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锋
-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肋骨软骨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7
- 2005年
- 黄厚锋李力张志庸
- 关键词:B超心电图
-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长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化疗方案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方法,将2005年7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99例mCRPC患者根据是否自愿进行化疗非随机分成两组。A组102例,年龄50~86岁,中位年龄72岁。伴有骨转移98例,肺转移11例,肝转移5例,淋巴结转移19例。起病至进展为mCRPC时间5.4~123.2个月,中位时间18.6个月。化疗前tPSA9.9~5000.0μg/L,中位值94.0μg/L;Gleason评分6~10分,中位值7分;疼痛评分0~7分,中位值2分。接受多西他赛(75mg/m2)联合小剂量泼尼松(5mg,2次/d)3周方案进行化疗。比较化疗前后tPSA、疼痛评分、骨及可测量病灶的变化等,进行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分析。拒绝接受化疗而采用内分泌治疗、姑息性放疗、中药治疗的197例患者为B组,年龄54~85岁,中位年龄73岁。伴有骨转移176例,肺转移17例,肝转移6例,淋巴结转移43例。起病至进展为mCRPC时间6.0~137.1个月,中位时间18.4个月。tPSA5.4~1270.0μg/L,中位值71.0Ixg/L;Gleason评分6~10分,中位值7分;疼痛评分0~4分,中位值2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生存期的差异。结果人组时两组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每周期多西他赛总剂量为100~170mg,共治疗1—12周期。PSA反应显效59例(57.8%),有效2l例(20.6%),进展22例(21.6%),显效及有效共80例,总有效率为78.4%;骨转移98例,化疗后好转33例(33.7%),稳定47例(48.O%),进展18例(18.4%);肺转移11例,化疗后好转5例(45.5%),稳定3例(27.3%),进展3例(27.3%);肝转移5例,化疗后好转l例,进展4例;淋巴结转移19例,化疗后好转5例(26.3�
- 范欣荣李汉忠李永强黄厚锋周毅张震宇周智恩纪志刚毛全宗严维刚肖雨赵大春
- 关键词:前列腺癌化疗多西他赛
- 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 2005年
- 诱导对移植物的特异性耐受是解决器官移植中排斥反应的理想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器官移植中免疫耐受的机制及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的方法。
- 黄厚锋李汉忠
- 关键词:移植免疫耐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
- 原发性色素沉着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诊治(附15例报告)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揭示原发性色素沉着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PPNAD)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对15例PPN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5例中典型库欣综合征14例,仅表现高血压者1例。伴Carney综合征者8例。实验室检查显示ACTH<2.2 pmol/L,血皮质醇分泌节律均消失,其中0点血浆总皮质醇268.27~686.41nmol/L,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386.4~3 569.51 nmol/24 h,14例小剂量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CT双侧肾上腺增粗或小结节者8例,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者7例。术前诊断为垂体腺瘤、库欣病3例,诊断为异位ACTH综合征1例。双侧肾上腺全切1例。单侧肾上腺切除术11例,肾上腺次全切术3例。结果:单侧肾上腺平均重5.2 g,病理诊断均为PPNAD。随访8个月~17年,肾上腺全切者症状完全缓解,无复发;肾上腺次全切除者症状缓解,无需皮质激素替代;单侧肾上腺切除症状缓解,但仍存在高皮质醇血症。结论:PPNAD罕见,易误诊。库欣综合征、ACTH非依赖性内分泌特点、影像学双侧肾上腺基本"正常"或略增粗或小结节等为其临床诊断要点。单侧肾上腺切除不能完全缓解皮质醇症,肾上腺次全切除可能为合理的治疗策略,复发者肾上腺全切。术后密切随诊,监测Carney综合征其他相关病变。
- 张学斌李汉忠黄厚锋毛全宗刘广华荣石
- 关键词:库欣综合征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一例报告被引量:3
- 2018年
- 患者,70岁.因诊断前列腺癌3年6个月,化疗后5个月于2014年6月3日入院.患者2011年12月外院体检发现 tPSA 50.80 ng/ml;腹盆CT检查示前列腺增大,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全身骨扫描检查示右侧髂骨骨转移.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4+4分,遂行内分泌治疗.2012年6月 tPSA 降到最低值0.10ng/ml,后逐渐上升.2013年10月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活检病理提示中-低分化腺癌.
