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德银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病毒
  • 3篇细胞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合酶
  • 2篇人巨细胞病毒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瘤病毒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病毒
  • 2篇基因
  • 2篇法检
  • 2篇ELISA
  • 2篇肠肿瘤
  • 1篇地塞米松
  • 1篇点突变

机构

  • 8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卫生学教研室

作者

  • 10篇鲁德银
  • 4篇郭淑芳
  • 3篇侯炜
  • 3篇孙瑜
  • 1篇张焱桥
  • 1篇杨占秋
  • 1篇周刚
  • 1篇王刚
  • 1篇王志洁
  • 1篇毕勇毅
  • 1篇胡礼泉
  • 1篇黄洪章
  • 1篇李金荣
  • 1篇杜意平
  • 1篇马胜利
  • 1篇王丹
  • 1篇侯伟
  • 1篇苏倩倩
  • 1篇郑新民
  • 1篇黄梅芳

传媒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口腔医学纵横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症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与ELISA检测e系统间的关系
1996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临床出现不同的血清学标志,关于 e 系统的临床意义,尚有不同说法。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和e系统阳性患者血清 HBV-DNA。
侯炜鲁德银杨占秋左丹王丹孙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ELISA聚合酶链反应
人巨细胞病毒对小鼠宫颈的诱癌作用被引量:8
1997年
用眼科镊将浸透了病毒母液的明胶海绵块塞入小鼠阴道,直抵宫颈的办法,将紫外线灭活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投给昆明种杂交小鼠。约31周后,有150%小鼠诱发了实验性宫颈癌,另一组加用巴豆油促癌剂,小鼠宫颈癌发率为188%,对照组癌发率为0。HCMV诱癌组12例小鼠宫颈癌组织HCMVIE(immediateearly)抗原均为阳性,血清HCMVIE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1672,对照组以上两个指标均为阴性。HCMV诱癌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为389±68%,对照组为678±80%。
王志洁孙瑜鲁德银邓蓓
关键词:宫颈肿瘤病毒学小白鼠
武汉地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HLA-DQA1基因关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汉族人HLA-DQA1基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遗传关联。方法应用HL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Ⅰ)消化DQA1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对7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正常人的HLA-DQA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3,RR=3.20,Pc=0.024)。结论DQA1*0301与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关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免疫遗传异质性的差异。
杜意平邓长生鲁德银黄梅芳黄梅芳侯伟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PCR-RFLP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采用斑点杂交和PCR技术检测口腔粘膜组织中HPV_(16)DNA和 HCMV DNA,结果表明: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白斑及口腔鳞癌中HPV_(16)DNA和HCMV DNA感染率分别为0%,35.7%,50.0%和0%,14.3%,28.1%,此两种病毒的共同感染率分别为0%,14.3%,18.8%,口腔鳞癌及白斑组织中HPV_(16)DNA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口腔,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HPV_(16)感染与口腔鳞癌的发生相关;HCMV可能与HPV_(16)对口腔鳞癌的成癌起到协同促进作用。
侯炜苏倩倩向晓明鲁德银郭淑芳王丹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
小鼠胸腺组织细胞凋亡DNA电泳特征的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观察细胞凋亡后细胞基因组的特征性变化及其特点,应用地塞米松制备了在体小鼠胸腺组织细胞凋亡的模型,结果显示细胞DNA经电泳后出现典型的梯形条带,尤以在地塞米松诱导6h最为典型,且结果稳定,个体差异小。
毕勇毅鲁德银喻伦银杨晓茹汪春红闫俊邹祖玉
关键词:细胞死亡胸腺电泳小鼠地塞米松
胃癌和结肠癌中rasP^(2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研究以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21的单克隆抗体,利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结肠癌中P2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检测的38例胃良性病变中,除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呈阳性反应外,其余病例全部为阴性;34例胃癌全部为P21表达阳性;18例良性结肠病例中,除2例反应呈弱阳性外,其余为阴性;28例结肠癌除外一例反应呈阴性反应外,全部为P21表达阳性。此结果提示:在胃癌、结肠癌组织中存在着特异性的P21表达;rasp21可作为诊断胃癌、结肠癌的一个较为可靠的标志物、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s癌基因产物可能为临床上诊断胃癌、结肠癌提供一种新手段。
鲁德银胡勇邓蓓孙瑜
关键词:RASP21胃肿瘤结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包皮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包皮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DNA扩增的方法检测了48例包皮环切标本中HPV-6、11、16、18及33型的DNA保守片段。结果:48例中,20例阳性,阳性率为41.7%;其中不同年龄段、有无包皮垢及有无感染史组间HPV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需行包皮环切的男孩,应尽早施行包皮环切术。只有尽早消灭致癌因素,才有可能对阴茎癌起到预防作用。
马胜利胡礼泉郑新民鲁德银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HPV包茎聚合酶链反应
非同位素PCR-SSCP-EB染色技术检测头颈部鳞癌p53基因点突变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非同位素PCR-SSCP-EB染色技术检测新鲜头颈部鳞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结果显示13例标本中7例有异常电泳带,其中位于第5外显子者1例,位于第6,7,8外显子者各2例,说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与p53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与传统的同位素PCR-SSCP相比,非同位素PCR-SSCP-EB染色技术是一种更简便、安全、快速、有效的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适用于大量标本基因点突变的筛选性检测。
王建广黄洪章李金荣王刚王刚黄玉屏周刚侯炜
关键词:PCRP53基因基因突变头颈部肿瘤
应用PCR-SSCP-EB染色法检测结直肠肿瘤P_53基因突变被引量:2
1996年
运用PCR-SSCP-EB染色法对30例结直肠腺癌和18例结直肠腺瘤中P_53基因外显子5、6、7、8突变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腺癌、腺瘤中P_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66.7%和33.3%(P<0.05),高、中、低分化腺癌中P_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7.5%、62.5%和85.7%(P<0.05)。结果提示P_53基因突变与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有关,在结直肠腺瘤向腺癌恶变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CR-SSCP-EB染色法是一种快速、简单且安全地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张焱桥孙瑜鲁德银徐汉芬郭淑芳左丹
关键词:大肠肿瘤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间接夹心ELISA法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的方法
1998年
建立反向间接夹心ELISA法,检测可疑为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中,柯萨奇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7%,结果说明该法在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郭淑芳鲁德银陈晓张美英赵利淦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心肌炎ELIS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