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影像
  • 4篇结核
  • 4篇尘肺
  • 3篇影像学
  • 3篇肺结核
  • 3篇高仟伏
  • 3篇尘肺病
  • 2篇职业健康检查
  • 2篇矽肺
  • 2篇健康
  • 2篇高仟伏胸片
  • 2篇CT
  • 2篇DR
  • 1篇大阴影
  • 1篇登记
  • 1篇电焊
  • 1篇电焊工
  • 1篇电焊工尘肺
  • 1篇动脉
  • 1篇血常规

机构

  • 10篇南通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通市第六人...

作者

  • 10篇陆聪
  • 1篇宋琳萍
  • 1篇蒋丽
  • 1篇刘巧
  • 1篇张荣荣
  • 1篇杨小梅
  • 1篇施安琪
  • 1篇陆峰
  • 1篇王小平
  • 1篇毛叶挺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5岁以上老年继发性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分析
2014年
目的对65岁以上老年继发性肺结核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特点,提高临床诊治率。方法对48例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病变部位以上中肺野为主者28例,占58.33%,双肺发病者40例,占83.33%;病变性质中纤维空洞及空洞型病变患者有25例,占52.08%;病变形态中出现纤维索条影的患者有25例,占52.08%,出现斑点状或结节状影的患者有20例,占41.67%,出现团块状、不规则斑片状钙化的患者有26例,占54.17%。结论老年继发性肺结核分布广泛,影像表现多样,形态以多发空洞、干酪性肺炎、支气管播散等多见,且多种病变形态并存,治疗效果差,传染性强,应引起关注。
陆聪
关键词:继发性肺结核老年影像学特点耐药
DR、CT、HRCT对矽肺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矽肺和其合并症进行高频CT(HRCT)、常规CT、X线胸片(DR)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选择200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检查的矽肺患者62例,分别进行高频CT(HRCT)、常规CT、X线胸片(DR)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结果高频CT在检出肺气肿、胸膜下弧形影、网格及蜂窝状影、小叶间隔增厚、大阴影、胸膜增厚粘连、淋巴结钙化等矽肺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与常规CT、X线胸片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矽肺和其合并症进行胸部高频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结合X线胸片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陆聪
关键词:矽肺DR胸片
2001—2005年南通市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愈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陆峰陆聪王小平
关键词:涂阳肺结核病人病人发现结核病防治规划流行病学特征病人登记
职业健康检查中“肺纹理增多”的原因分析与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职业健康检查中DR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者进行质量评定和划分,重点分析肺纹理增多形成的原因,抽取其中部分粉尘作业人员进行高仟伏摄影,发现和探讨其存在的区别和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纹理增多紊乱见可疑小结节影三种,后将其中的部分肺纹理增多的粉尘作业人员加拍高仟伏,由三名医师集体阅片,对两张胸片进行质量评定和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粉尘类作业中肺纹理增多者175例,占88.8%。肺纹理增多紊乱及见可疑小结节影者共占总数的52.0%。抽取的45例DR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者中,经高仟伏摄影后显示肺部无异常者占40.0%。结论:肺纹理增多形成的原因较多,大部分是由于接触粉尘类作业引起。且接触粉尘的时间越长,肺部纹理改变越严重。粉尘作业DR胸片肺纹理增多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加拍高仟伏摄影作为职业性筛查的重要手段;另外用人单位医务部门要加强培训,充分了解造成肺纹理增多的各种原因,尽量减少纠纷,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
陆聪
关键词:肺纹理高仟伏肺动脉
高分辨率CT在职业性尘肺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在职业性尘肺病诊断中的优势,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对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1月—2020年12月受理诊断的108例有明确粉尘接触史的劳动者进行胸部HRCT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尘肺阴影的检出差异。结果HRCT对尘肺小阴影及纤维索条影的检出率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24;χ^(2)=9.008,P=0.003);在接触电焊烟尘作业者中,HRCT对肺部小阴影及纤维索条影检出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6,P=0.035;χ^(2)=6.093,P=0.014);在接触矽尘作业者中,2种检查方法对肺部小阴影、小阴影聚集、大阴影及纤维索条影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1,P=0.324;χ^(2)=0,P=1.000;χ^(2)=2.318,P=0.128);HRCT对肺大泡、肺内钙化灶、肺部感染和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9,P=0.001;χ^(2)=3.946,P=0.047;χ^(2)=5.474,P=0.019;χ^(2)=18.667,P<0.001)。结论HRCT能早期发现尘肺小阴影及纤维索条影,尤其对早期电焊工尘肺的诊断意义重大;对早期发现尘肺肺部合并症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在今后诊断工作中,将DR与HRCT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张荣荣刘巧杨小梅毛叶挺陆聪
关键词:尘肺病高分辨率CT电焊工尘肺矽肺
