa活力的增加,使虫的糖原分解,并抑制LDH使虫糖酵解的终产物乳酸明显减少。此外,对血吸虫虫的G-6-PDH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肖树华尤纪青郭惠芳梅静艳焦佩英姚民一庄兆农冯正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蒿甲醚磷酸化酶乳酸脱氢酶
-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小鼠细粒棘球蚴囊壁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影响(英)被引量:2
- 1995年
- 感染细粒棘球蚴达10-12个月的小鼠ig甲苯达唑(Meb)25-50mg·kg-1·d-1×7-14d,其体内瘪囊壁与充盈囊壁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抑制率为67.8%-78.9%和11.3%-45.4%,ig阿苯达唑300mg·kg-1·d-1×14d对充盈囊壁ALT的抑制率为40.7%,而ig吡喹酮500mg·kg-1·d-1×14d的则无明显影响。用上述药物治疗时,仅Meb50mg·kg-1·d-1组对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6%-43.9%。
- 肖树华冯建军郭惠芳姚民一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丙氨酸转氨酶甲苯达唑阿苯达唑
- 吡喹酮抗日本血吸虫作用机理的研究
- 1992年
- 自1979年以来,我们从药理、免疫、生化、病理和细胞生物学等方面,对吡喹酮的抗日本血吸虫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43篇,主要获得以下一些结果。(1)吡喹酮对血吸虫具有3种主要药理作用,即兴奋虫体活动,挛缩虫体肌肉和损害虫的皮层。 (2)吡喹酮兴奋虫体活动并非通过神经介质,可能是吡喹酮本身对血吸虫具有5-羟色胺样作用,或是一种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3)吡喹酮引起血吸虫挛缩及损害虫的皮层均与虫的Ca2+的存在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受Mg2+制约。血吸虫经吡喹酮作用后,虫的皮层细胞质的Ca2+含量明显增加,而肌层的Ca2+含量则明显减少,并认为吡喹酮改变Ca2+
- 肖树华邵葆若杨元清郭惠芳乐文菊尤纪青王翠英
- 关键词:吡喹酮日本血吸虫皮层细胞色胺神经介质受体激动剂
- 蒿甲醚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的己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0
- 1998年
- 目的:研究蒿甲醚(Art)对血吸虫己糖激酶(HK)、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和磷酸果糖激酶(PFK)的影响。方法:感染血吸虫小鼠1次igArt100或300mgkg-1,并分别于24h和48h剖杀取虫。按生成NADPH和耗用NADH的方法测定上述3种酶活力。结果:感染鼠ig.Art300mgkg-1后24h,♀、虫体HK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3.3%和13.7%,GPI活力则分别抑制14.7%和17.5%,48h后,♀、虫体的GPI活力抑制率分别为46.2%和32.9%。但Art剂量为100或300mgkg-1时,给药后24h和48h的♀虫PFK抑制率分别为64.9%和71%,均明显高于虫的16.3%和54.2%。结论:PFK可能是Art作用于血吸虫糖酶解途径的靶酶之一。
- 肖树华肖树华尤纪青焦佩英郭惠芳姚民一焦佩英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蒿甲醚己糖激酶异构酶
- 不同晶型的甲苯达唑对小鼠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病的疗效比较(摘要)
- 1992年
- 甲苯达唑(Meb)在不同或同一溶剂体系中,若改变其结晶条件可获得不同晶型的Meb,即MebⅠ、MebⅡ和MebⅢ晶型,与国外报道的MebB、C和A晶型相一致,一般认为,亚稳态晶型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而Meb3种晶型的稳态性依次为Ⅲ>Ⅱ>Ⅰ。驱虫试验证明,Ⅰ和Ⅱ为有效晶型,而Ⅲ为无效晶型,故目前国内外均取MebⅡ型(即C型)供药用。本文系进一步观察Meb3种晶型对小鼠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病的治疗作用。 小鼠于感染后5~8月用MebⅠ、MebⅡ或MebⅢ口服治疗,剂量为12.5和25mg·kg^(-1)·d(-1),连给14~28d对,MebⅠ和MebⅡ各组的平均囊重均明显小于对照组,MebⅢ各组的囊重则与对照组的相仿,但明显大于MebⅠ的各相应组。另一方面,尽管统计学上的差别不显著,但MebⅠ各组的平均囊重小于而囊重抑制率则高于MebⅡ的各相应组。 感染8个月的小鼠口服MebⅠ12.5或25mg·kg^(-1)·d^(-1),连给14d后,囊的生发层即示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以剂量较大组为重。MebⅡ25mg·kg^(-1)组与MebⅠ相应组的相仿,但小剂量组的变化则较轻。当疗程延长至28d时,MebⅠ各组生发层的病变进一步加重。尤其25mg·kg^(-1)组,生发层示严重变化的占观察切面数的32.2%。MebⅡ组的生发层变化较MebⅠ相应组的为轻。感染小鼠口服MebⅢ12.5或25mg·kg^(-1)·d^(-1),连给
- 肖树华杨元清尤纪青王鸣杰焦佩英焦佩英张超威郭惠芳
- 关键词:棘球蚴病甲苯达唑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