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亚可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水牛
  • 5篇细胞
  • 3篇粒细胞
  • 3篇卵巢
  • 3篇颗粒细胞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 2篇水牛卵母细胞
  • 2篇体膜
  • 2篇体外
  • 2篇牛卵母细胞
  • 2篇线粒体
  • 2篇线粒体膜
  • 2篇线粒体膜电位
  • 2篇卵巢颗粒
  • 2篇卵巢颗粒细胞
  • 2篇卵母细胞
  • 2篇卵泡
  • 2篇膜电位
  • 2篇发育潜能

机构

  • 7篇广西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高亚可
  • 5篇石德顺
  • 4篇马帆
  • 4篇陆凤花
  • 2篇乔树叶
  • 2篇陈施蓓
  • 2篇刘晓华
  • 2篇杜姗姗
  • 1篇刘庆友
  • 1篇周宇
  • 1篇管晓梅
  • 1篇雷小灿
  • 1篇邓凯
  • 1篇朱鹏
  • 1篇杜姗姗
  • 1篇周文婷
  • 1篇王萍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水牛腔前卵泡中的表达与卵巢组织定位
2013年
【目的】探讨在水牛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参与卵泡发生的时期及其在卵巢组织不同时期卵泡中的表达定位;【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对PCNA在卵巢组织中进行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PCNA在腔前卵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原始卵泡中的卵母细胞能检测到PCNA的表达,但颗粒细胞并未观察到PCNA的免疫染色;初级卵泡到次级卵泡,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均可检测到PCNA的表达,且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有增强的趋势;有腔卵泡中,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包围卵母细胞的卵丘细胞中都能观察到很强的免疫染色。定量表达检测结果显示:PCNA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及次级卵泡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并且有显著差异(43.50333±0.138338 vs 1.633804±0.093796 vs 1±0.012219,P<0.01);【结论】从初级卵泡开始在颗粒细胞中能检测到PCNA的表达,并且其表达随着卵泡的发育有明显的增强趋势,腔前卵泡中PCNA表达的QRT-PCR测定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为阐明PCNA参与卵泡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马帆周宇高亚可朱鹏雷小灿刘庆友石德顺
关键词:水牛PCNA
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凋亡测定
本研究通过对水牛卵巢颗粒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其增殖和凋亡情况进行测定,以了解水牛卵巢颗粒细胞体外生长特性,从而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为进一步研究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的作用机制...
高亚可陆凤花马帆陈施蓓乔树叶管晓梅石德顺
关键词:水牛胚胎学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
新建辅助生殖实验室的鼠胚实验报告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用鼠胚实验对新建辅助生殖实验室的培养体系进行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对昆明系小鼠进行体内、体外受精实验,观察常规培养条件下不同受精方式来源小鼠胚胎的发育情况以及不同培养环境对小鼠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并计算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率。结果常规培养条件下,体内受精组的受精率和卵裂率均显著高于体外受精组(P<0.05),两组囊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受精中,三气培养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两气培养箱组(P<0.05),两组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体内、体外受精获得的受精卵均有较高的成胚率,鼠胚培养可对新建辅助生殖实验室的培养体系进行评估。常规培养条件下体内受精胚胎的发育潜能优于体外受精,而体外受精胚胎在三气培养环境下的发育潜能优于两气培养环境。
高亚可杜姗姗
关键词:体外受精小鼠
线粒体移植对水牛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本研究以水牛卵泡颗粒细胞作为线粒体的来源细胞,初步探讨水牛卵母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MIT)后对其发育潜能的影响。试验比较了不同级别水牛卵母细胞mtDNA的拷贝数,并研究了水牛卵母细胞进行MIT后,其后续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一级卵母细胞组的平均mtDNA拷贝数极显著高于二、三级卵母细胞组((202 101±74 432)vs(118 483±17 028),(39 177±7 938),P<0.01),二级卵母细胞组的平均mtDNA拷贝数极显著高于三级卵母细胞组((118 483±17 028)vs(39 177±7 938),P<0.01);孤雌激活处理后发现:一级卵母细胞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也都极显著高于二、三级卵母细胞组(P<0.01),而二级卵母细胞组激活后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亦极显著高于三级卵母细胞组(P<0.01)。用Mito-Tracker探针标记的外源线粒体经移植后,会随着胚胎的发育而发生移动,分布到各个卵裂球中;且发现二级卵母细胞MIT组孤雌激活后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注组(27.3%vs 17.4%,7.84%,P<0.05),而三级卵母细胞MIT组激活后的囊胚率与对照组和空注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胚胎ΔΨm检测发现,水牛植入前各时期胚胎ΔΨm总体呈上升趋势,线粒体移植后胚胎各时期的ΔΨ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不同质量的水牛卵母细胞其mtDNA拷贝数存在显著差异,且mtDNA拷贝数与卵母细胞质量和发育能力成正相关;通过移植外源线粒体可以提高二级水牛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
高亚可陆凤花吴柱连马帆刘晓华杜姗姗石德顺
关键词:线粒体膜电位水牛卵泡颗粒细胞
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凋亡测定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并对细胞的增殖、核型及凋亡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水牛卵巢颗粒细胞体外生长特性,建立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分离获得的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约为60%;采用DMEM培养基,颗粒细胞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优于TCM-199和DMEM/F12培养基;细胞培养24h后开始零星增殖,3~5d增殖速度达到高峰;第1、3、5、7代颗粒细胞正常核型比率差异不显著,均在85%以上;第1代颗粒细胞的凋亡率与第5代差异显著(P<0.05),与第7代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DMEM培养基更适宜用于水牛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水牛颗粒细胞能稳定地进行传代培养,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但细胞凋亡率会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而明显升高。
高亚可陆凤花马帆乔树叶陈施蓓石德顺
关键词: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原代培养增殖凋亡
线粒体移植对水牛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以水牛卵泡颗粒细胞作为线粒体的来源细胞,初步探讨水牛卵母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MIT)对其发育潜能的影响,以期提高水牛卵母细胞的质量和胚胎的发育能力。   首先,探讨了水牛卵泡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线粒体活性的检...
高亚可
关键词:线粒体膜电位水牛卵母细胞发育潜能
水牛FGF10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其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实验旨在对水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探讨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水牛卵巢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FGF10基因CDS区全长642 bp,编码213个氨基酸。多重序列分析显示,水牛FGF10基因核苷酸序列与黄牛、羊、猪、人、小鼠同源性分别达到了99%、99%、93%、91%和8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水牛和黄牛亲缘性最近,并且在不同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QRT-PCR结果表明,FGF10在睾丸中的表达量最高,卵巢和脾脏次之,肝脏和心脏中最低。本研究成功克隆水牛FGF10基因,并检测其在水牛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为研究FGF10基因在水牛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杜姗姗周文婷高亚可邓凯刘晓华王萍陆凤花石德顺
关键词:水牛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