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DR)与传统高仟伏摄影(HKV)在尘肺检查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DR)与传统高仟伏摄影(HKV)在尘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各自优势。方法通过对150例粉尘作业患者的直接数字化摄影(DR)胸片和传统高仟伏摄影(HKV)胸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组方法在图像质量上存在的差异。结果胸部DR片和传统高仟伏摄影(HKV)胸片质量优片率分别为77%和52%,优片率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肺部细微结构总体显示率分别为100%和73%,总体显示率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DR)能提供更好的影像质量,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以更清晰地显示和发现肺部病变,在尘肺诊断中提供更大的应用价值,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
陆聪
关键词:高仟伏胸片尘肺病
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南通市新发尘肺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新发尘肺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33例尘肺病患者,来源于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采用表格分别记录尘肺病例基本信息。结果:33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例,临床症状为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尘肺期别越高,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同时三期患者合并肺结核症状较重,每个期别的影像学均不同,4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一期为2例,三期为2例。结论:对于电焊工、造型工、清沙工、筑炉工等相关职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尘肺病的影像学特点和可靠的职业史,实施高仟伏胸片影像学诊断可及早发现尘肺疾病,提高预后效果。
陆聪
关键词:尘肺大阴影
尘肺空洞、尘肺结核空洞与肺结核空洞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掌握好尘肺空洞、尘肺结核空洞与肺结核空洞的影像学特点,对尘肺或结核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9年期间就诊的106例尘肺与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将其各自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空洞的不同形态、大小、分布特征等进行比较与分析并作出评价。结果随着尘肺期别增加,尘肺结核合并率明显上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形成空洞,尘肺空洞较少见,以厚壁为主,洞腔较小。尘肺结核空洞则壁厚薄不一,空洞巨大。肺结核空洞则洞壁较薄,内壁光滑,空洞大小不一,周围常有卫星病灶。结论尘肺、尘肺结核、肺结核空洞的病因及形态各有特点,及早诊断,有利于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防止病情的继续扩大与恶化。
陆聪
关键词:尘肺肺结核影像学
10例脊柱结核的CT及MRI影像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的CT及MRI影响诊断效果。方法:将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影像科收集的1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实践对象,患者入院后施以CT及MRI影像检测。对患者胸椎结核、腰椎结核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10位脊柱结核患者,利用CT及MRI诊断后,结核检测结果差异性不大。但是在患者检测过程中,CT检测对骨骼成像效果更好,MRI检测方式能够体骨组织周围情况。结论:CT及MRI对脊柱结核患者检测过程,针对患者不同病情的特点,可采取针对性方法进行检测,能够将不同检测方式的优势发挥,若患者病情复杂可搭配使用检测方式,能够使检测结果更为理想。
陆聪孟祥光
关键词:脊柱结核CTMRI
南通市部分企业苯作业人员血常规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南通市苯作业人员血常规结果,为预防职业性苯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2021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3309例在岗工人作为调查对象,将2021年402例苯作业人员作为接触组,同期944例岗前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苯作业人员血常规检测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接害工龄和年份苯作业人员血常规检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苯作业人员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接触组中性粒细胞数计数(3.63±1.09)×109/L,低于对照组的(3.82±1.3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血红蛋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异常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作业人员中男性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分别为(159.09±9.38)g/L、(5.14±0.36)×1012/L,高于女性的(133.48±14.05)g/L、(4.48±0.35)×1012/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苯作业人员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值逐渐减少,其中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接害工龄≤5年亚组比较,>5年亚组白细胞、中性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计数增加,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间红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害工龄和性别是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期接触苯对苯作业人员血液系统造成影响,接害工龄和性别是影响苯作业人员白细胞计数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苯作业人员职业保护工作。
蒋丽施安琪宋琳萍陆聪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血常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