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新宇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卡托普利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硬化斑块
  • 4篇粥样硬化斑块
  • 4篇斑块
  • 3篇抑制物
  • 3篇纤溶
  • 3篇纤溶酶
  • 3篇纤溶酶原
  • 3篇纤溶酶原激活
  • 3篇纤溶酶原激活...
  • 3篇纤溶酶原激活...
  • 3篇激活物
  • 2篇PAI-1表...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作者

  • 7篇雷新宇
  • 4篇鹿育萨
  • 2篇李建民
  • 2篇黄淑田
  • 1篇张志岗
  • 1篇黄阳霞
  • 1篇白春林
  • 1篇邸捷
  • 1篇孙宇飞
  • 1篇任丽娜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雷新宇鹿育萨
关键词:动脉硬化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冠状动脉疾病
卡托普利、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饮食造成兔大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大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A组),高脂饮食加卡托普利组(B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C组)和对照组(D组)喂养10周后,行超声检测腹主动脉内膜中膜的厚度。并行病理观察血管内膜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情况。结果A组腹主动脉壁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内膜增厚;B组和C组血管壁有少量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内膜增厚均较A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具有抗高胆固醇血症致动脉壁粥样斑块形成的确切效果。
鹿育萨雷新宇邸捷黄淑田李建民
关键词:卡托普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脂饮食血管紧张素受体
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超声表现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超声下观察高脂饲养兔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 S)斑块形成及内膜-中膜厚度(IM T),并观察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干预后腹主动脉超声变化。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1%胆固醇+4%猪油的高脂饮食);卡托普利干预组(高脂饮食、卡托普利每天2 m g/kg);缬沙坦干预组(高脂饮食、缬沙坦每天10 m g/kg);正常对照组(标准兔饲料),共喂饲10周。期间于0、6、10周末对兔腹主动脉行超声检查,记录IM T值。10周末处死动物取主动脉组织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6、10周时高脂饮食组、卡托普利干预组、缬沙坦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脂(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干预组与高脂饮食组相比血脂水平下降无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10周时卡托普利干预组和缬沙坦干预组与高脂饮食组相比IM T值显著降低(P<0.001)。高脂饮食组10周与6周IM T值相比显著增厚(P=0.049),卡托普利干预组、缬沙坦干预组IM T值10周与6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111和P=0.285);10周时超声腹主动脉IM T值与病理学内膜厚度呈正相关关系(r=0.756,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抑制A S的形成和发展;二维超声检测IM T值可准确反映A S病变情况。
雷新宇鹿育萨
关键词:超声检查卡托普利内膜-中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
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Angll及PAI-1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AS斑块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AS发展及对PAI-1的影响作用。初步探讨AngⅡ与AS的关系;...
雷新宇
关键词:卡托普利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传递
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管紧张素Ⅱ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卡托普利组、缬沙坦组和正常对照组。饲养10周后,取动脉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取主动脉组织作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管紧张素Ⅱ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显著增高(494.86±67.98 ng/L比44.21±18.34 ng/L,P<0.0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显著提高(9.38±1.55 kAU/L比6.67±0.47 kAU/L,P<0.0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管紧张素Ⅱ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阳性表达显著增高(46.97%±14.32%比4.17%±1.01%和48.50%±13.46%比1.33%±0.52%,P<0.01);与高脂饮食组相比,卡托普利组和缬沙坦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活性明显降低(7.23±0.46 kAU/L和7.42±0.59 kAU/L比9.38±1.55 kAU/L,P<0.05),斑块中血管紧张素Ⅱ阳性表达显著降低(26.30%±5.00%和27.83%±7.30%比46.97%±14.32%,P<0.05),斑块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阳性表达显著降低(20.37%±8.23%和22.50%±7.06%比48.50%±13.46%,P<0.05)。斑块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与血管紧张素Ⅱ表达呈正相关(r=0.796,P<0.01)。结论在高脂饮食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表达增加,且二者呈正相关;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表达。
鹿育萨雷新宇黄淑田白春林李建民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卡托普利
SGLT2抑制剂对糖尿病小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小鼠血管内皮炎性因子是否表达,SGLT2抑制剂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SPF级雄性CIR小鼠腹腔注射低剂量STZ(50 mg/kg),建模持续6 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随机分成对照组(普通饲料),模型组(普通饲料)和治疗组(普通饲料+达格列净干预治疗),动态观察4周、8周、12周末小鼠的体重、血糖变化,分别应用EILSA法检测血浆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变化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壁各炎性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小鼠体重和血糖在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4周模型组血浆内TNF-α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4周模型组血浆内IL-1β、MCP-1表达亦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12周模型组血浆内TNF-α、IL-1β、MCP-1表达变化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4周治疗组血浆内TNF-α、IL-1β、MCP-1表达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比较8周、12周时模型组血浆内TNF-α、IL-1β、MCP-1表达变化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血管壁组织内各炎性因子蛋白表达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LT2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小鼠血管内皮细胞内炎性因子的释放。
张志岗孙兑荣黄阳霞郭利莎任丽娜孙宇飞闫超雷新宇
关键词:糖尿病炎症因子
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AngⅡ及PAI-1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AS斑块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AS发展及对PAI-1的影响作用.初步探讨AngⅡ与AS的关系;...
雷新宇
关键词: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卡托普利动脉粥样硬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