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沾良
- 作品数:198 被引量:2,741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生素在肝胆外科的合理应用被引量:13
- 2003年
- 黎沾良
- 关键词:抗生素肝胆外科胆道感染
- 严重创伤及感染后ARDS的早期诊治(附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对28例严重创伤及感染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存活组与死亡组上机前的PaO2差异有显著意义,后者氧分压明显低下,两组pH和BE的差异呈极显著意义,死亡组上机前pH下降,BE为负值,呈代谢性酸中毒改变,上机后亦无明显改善。8例作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病人中,4例表现为高排低阻型,肺动脉压力(PAP)增高,另有3例肺动脉楔压高于正常。全组病人共有21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死亡者全部合并MOF,不合并MOF者全部存活。提示诊断、治疗不及时和MOF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
- 吴承堂黎沾良
- 关键词:创伤ARDS呼吸窘迫综合征
- 胰腺癌的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7
- 1995年
- 胰腺癌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4医院(北京,100037)黎沾良胰腺癌病人常常全身情况欠佳,面临的根治性手术尤其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创伤大,失血多,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因此,正确、得力的围手术期处理十分关键,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手术操作本身...
- 黎沾良
- 关键词:胰腺肿瘤外科手术
- 难处理的胰十二指肠损伤术式选择被引量:7
- 1991年
- 胰或十二指肠损伤大都属腹腔脏器严重伤,若胰和十二指肠同时受伤,则情况更为复杂。据统计,19.3%的胰腺损伤合并有十二指肠伤,而28%的十二指肠损伤合并有胰腺伤。胰和十二指肠损伤的一般处理,包括胰腺损伤的引流、缝补、体尾部切除,横断伤的胰腺空肠Roux-Y吻合。
- 黎沾良
- 关键词:胰损伤十二指肠损伤术式
- 人蛋白C系统及内皮细胞在脓毒症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3年
- 乔治黎沾良
- 关键词:内皮细胞蛋白C系统脓毒症发病机制
- 半肝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下肝切除术后肠道细菌易位影响对比研究被引量:2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与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对肝叶切除术后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对2003-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55例肝叶切除术病人分别选用两种不同阻断血流方法,术前和术后2h、24h、48h采集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全血细菌DNA,同时行血D-乳酸、内毒素(LPS)浓度检测。结果术前PCR均为阴性,术后共有32例PCR阳性,两组PC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肝阻断组外周血浆D-乳酸及LPS浓度较半肝阻断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肝叶切除术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较全入肝血流阻断肠黏膜屏障受损较轻,肠道细菌易位明显减少。
- 乔治李荣黎沾良姚咏明李基业陆连荣
- 关键词:半肝血流阻断肝叶切除术肠道细菌易位
- 组织缺损修补和移植物临床应用意义被引量:3
- 1997年
- 组织缺损修补和移植物临床应用意义解放军304医院(北京,100037)黎沾良无论是由于先天缺陷、创伤、手术,还是局部毁损性病变,都有可能出现组织缺损而需要加以修补的情况。虽然许多外科先驱者早就进行过利用自体、异体、异种组织和其它代用品修补组织缺损的努...
- 黎沾良
- 关键词:组织缺损修复外科
- 肠通透性增高与肠道细菌移位被引量:37
- 1999年
- 早在70年代Caridisetal[1]就提出创伤及感染可引起肠粘膜通透性改变,致使肠道中病原体或其毒素进入机体.近年来,肠源性感染作为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当前危重病医学研究的热点.肠粘膜通透性改变可准确反映肠粘膜损害[2,...
- 吴承堂黄祥成黎沾良
- 关键词:肠粘膜通透性细菌移位内毒素肠源性感染
- 中药清胰汤及双歧杆菌合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位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0
- 1999年
-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CM)及双歧杆菌合剂(BM)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道细菌移位(BT)的影响.方法杂种犬31只,分对照组(n=7)、ANP组(n=8)、中药治疗组(CM,n=8)和双歧杆菌合剂治疗组(BM,n=8).对照组犬仅行剖腹术;经主胰管注入5%牛磺胆酸钠(05mL/kg)和胰蛋白酶(3000u/kg)复制ANP模型,CM组和BM组犬术后每日分别经胃管灌服中药清胰汤及双歧杆菌合剂结果与ANP组比较,CM及BM组肠粘膜损害明显减轻;肠粘膜菌群中大肠杆菌、类杆菌数量减少,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肠道微生态趋于平衡;CM组脏器细菌移位率减少50%,BM组减少375%,两组移位细菌数量减少10~40倍;两组血培养阳性率均由100%降为375%;两组血中内毒素水平下降1~2倍,淀粉酶水平下降2~3倍,磷脂酶A2活性亦显著下降,并均于d7后接近正常;肠通透性下降.结论中药清胰汤及双歧杆菌合剂具有减轻ANP后肠粘膜损害,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保护肠屏障功能。
- 吴承堂黎沾良黄祥成张志凌
- 关键词:胰腺炎细菌移位双歧杆菌清胰汤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肠道微生态改变与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1996年
- 5只杂种犬于定植耐氨苄青霉素大肠杆菌(携带质粒PUC18的JM109)后,随机分组。实验组(n=8)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引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对照组(n=7)仅作单纯剖腹术。7d后活杀。定量分析腑道粘膜及内容物中的菌群,且对血液和内脏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发现,胰腺炎组肠粘膜及内容物中大肠杆菌计数高出对照组10~300倍,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则明显减少(P<0.05);肠粘膜厌氧菌与需氧菌比值严重倒置(P<0.05)。脏器和血培养结果,胰腺炎组所有动物均出现了肠道细菌移位,以肠系膜淋巴结和胰腺移位率最高(87.5%~100%),且大部都能找到术前人工定植于肠道的耐药质粒菌。第1、2天血培养用性率分别为75%和62.5%,而对照组全部阴性。本研究证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肠道出现明显的微生态失调,以过度生长的G^-杆菌为主的腑道细菌移位到胰腺及其它脏器,成为胰腺及胰周感染的根源。
- 吴承堂黎沾良熊德鑫祝小枫陆连荣马诺山
-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疾病微生态环境细菌移位生物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