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开玲

作品数:30 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淋巴
  • 12篇淋巴瘤
  • 10篇细胞
  • 8篇蛋白
  • 7篇基因
  • 5篇染色
  • 5篇染色质
  • 4篇晚期
  • 4篇细胞株
  • 3篇凋亡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组蛋白
  • 3篇腺癌
  • 3篇免疫
  • 3篇耐药

机构

  • 16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滨海县人民医...
  • 4篇汕头大学
  • 4篇江苏省滨海县...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0篇何开玲
  • 12篇许良中
  • 8篇朱伟萍
  • 6篇金爱萍
  • 6篇李小妹
  • 5篇朱雄增
  • 5篇张泰明
  • 4篇嵇晓艳
  • 4篇周晓燕
  • 4篇钟叔平
  • 3篇温博贵
  • 3篇李杰
  • 3篇夏鹏
  • 2篇马锦森
  • 2篇张明雷
  • 2篇尹晓东
  • 2篇尹晓东
  • 2篇陈岗
  • 2篇王体兵
  • 2篇郑云红

传媒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生物化学杂志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0
  • 8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1
  • 2篇199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诺孕酮与甲地孕酮逆转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比较甲诺孕酮(NOM)与甲地孕酮(MG)对K562耐阿霉素(ADM)细胞株(K562/ADM)mdr1基因的调节。方法应用细胞培养、MTT比色、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流式细胞技术进行分析。结果NOM确有逆转作用,逆转活性与MG相似,并可下调mdr1表达,调节呈时间依赖性。结论NOM可明显逆转P糖蛋白介导的K562/ADM的MDR,因其毒性作用轻微,有可能成为较好的新型逆转剂。
李杰许良中何开玲朱伟萍朱伟萍郑云红张泰明
关键词:多药耐药性甲地孕酮阿霉素P糖蛋白
PCR检测恶性淋巴瘤基因重排的方法学探讨被引量:13
1999年
恶性淋巴瘤(ML)的诊断是当今肿瘤病理学上最感棘手的问题。除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外,分子水平的诊断已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ML中出现克隆性的免疫球蛋白(Ig)或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已为大家所熟悉,并被用于淋巴瘤的辅助诊断。基因重排经典的检测方法...
田晓峰许良中何开玲朱伟萍张泰明李小妹金爱萍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基因重排聚合酶链反应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17p杂合性丢失
1996年
采用ABC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了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17p杂合性丢失(LOH)的情况,发现12例发生LOH,阳性率为25.0%,尤其是在恶性程度较高的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DLCL)中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非DLCL中的17.5%(P<0.01),提示17pLOH与NHL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LOH与突变型p53的表达也有相关性,在有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NHL中LOH为66.7%,在无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NHL中LOH为33.3%(P<0.05)。作者认为,在国人NHL中可同时存在p53突变和17pLOH,与NHL中DLCL的发生和发展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陈岗许良中许凯黎何开玲朱雄增
关键词:NHL淋巴瘤P53基因突变
心包腔内置管并注射顺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被引量:11
2005年
何开玲嵇晓艳
关键词:心包腔内置管顺铂恶性心包积液
SRS-淋巴瘤小鼠淋巴细胞染色质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8
1994年
本实验对正常及SRS-淋巴瘤小鼠淋巴细胞染色质进行了化学组分、DNaseⅠ有限度消化、染色质附着蛋白释放,热变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RS-淋巴瘤细胞染色质的非组蛋白(non-histonechromosomalproteins,NHCP)和RNA高于正常细胞,提示随着肿瘤的发生染色质转录活性和与转录相关的NHCP呈升高趋势;(2)SRS-淋巴瘤细胞染色质的DNaseⅠ消化率明显高于正常淋巴细胞,提示肿瘤细胞含有较多优先被核酸酶消化的活性染色质;(3)SRS-淋巴瘤细胞较正常淋巴细胞蛋白释放量明显升高,提示参与活性染色质结合的NHCP与染色质活性位点及转录活性有密切相关;(4)SRS-淋巴瘤细胞染色质比正常淋巴细胞增色效应明显,提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染色质结构疏松。
钟叔平温博贵何开玲
关键词:淋巴瘤细胞热变性
紫杉醇对三株不同类型淋巴瘤细胞的体外作用被引量:21
2000年
