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芳
- 作品数:61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托吡酯对惊厥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观察托吡酯对戊四氮所致的大鼠惊厥模型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托吡酯对惊厥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将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2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A组,n=30)、...
- 孔慧梅陈红芳
- 文献传递
- 血浆交换 丙种球蛋白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肌无力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依次采用少量血浆交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肌无力(MG)Ⅱb或Ⅲ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符合Osserman分型为Ⅱb或Ⅲ型的37例MG患者 ,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 ,依次采用少量血浆交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19例 ,采用传统的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快 ,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呼吸肌瘫痪、使用呼吸机现象少 ,住院时间短 ,死亡率低(均p<0.05)。结论 依次采用少量血浆交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Ⅱb或Ⅲ型MG效果好 ,安全性高 。
- 陈红芳吴仁娣
- 关键词:血浆交换丙种球蛋白重症肌无力
- 托吡酯治疗老年性痛性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托吡酯、卡马西平治疗老年性痛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7例老年痛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托吡酯组38例 ,卡马西平组39例。托吡酯25mg或50mg,2次/d口服 ;卡马西平100mg2次/d或3次/d口服。疼痛缓解后继续服3d后停药。治疗2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托吡酯组及卡马西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70.3 %(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41 %。托吡酯不良反应表现为一过性头晕、嗜睡、视物模糊、体重下降。卡马西平不良反应为头晕、走路不稳、嗜睡、白细胞减少 ,其中有2例因白细胞明显减少被迫停用卡马西平 ,改用托吡酯。结论 托吡酯是治疗老年痛性周围神经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
- 陈红芳陈哲萌吴仁娣
- 关键词:托吡酯卡马西平药物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远隔部位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发生远隔部位脑出血(rIC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金华市中心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发生rICH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静脉溶栓患者1229例,发生出血转化108例(8.8%),其中rICH 25例(2.0%)。25例rICH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47~90(74.4±11.4)岁。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中位数为6(3,13)分,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中位数为14(3,25)分,18例患者溶栓24 h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溶栓至恶化的时间中位数为60(50,240)min。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病因分型:小动脉闭塞型1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9例,心源性脑栓塞6例。发生rICH后Fib<2 g/L者6例,其中3例于发病2周内死亡。溶栓后患者PLT低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叶出血最多见(11例),其次是基底核区出血(6例),3例患者出血发生在既往陈旧病灶内;7例发生多灶性出血,6例位于脑叶;出血量中位数10(2,15)ml;21例完成MRI检查的患者Fazekas评分中位数为3(2,5)分。22例随访至90 d时,90 d改良Rankin评分0~2分10例,3分4例,4~5分8例,40.0%(10/25)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rICH多见于高龄患者,以脑叶出血最为常见,且容易出现多灶性出血,溶栓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可能与不良预后有关。
- 潘小玲张美霞胡传琛王建伟陈红芳
-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
- 蛛网膜下腔再出血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1999年
- 蛛网膜下腔再出血临床上并不少见,为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本文就我院1982年1月~1998年3月39例患者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9例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31~76岁,平均48.1岁。同期SAH共119例,第一次出血死亡23例(19.4%),第二次出血28例(23.5%),死亡18例(64.3%),第三次出血9例(7.6%),死亡9例(100%),第四次出血1例(0.8%),死亡1例(100%)。CT检查74例,其中阳性57例,阴性17例;腰穿确诊62例。 1.2 再出血诱因:与人交谈情绪激动6例,排大小便7例,行走3例,咳嗽、打嚏涕4例。
- 陈红芳吴仁娣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
- 帕罗西汀促进缺血性脑卒中不伴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正>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且不伴抑郁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不伴抑郁的住院患者共1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缺血性脑卒中常规二级预防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
- 陈红芳潘小玲
- 文献传递
- 急性脑梗死患者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史及头颅CT或MRI明确疾病诊断。抽取69例急性脑梗死、115例脑出血患者、41例正常对照者静脉血各4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含量,并结合不同的病程、不同影像学评分和不同的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急性期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梗死急性期CD19^+-CD25^+B淋巴细胞百分比、IgG、补体C3含量均较恢复期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5)。脑梗死恢复期各项体液免疫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影像学评分患者之间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评分与各体液免疫指标间无相关(P均〉0.05)。结论脑梗死与脑出血存在着同样的体液免疫功能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应激、病变部位及病变范围有关。脑梗死病灶越大,体液免疫改变越明显;随着应激的消逝,体液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 陈红芳王香梅罗建勤郑昭景吴仁娣徐瑞龙
- 关键词: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
- 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了解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特点。方法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Haehinski缺血评分量表,分别评价血管性痴呆、脑卒中后非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正常老年人群的神经精神症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在妄想、幻觉、激越、抑郁和(或)心境恶劣、情感淡漠、易激惹和(或)不稳定、迷乱的动作行为等调查内容和神经精神科问卷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阿尔茨海默病组伴妄想者多于血管性痴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性痴呆不同严重程度组之间比较,幻觉、焦虑、情感淡漠、易激惹和(或)不稳定、迷乱的动作行为等调查项目达到统计学意义(JP<0.05或P<0.01),且随病情的逐渐加重而症状更为明显。结论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多种相似的神经精神症状,中至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为以情绪和情感障碍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
- 陈红芳邵慧军陈一萍罗建勤傅亚明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心理学测验
- 18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019年所有诊断为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
- 胡传琛张美霞潘小玲陈红芳
- 神经精神量表(NPI)在脑卒中后精神异常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陈红芳邵慧军陈一平叶素红罗建勤陈健吴仁娣陈裕爱
- 脑卒中已经升为中国第一位死因。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D)是常见的严重后遗症之一。由于VaD病人往往会伴随精神行为异常症状,而精神行为异常症状会给病人和照料者带来很大痛苦,常常会导致照料者离去,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和入院时间...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卒中痴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