- 黄厚锋范欣荣纪志刚李汉忠
- 保留器官的综合治疗-膀胱癌治疗的新模式(附107例报告)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化疗和放疗的三联疗法对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器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经TURBT诊断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留膀胱三联治疗者36例( A组),男28例,女8例,年龄42-88岁,中位年龄69岁。同期行膀胱癌根治术71例( B组),男54例,女17例,年龄38-77岁,中位年龄66岁。 A组中T2期19例,T3期13例,T4a期4例;TURBT术后行2-3个疗程化疗,后行放疗;11例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静脉化疗,15例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动脉化疗,10例行紫杉醇联合卡铂静脉化疗。 B组中T2期38例,T3期27例,T4a期6例;TURBT术后行膀胱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A组共随访3-79个月,T2期无进展生存15例(78.9%),T3期无进展生存6例(46.2%),T4a期无进展生存0例。无疾病复发总体器官保存率达58.3%。随访期间远处转移6例次(16.7%),局部复发11例次(30.6%)。 B组共随访2-65个月,T2期无进展生存29例(76.3%),T3期无进展生存15例(55.6%),T4a期无进展生存1例(16.7%)。无进展生存率达63.4%。随访期间远处转移22例次(31.0%),局部复发16例次(22.5%)。各分期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中,3种化疗方式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的三联疗法与行膀胱癌根治术比较,2年无进展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T2期保留膀胱的疗效明显优于T3期及T4a期。
- 范欣荣李汉忠纪志刚毛全宗石冰冰黄厚锋周智恩董德鑫
- 关键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膀胱癌根治术化学治疗
- 膀胱平滑肌瘤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膀胱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膀胱良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膀胱肿瘤的0.43%[1]。本研究检索了北京协和医院病案数据库,自1999年2月至2016年4月共收治了20例膀胱平滑肌瘤患者,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自1999年2月至2016年4月共收治膀胱平滑肌瘤患者20例,其中男3例,女17例,年龄29~81岁,平均47.1岁,病程1周至60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表现为体检时发现9例,因排尿不畅、排尿困难就诊4例,因腹痛就诊3例,表现为明显尿频2例,反复肉眼血尿1例,排便困难1例。2例巨大肿瘤的患者经妇科体格检查可扪及盆腔包块,其余18例患者体格检查未见相关阳性体征。
- 黄厚锋张玉石范欣荣严维刚纪志刚李汉忠
- 关键词:膀胱肿瘤平滑肌瘤
- 马蹄肾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报告被引量:5
- 2008年
- 患者,女,30岁。因体检B超发现左肾占位3个月于2007年4月9日入院。患者无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腰痛等症状。查体:双肾区无隆起,无压痛及叩击痛。尿常规正常。B超示双肾下极于腹主动脉前方相连,左肾下极皮质内可见3.5cm×2.5cm中强回声,考虑双肾结构异常,符合马蹄肾,左肾实性占位。CT示先天性马蹄肾,左肾下极可见约3.0cm×2.3cm类圆形混合密度影,内见脂肪密度,中度欠均匀强化,内仍见脂肪密度。KUB加IVU示双肾轴转位,肾盂肾盏旋转不良,符合马蹄肾。肾动脉造影示左右肾均有主、副动脉供血,左右肾下极联合部有动脉供血,左肾下极可见直径约2cm病灶,为多血供病变。
- 黄厚锋李汉忠纪志刚黄钟明
-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肾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密度动脉供血无肉眼血尿肾下极
- 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化疗后生存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影响接受2个疗程以上化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以上的化疗。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43~87岁,中位年龄66岁。9例患者诊断尿路上皮癌时即合并转移,余41例患者从诊断尿路上皮癌至确定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7.0个月。对患者的总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变量,再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0例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7.2个月,1年生存率为68.0%,2年生存率为24.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接受2个疗程以上化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生存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骨转移(HR2.384,95%CI1.178~4.824,P=0.016)、ECOG评分≥2(HR5.488,95%CI 2.249~13.395,P〈0.001)、化疗疗程〈5(HR2.498,95%CI1.033~6.040,P=0.042)。结论对于接受2个疗程以上化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骨转移、ECOG评分≥2、化疗疗程〈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谢京范欣荣黄厚锋张学斌李汉忠
-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化疗预后
-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例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31 -50岁,平均38.3岁.体检发现3例,因上腹部胀痛检查时发现2例,因左腰部疼痛检查时发现1例.囊肿位于左肾上腺区4例,胰腺后上方与肝脏之间1例,胰尾左前方1例.最大径5 -13 cm,平均7 cm.超声、CT检查表现为囊性、囊实性或实性肿物,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增强CT扫描未见强化或无明显强化.6例患者术前均未准确诊断,均行手术治疗,3例经腹膜后腹腔镜切除,2例开放经腹腔入路切除,1例开放经腰切口切除.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3例有症状患者术后症状缓解.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15年,CT检查未见复发.结论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罕见,容易误诊,遇腹膜后肿物时应注意鉴别诊断.囊肿多位于左肾上腺区或邻近区域,影像学上部分囊肿呈软组织样表现.手术切除囊肿后患者预后良好.
- 黄厚锋刘广华李汉忠严维刚张玉石纪志刚
- 关键词:囊肿支气管源性囊肿腹膜后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