目的 观察抗癌新药紫杉醇对不同类型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倒置显微镜、显微镜、流式细胞术、DNA片段分析等方法 ,在体外观察了抗癌新药紫杉醇对 3株不同类型淋巴瘤细胞株Jurkat (T细胞淋巴瘤 )、BJAB (B细胞淋巴瘤 ,EBV阴性 )及Raji(B细胞淋巴瘤 ,EBV阳性 )的作用。结果 紫杉醇对 3株淋巴瘤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并可诱导细胞凋亡 ,但敏感性及程度不同。以Jurkat最为敏感 ,在一定剂量和作用时间范围内 ,主要表现为发生了细胞凋亡 ;BJAB次之 ,先发生G2 /M期阻滞 ,继而发生细胞凋亡 ;Raji最不敏感 ,主要表现为G2 /M期阻滞 ,仅部分细胞进入细胞凋亡。结论 紫杉醇是淋巴瘤治疗有价值的化疗药 ,其敏感性可能随肿瘤类型、有无EB病毒感染和诱导细胞凋亡的程度而异。
周晓燕许良中何开玲朱伟萍张太明李小妹金爱萍
关键词:抗肿瘤药淋巴瘤细胞系紫杉醇体外作用
SRS-淋巴瘤细胞染色质非组蛋白的研究
1995年
制备SLNILC和NMLC染色质,用6%~12%梯度胶的SDS-PAGE分离SLMLC和NhLC染色质NHCP。结果表明:SLMLC染色质含有130KD、120KD、110KD、94KD、57KD、37KD相关的NHCP,它们分别位于不同处理的SLNILC染色质样品中;免疫化学分析显示:NMLC与重吸收后的抗SLMLC抗血清不产生阳性带,而经不同处理的SLMLC染色质样品与这种抗血清仍显阳性条带。这些结果表明:SLMLC和NMILC染色质NIICP存在差别,这些相关的NHCP可能与SRS-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钟叔平何开玲
关键词:淋巴瘤非组蛋白染色质免疫化学
用PCR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克隆性IgH基因重排被引量:7
1999年
用PCR方法检测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正在成为B细胞淋巴瘤基因诊断的有效手段。与Southern分析法相比,前者有明显的优点:快速简便,标本用量少并可用于石蜡切片,无放射性危害等。PCR所用引物是辨认IgH基因可变区(V)和连接区(J)中存在的相对保守...
田晓峰许良中朱伟萍张泰明李小妹金爱萍何开玲
关键词: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IGH基因基因重排
紫杉醇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观察抗微管药物紫杉醇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bcl 2基因家族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Jurkat细胞 ,观察其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DNA含量的改变并作DNA片段分析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观察在紫杉醇作用过程中凋亡调节基因bcl 2家族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紫杉醇能抑制Jurkat细胞生长 ,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 ,主要引起细胞凋亡 ,并显示剂量和时间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bax转录及蛋白表达增加 ,并出现bcl xs的转录。结论 紫杉醇能特异地诱导Jurkat细胞凋亡 ,这为紫杉醇应用于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并为研究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提供了极好的模型 ,bax和bcl xs参与了紫杉醇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周晓燕许良中何开玲张太明朱伟萍李小妹金爱萍
关键词:紫杉醇细胞凋亡细胞株JURKATT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凋亡调节基因bcl x mRNA及蛋白的表达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探讨凋亡调节基因bclx 在淋巴瘤细胞凋亡调控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30 例新鲜标本和109 例存档蜡块( 均包括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T、B常见类型淋巴瘤)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 和免疫组化枸橼酸微波ABC法分别观察bclxmRNA 和其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RT- PCR 显示30 例新鲜标本中均有bclx 的转录,其中29 例可见bclxl 条带,13 例出现bclxs 条带,bclxl 的强度均强于bclxs。免疫组化显示109 例中97 例bclx阳性,呈胞质内细颗粒状,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bclx 呈弱阳性,主要为滤泡中心及滤泡间区细胞阳性,而套细胞为阴性;淋巴瘤细胞常为弥漫强阳性,各类型淋巴瘤染色分数显著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P< 0.05) ,但各类型淋巴瘤间染色分数和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 。结论 bclx 在淋巴瘤中呈活跃转录及蛋白高表达,主要以抑制细胞凋亡的bclxl 形式存在。bclx 的蛋白表达特征可能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周晓燕许良中何开玲朱雄增朱伟萍张泰明
关键词:淋巴瘤MRNA免疫组织化学BCL-X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