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玉

作品数:28 被引量:27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青藏高原
  • 9篇断裂带
  • 9篇裂带
  • 8篇地壳
  • 6篇地壳结构
  • 6篇地震
  • 6篇剖面
  • 6篇青藏高原东缘
  • 6篇龙门山
  • 5篇反射剖面
  • 4篇地震反射剖面
  • 4篇东北缘
  • 4篇深地震
  • 4篇深地震反射
  • 4篇深地震反射剖...
  • 4篇盆地
  • 4篇青藏高原东北...
  • 4篇龙门山断裂
  • 4篇龙门山断裂带
  • 4篇北缘

机构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信息技术有限...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国土资源实物...

作者

  • 28篇郭晓玉
  • 12篇李文辉
  • 12篇高锐
  • 10篇王海燕
  • 10篇李三忠
  • 7篇徐啸
  • 6篇李洪强
  • 5篇刘保华
  • 5篇熊小松
  • 4篇侯方辉
  • 4篇吕海青
  • 3篇张季生
  • 3篇金宠
  • 3篇侯贺晟
  • 3篇卢占武
  • 2篇赖绍聪
  • 2篇李宗会
  • 2篇李秋生
  • 2篇肖文交
  • 2篇闫臻

传媒

  • 4篇地质科学
  • 3篇岩石学报
  • 3篇海洋地质动态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2015中国...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潘-甘孜地块基底性质再研究
松潘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呈现一个三角形构造单元夹持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羌塘地体,以及龙门山造山带之间.本文利用跨越松潘-甘孜地块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深地震测深剖面、区域航磁异常和花岗岩同位素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研究...
王海燕高锐张季生李秋生管烨李文辉郭晓玉
关键词: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变质基底
文献传递
综合地球物理资料揭示青藏高原东缘龙日坝断裂带构造属性和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15
2014年
龙日坝断裂带位于松潘-甘孜地块的东北部,距离其东侧龙门山断裂带大约200km.龙日坝断裂带具有右旋逆冲活动特征,呈北东向展布,与龙门山断裂带基本平行.这条新发现的陆内走滑断裂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重力数据的处理和解释,并结合SinoProbe-02深反射地震剖面数据进行由段到面的综合研究,揭示了扬子板块西部边界的伸展和龙日坝断裂带的构造属性.结果显示扬子板块西边界呈不规则分布,而龙日坝断裂带的形成与扬子板块的不规则分布有关.扬子西边界的北段已越过龙门山断裂带延伸至龙日坝断裂带附近,南段则逐渐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龙日坝断裂带代表了扬子板块结晶基底延伸的最西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成了青藏高原物质北东-东向运移.至松潘地块东缘,由于受扬子板块结晶基底的阻挡,在龙日坝断裂带附近产生了应力差而形成了龙日坝断裂带.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对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所产生的构造响应,以及揭示青藏高原东缘地震灾害发生机制.
郭晓玉高锐G.Randy Keller沙爱军徐啸王海燕李文辉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重力数据
基于ALOS—PALSAR卫星数据对青藏高原东缘龙日坝断裂带地表构造伸展的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指示意义
2016年
龙日坝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最东缘,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平行于其东侧的龙门山断裂带,二者大约相距150km。与龙门山断裂带不同的是,龙日坝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相关GPS测量中表现为一明显的速度梯度带,说明龙日坝断裂带可能具有很重要的构造属性。然而有关龙日坝断裂带的地表结构构造延伸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目前还存在许多的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们对青藏高原东缘相对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地球动力学响应的了解。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首次采用ALOS—PALSAR卫星数据,并结合地表地质和前人的地球物理学研究成果,来监测与龙日坝断裂带的构造活动相关的细微地表形变,并由此控制龙日坝断裂带的延伸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龙日坝断裂带与其西南侧的抚边河断裂带相交且近乎垂直,而非前人研究所认为的龙日坝断裂带延伸至其西缘的鲜水河断裂带。综合研究结果也为了解龙日坝断裂带的大地构造属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郭晓玉高锐徐啸Keller G R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地表变形
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数据与重力数据综合解释龙门山及邻近地区地壳结构被引量:3
2016年
