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克隆CNTF抗体抑制肉毒毒素诱发的神经萌芽
- 目的:研究观察多克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抗体对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BTX)注射眼外肌和面肌后引起的神经末梢萌芽的抑制作用,及对肌肉的影响。
...
- 闫丽娟
-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肉毒毒素面肌
- 文献传递
-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抗体对眼外肌注射肉毒毒素后神经末梢萌芽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多克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抗体对肉毒毒素(BTX)注射眼外肌后引起的神经末梢萌芽的抑制作用及对肌肉的影响。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20只新西兰大白兔。方法随机取10只兔,左上直肌作为空白对照(1组),右上直肌直视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2.5U(3组),14天后全麻下取出双上直肌标本;另外10只兔左上直肌注射生理盐水对照(2组),右上直肌注射BTXA 2.5U后第4天,将50μl CNTF抗体一次性注射到右眼上直肌(4组),14天后取出双上直肌标本。标本行电镜观察、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及Bielschowsky神经末梢银染法显示神经末稍萌芽,使用Leica显微镜成像系统计数及测量。主要指标眼外肌有萌芽终板数、平均萌芽总长度及电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眼外肌有萌芽终板数和平均萌芽总长度,1组分别为5.75%和10.53μm;2组为6.11%和11.16μm;3组为84.04%和170.71μm;4组为54.77%和68.1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显示:3组肌肉明显萎缩,肌纤维和神经结构无明显改变;而再注射CNTF抗体4组,可见部分肌丝断裂融解,变性的肌细胞坏死崩解成细胞碎片,引起部分肌肉不可逆性破坏,而神经髓鞘及运动终板结构无明显改变。结论多克隆CNTF抗体可以抑制BTX诱发的神经萌芽,引起局部肌肉不可逆性破坏,从而可能延长肌麻痹恢复的时间,提示多克隆CNTF抗体可能延长BTX的肌麻痹作用。
- 闫丽娟吴晓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眼外肌
- 多克隆CNTF抗体对肉毒毒素引起肌麻痹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多克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 iliary neurotroph ic factor,CNTF)抗体对肉毒毒素(botu linum toxin,BTX)引起的肌麻痹的作用。方法10只新西兰兔,分别在双侧眼外肌肌腹和面部皮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 linum toxin A,BTXA),注射后第4天在右侧眼外肌和面部皮下注射多克隆CNTF抗体,左侧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注射后14 d,行电镜观察双侧眼外肌和面肌的肌细胞、运动终板及神经纤维的改变。结果注射BTXA后14 d眼外肌和面肌的肌纤维均明显萎缩,线粒体肿胀,肌纤维结构无明显破坏;神经髓鞘板层松散,可见髓样小体,运动终板处可见清亮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小泡增多密集。右侧注射CNTF组可见肌细胞核内移,胞质内线粒体肿胀聚集,肌细胞呈空泡样改变,局部肌丝断裂溶解,变性的肌细胞坏死崩解成细胞碎片;运动终板处也可见大量清亮小泡聚集,神经髓鞘增多。结论注射多克隆CNTF抗体后,与单纯注射BTXA者比较,局部肌细胞结构出现不可逆性破坏,延长了肌肉麻痹恢复时间,提示多克隆CNTF抗体可能延长BTX的肌麻痹作用。
- 闫丽娟吴晓孙异临李鑫
-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运动终板面肌
- 眼外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神经萌芽及运动终板的变化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兔眼外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后3个月的神经末梢萌芽、运动终板及肌纤维的变化,从神经再生方面探讨BTX的作用规律。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10只新西兰大白兔。方法10只白兔,在双眼8条眼外肌肌腹各注射BTXA 2.5U,在注射0、2、4、6、8、12周时各取一条眼外肌,共60条作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化染色显示运动终板、肌纤维,用Bielschowsky银染法显示神经末梢萌芽。主要指标有萌芽终板数,总终板数;萌芽平均总长度/有萌芽终板数;运动终板的灰度值、面积;肌纤维直径。结果眼外肌的运动终板中,有萌芽终板数,总终板数、萌芽平均总长度/有萌芽终板数在2周(84.04±3.56.170.71±46.83)和4周(91.52±4.13,162.11±56.19)时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到12周时降到最低(19.53±4.00,40.46±6.47),但仍稍高于正常值。运动终板的灰度值、面积及肌纤维直径亦出现此规律。结论注射BTXA后的神经末梢萌芽和运动终板的变化在2~4周时最为明显,之后逐渐降低,与临床上观察到的肉毒毒素作用规律相符,为研究肉毒毒素引起的肌麻痹的恢复过程提供一种新的观察途径。(眼科,2006.15:326-330)
- 闫丽娟吴晓李鑫刘刚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眼外肌运动终板
- 眼外肌注射BTXA后神经萌芽及运动终板的变化
- 目的:研究兔眼外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后3个月的神经末梢萌芽、运动终板以及肌纤维的变化,从神经再生方面探讨BTX的作用规律。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1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双...
- 闫丽娟吴晓李鑫刘刚
- 文献传递
- 自身免疫病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病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AAH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寻找与AAHS相关较为敏感且特异的实验室指标,为进一步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改善疾病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 闫丽娟
-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转归
- A型肉毒毒素在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性斜视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限制性斜视的疗效及作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BTXA眼外肌注射治疗TAO限制性斜视的临床资料,在肌电图的引导下,对33例TAO限制性斜视患者的眼外肌肌腹注射BTXA,注射前后记录眼位、眼球运动、复视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垂直斜视25例,水平斜视3例,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5例。水平斜视度平均35·00△±20·53△(20△~80△,M=27·5△),垂直斜视度29·33△±17·27△(10△~100△,M=27·5△)。随诊时间5·00~67·73个月,平均(17·04±12·77)个月。注射眼外肌61条,其中下直肌31条,内直肌16条,上直肌10条,外直肌4条。每条眼外肌平均注射次数(6·48±2·12)次,(4~11次,M=6次)。注射间隔时间0·50~26·00个月,平均(2·96±0·70)个月。注射后斜视度减小,治愈15例,有效12例,治疗无效6例。单次注射用药剂量平均(8·16±1·43)U。结论BTXA治疗TAO引起的限制性斜视效果良好。注射时机以TAO早期为佳。每次注射BTXA剂量大于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的用量,矫正的斜视度较低,注射...
- 吴晓林楠艾立坤王京辉闫丽娟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斜视肉毒杆菌毒素病灶内
- 肉毒毒素治疗中出现的免疫抵抗
- 2005年
- 根据肉毒毒素抗原的不同,在免疫学上可将其分为七种血清型,但它们的作用位点不同。在继续肉毒毒素的重复治疗时,一些人由于产生中和或抑制性抗体而对随后的治疗反应迟钝,其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介绍了人体对肉毒毒素的免疫反应机制及影响毒素免疫原性的因素,中和与非中和抗体,交叉反应,抗体检测方法,以及最后对免疫抵抗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 闫丽娟吴晓
- 关键词:免疫抵抗毒素治疗肉毒毒素作用位点反应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