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可涛
-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囊癌中骨桥蛋白和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胆囊癌组织中骨桥蛋白和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正常的胆囊组织10例、胆囊腺瘤组织10例和胆囊癌组织4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N和MMP-9的表达水平,对OPN和MMP-9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胆囊癌组织中OPN和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胆囊组织和胆囊腺瘤组织(P<0.05),其中在有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OP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没有转移的胆囊癌组织(P<0.05)。胆囊癌组织中OPN和MMP-9的表达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 OPN与MMP-9的表达情况与胆囊癌浸润、转移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本实验结果证实MMP-9和OPN均阳性表达时对胆囊癌转移及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许桂祥王振旭许准胡景津王林陶可涛何颂雄张桂欣安鑫薛冰川
- 关键词:胆囊癌肿瘤转移骨桥蛋白MMP-9免疫组化
- 纳米免疫磁珠联合RT-nest-PCR法检测胰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敏感度及特异性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通过胰腺癌外周血微转移模型,探讨纳米免疫磁珠联合RT-nest-PCR检测微转移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方法:将胰腺癌细胞PANC-1稀释分别加入到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再按比例加入Fcλ非特异性受体阻断剂以及上皮细胞EP-CAM抗体,4℃下混匀孵育30 min,经分选柱阳性分选后提取RNA,RT-nest-PCR法检测肿瘤基因人端粒酶亚单位(h-TERT)和癌胚抗原(CEA)。结果:联合纳米免疫磁珠和RT-nest-PCR,平均1×107外周血单核细胞可以检测到1个肿瘤细胞。10例良性疾病对照组均未见表达。结论:免疫磁珠联合RT-nest-PCR是敏感度及特异性都较高的检测微转移的方法,可显著提高肿瘤微转移的早期检测率。
- 胡亮周家华余泽前陶可涛
- 关键词:胰腺癌微转移免疫磁珠
- 人胰腺癌细胞CFPAC-1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建立人胰腺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CFPAC-1接种于裸鼠皮下,并将皮下肿瘤组织原位移植于裸鼠胰腺,比较两种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与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体内成瘤率、生长情况及形态学上均无显著差异。皮下移植瘤模型呈局限性生长,无一例发生远处转移;原位移植瘤模型远处转移率高达87.5%,发生75.0%腹膜转移,37.5%肝转移,12.5%肺转移,37.5%淋巴结转移,并保持分泌CA19-9的特性。结论:人胰腺癌裸小鼠原位种植瘤模型明显优于皮下移植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胰腺癌自然生长和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过程,是胰腺癌体内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
- 余泽前周家华胡亮陶可涛
- 关键词:胰腺癌裸小鼠动物模型
- 急性化脓性盲肠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被引量:4
- 2012年
- 回盲部憩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其主要包括盲肠、升结肠憩室,无症状时常无自觉症状,在有并发症如憩室炎、憩室穿孔、消化道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时,通常才表现为急腹症,盲肠憩室炎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是造成误诊的首要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急性盲肠憩室炎和急性阑尾炎由于在症状、体征上的极其相似性,一般均有右下腹痛、麦氏点区压痛及白细胞增高等共同特点,临床上极易误诊,大多在行阑尾切除术中发现。本例为急性化脓性盲肠憩室炎,由于其部位与正常阑尾生理位置非常接近,故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与急性阑尾炎极为相似,所以其术前诊断比较困难,术中发现阑尾正常与体征不相符合时,笔者再探查回盲部时才发现病变部位距离盲肠末端约10 cm处一长约3 cm、根部粗约1 cm的憩室,其已经化脓、穿孔,周围有脓苔,故如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而术时未见阑尾病变时,应常规探查回盲,以免误诊。
- 许桂祥颜春霞王振旭武永明应豪许准冯波张桂欣陶可涛胡景津冯元法
- 关键词:阑尾炎误诊
- 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裸鼠胰腺癌转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裸鼠胰腺癌转移模型。方法将RFP基因转入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评价转染前后细胞生物学行为有无改变,并采用SW1990-RFP建立实验性肺转移模型和实验性肝转移模型。应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评价各组转移模型肿瘤转移的发生。结果获得稳定,高表达RFP的单克隆细胞系SW1990-RFP,转染前后细胞生物学行为无明显改变。成功建立了裸鼠胰腺癌实验性肺转移模型和肝转移模型,并应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检测到各脏器微小转移的发生,建模成功率均为66.7%(4/6)。结论RFP基因不改变SW1990的细胞生物学行为,本实验所建立的裸鼠胰腺癌转移模型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
- 周家华余泽前胡亮陶可涛杨德同王凤臣
- 关键词:胰腺癌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