青藏高原东部的隆升机制一直都是地学界的研究热点,研究学者们提出和发展了多种岩石圈变形模型,而存在多种模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壳及岩石圈结构认识不足。本文主要针对SinoProbe-02项目横跨龙门山断裂带、全长400多公里的宽角、折射地震数据及重力数据进行联合反演和综合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及邻近地区地壳结构可明确划分为上地壳、中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上层为沉积层,龙门山断裂带以西大部分区域被三叠纪复理岩覆盖,而在龙日坝断裂与岷江断裂之间出现了密度为2.7g/cm^3的高速异常体;向东靠近龙门山地区,沉积层厚度逐渐减薄。中地壳速度变化不均一,而且变形强烈;若尔盖盆地和龙门山断裂带下方出现明显低速带;中地壳在龙门山西侧厚度加厚,在岷江断裂下方和四川盆地靠近龙门山断裂带地区附近厚度达到最大。莫霍面整体深度从东往西增厚,最厚可达56km。本次研究得到的地壳结构和密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地壳厚度和物质组成不足以支撑龙门山及邻近地区目前所达到的隆升高度,因此四川盆地刚性基底西缘因挤压作用产生的弯曲应力也是该地区抬升的重要条件之一。
徐啸高锐郭晓玉Keller G R
关键词:龙门山地壳结构
松潘—甘孜地块地壳性质再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松潘—甘孜地块的基底构造性质对于探讨青藏高原的形成至关重要,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由于松潘—甘孜地块被广泛分布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所覆盖,关于松潘—甘孜地块基底属性的研究并不多见,它属于洋壳还是陆壳,至今仍在争论之中。本文利用跨越松潘—甘孜地块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深地震测深剖面、区域航磁异常和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其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发现松潘—甘孜地块的下地壳存在元古代变质基底,该基底具有亲扬子地块的性质。
王海燕高锐张季生李秋生管烨李文辉郭晓玉李洪强
关键词:航磁异常
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基底构造单元的重磁特征被引量:25
2004年
 系统收集并重新处理了华北克拉通中东部的重磁资料,利用处理结果,结合近年来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构造研究的进展,重新将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划分为2个一级重磁异常单元和7个二级重磁异常单元;重点描述了7条分划性断裂的重磁特征,特别指出中国东部重力梯度带正是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的集中表现,而郯庐断裂带和兰考—聊城—盐山—台安—大洼断裂带是燕山期陆内不同刚性块体调整的重要边界,所以也是重磁特征的变异带.据此,对华北克拉通断裂与构造单元的重磁异常特征赋予了新的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现今的地球物理特征能够反映结晶基底构造,其原因是华北克拉通现今构造格局是中新生代构造继承结晶基底构造的结果.
周立宏李三忠赵国春刘展郭晓玉王金铎
关键词:基底磁力
大炮近垂直地震反射剖面揭露拉萨地体下地壳和莫霍面结构
师卓璇李文辉李洪强郭晓玉高锐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结构及对龙门山断裂带隆起造山过程的构造指示意义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为四川盆地与松潘-甘孜地块的接触构造边界.龙门山地区海拔从东侧100km 以外的四川盆地的500米突升至3000米高度.这一特殊地形变化明显的标注了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其...
郭晓玉高锐Randy Keller徐啸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壳结构龙门山断裂带
文献传递
综合数据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构造形变及其构造成因独特性探讨被引量:13
2017年
青藏高原边缘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生长的重要场所.然而,青臧高原各边界却呈现出不同的地貌形态响应.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六盘山地区,与青藏高原东缘相比,它与邻近稳定鄂尔多斯地台之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地形变化.青藏高原东边界所对应的龙门山构造带呈现出高陡的地貌形态:在100 km范围内,海拔高程从四川盆地的500 m陡升至临近的龙门山构造带的3500 m.而青藏高原东北边界所对应的六盘山构造带则与邻近的鄂尔多斯盆地表现为宽缓的地形变化.之前由于缺少高精度的数据资料,对造成这一地表形态差异所对应的地壳结构缺少必要的了解.在本次研究中,将着重利用前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所获得的165 km长高分辨率深反射地震数据,并结合在此区域所获得的航磁数据资料进行该地区地壳结构的综合解释,得出青藏高原东北缘一鄂尔多斯地块构造转换带的地壳结构变形模型.研究表明六盘山地区主要物质组成为构造增生楔,其两侧分别存在陇西火山岛弧和鄂尔多斯结晶基底.高原生长所产生的构造应力并不能使相对松散的构造增生楔无限制的抬高而是容易发生重力坍塌,从而造成六盘山地区比较宽缓的地形结构.同时本文还将此地壳结构研究结果与前人在青藏高原东缘所获得的地壳结构及变形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这两个地区的构造变形模式,并找出两个地区的构造变形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也将为了解青藏高原侧向构造生长过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郭晓玉高锐高建荣徐啸王海燕黄兴富李文辉李洪强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深地震反射剖面
青藏高原东北缘与外围克拉通盆地构造转换区岩石圈变形深部过程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与外围克拉通盆地(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等)构造接合地区,岩石圈结构复杂,变形样式丰富,记录着自高原向外围克拉通构造转换的岩石圈变形过程,控制了大陆物质会聚-增厚-垮塌以及侧向逃逸等岩石圈...
高锐王海燕郭晓玉李文辉张洪双卢占武熊小松李洪强徐啸张新彦
关键词:青藏高原克拉通盆地岩石圈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