- 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转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的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自发转移模型。方法将稳定、高表达RFP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RFP注射至裸鼠皮下,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外科手术原位移植裸鼠皮下荧光肿瘤组织小块,建立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自发转移模型。应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评价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肿瘤转移及微转移的发生情况。结果成功建立12只人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自发转移模型,建模成功率为100%。应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原发肿瘤的生长状况以及在肿瘤生长早期即可检测到各脏器微小转移的发生。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RFP标记的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自发转移模型稳定、可靠,可以在体外无创性动态观察肿瘤的发生、发展,具较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
- 余泽前周家华陶可涛胡亮郑杰杨德同
- 关键词:胰腺肿瘤动物红色荧光蛋白
- ezrin和merlin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ezrin和merlin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ezrin和merlin基因在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及胰腺癌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分别将ezrin和merlin基因转染入SW1990细胞株中,应用MTT实验、流式细胞术、迁移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观察转染基因对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ezrin和merlin基因在8株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与对照组相比,转染ezrin和merlin基因的SW1990细胞增殖速度缓慢(P<0.01);细胞周期表现为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均P<0.05);细胞与基质的黏附能力明显下降(P<0.01);且转染merlin的SW1990细胞其迁移能力亦有明显降低(P<0.05),而转染ezrin的SW1990细胞其迁移能力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05)。结论:ezrin和merlin蛋白在胰腺癌细胞增殖、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负性调节作用。
- 陶可涛周家华郑杰
- 关键词:胰腺癌EZRIN基因增殖迁移
- 肝内胆管结石和胆管炎的兔模型
- 2010年
- 目的应用胆总管部分梗阻加感染法建立模型,观察肝胆管结石成石情况、胆管和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胆总管结扎至1.45mm粗细,注入动物标准致病菌O157K88大肠杆菌液2.5×104菌株/kg,术后3周、5周、7周取材,观察肝叶质量变化,肝胆管成石情况,做HE、VG染色。结果受累肝叶萎缩纤维化,未累及的肝右叶代偿肥大;建模3周胆管成石率为87.5%,胆囊成石率为75.0%,5周、7周成石率全部为100%,各兔形成结石数量多少不等。3周时胆管上皮坏死脱落,有黏膜下小脓肿形成,管壁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空泡样变性,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呈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改变;5周时上皮细胞增生,壁内壁外见黏液细胞增生,胆管腔内见脱落上皮细胞和蓝染的结石,壁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仍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样变性,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7周时胆管上皮增生增厚更加明显,壁内外黏液细胞增多,胆管壁纤维增生,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间隔增宽,肝细胞数目减少,肝小叶破坏,有假小叶形成,呈慢性增生性胆管炎改变。结论量化胆总管梗阻程度和细菌量建立模型成功率高,成石率高。肝内胆管结石是以慢性增生性胆管炎为病理学基础的。
- 沈爱玲周家华胡亮陶可涛
- 关键词:动物实验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慢性增生性胆管炎
- 功能近红外光谱对激光诱导间质热疗法治疗肝癌实时在位疗效评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实时在位监测肝癌激光热疗的敏感性、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H22肝癌细胞,建立小鼠的肝脏原位移植肿瘤,分不同时间相同功率及不同功率相同时间组分别对肝肿瘤进行激光热疗,同时利用fNIRS监测系统对热疗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相关参数,术后第1天利用7.0 T核磁共振(MRI)及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毁损范围。结果:以病理学结果为激光疗效判断标准,在相同时间不同功率组MRI在2.1 W未提示损伤,fNIRS监测系统获取的优化散射系数(μs)出现稳定的平台期;相同功率不同时间组MRI一直未提示组织损伤,而μs在150 s出现稳定平台期。结论:fNIRS相对目前主要的肿瘤热疗监测手段MRI更加敏感,为开发实时在位激光诱导肿瘤间质热疗精确治疗系统打下基础。
- 王栋周家华王晋阳钱志余陶可涛
- 关键词:激光间质热疗小鼠
- 选择性胆道化学栓塞行化学性肝切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化学栓塞方法行胆道栓塞后肝脏功能和组织学的变化,探讨胆道化学栓塞行化学性肝切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无水乙醇、医用生物胶或无水乙醇联合生物胶对大鼠胆道进行选择性化学栓塞,观察术后肝功能、肝叶质量及病理学变化。结果:术后除无水乙醇加生物胶组4周时碱性磷酸酶(ALP)仍高于正常外,各治疗组ALP、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均基本正常或稍高于正常。各治疗组肝中叶均有明显萎缩纤维化,体积缩小至正常的1/3~1/2,非治疗肝叶则增生肥大,体积增大1.5~2.0倍;病理学观察显示胆道化学栓塞后胆管壁上皮结构消失,管壁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管壁纤维化,汇管区纤维间隔带明显增宽,成纤维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生成,胆小管大量增生,肝小叶结构基本消失,肝细胞数量减少。结论:选择性胆道化学栓塞有可能达到化学性肝切除的效果。无水乙醇联合生物胶使胆道引流区域肝组织萎缩纤维化效果最好。单纯无水乙醇进行化学性肝切除也能取得效果,且对机体及肝功能影响较小。
- 沈爱玲周家华余泽前胡亮陶可涛
- 关键词:胆道栓塞肝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