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涛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特异性microRNA作为尘肺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目的:
目前,对尘肺的诊断主要采取职业史结合影像学的方式,一旦确诊,病人肺纤维化进程已无法逆转。虽然尘肺病的防治主要在于控制工作环境的粉尘浓度,但是探索早期的诊断指标,从“二级预防”出发,为预防尘肺提供科学依据。因...
- 刘义涛
- 关键词:尘肺血清标志物
-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5例影像学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提高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浆液性囊腺瘤的CT(10例)和MRI(5例)特点。结果肿瘤最大径2.1~7.2 cm,平均4.6 cm;微囊型10例,由大量微囊(直径<2 cm)组成伴纤维间隔,呈蜂窝状或海绵状外观;寡囊型2例,由少数(个数<6)和大囊(直径>2 cm)构成,伴少许纤维间隔;混合型3例,内部表现同微囊型,伴周围大囊(直径>2 cm)。15例肿瘤均呈分叶状,边界清楚,5例中央见星芒状瘢痕组织,1例伴钙化。肿瘤囊壁薄(厚度<2 mm),囊内纤维间隔(厚度<3 mm)及中央瘢痕呈延迟强化。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分叶状、边界清楚的分房状肿物伴间隔延迟强化为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 刘义涛李绪斌叶兆祥冯小伟
- 关键词:胰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兔VX2软组织肿瘤的MR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 第一部分兔VX2软组织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弥散成像的研究 目的:建立恶性软组织肿瘤动物模型,观察其生长特性并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10只,于双侧大腿近端注射0.03ml肿瘤...
- 刘义涛
- 关键词:弥散成像细胞增殖
- 30例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S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CT表现。结果:周围型27例,中央型3例;肿瘤直径3.0~9.2 cm,平均5.7 cm;右肺上叶10例、中叶1例、下叶8例,左肺上叶7例、下叶4例;肿瘤形态不规则13例,类圆形或卵圆形12例,浅或深分叶5例;边缘较光整者15例,毛糙者14例,1例因中央型肿块伴阻塞性肺不张致边界欠清。CT平扫密度均匀者9例,密度不均匀者21例,瘤内可见空洞者6例,伴钙化者4例;18例行CT增强扫描,中心呈不明显强化或不规则斑片状强化,周边呈厚薄不均环形强化。17例伴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侵犯胸膜或胸壁组织,其中5例伴有邻近骨质破坏,5例出现转移。结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 刘义涛肖建宇叶兆祥冯小伟
- 关键词:肺肿瘤肉瘤样癌体层摄影术
- 乳腺核磁共振简易序列在乳腺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评价乳腺核磁共振(MRI)简易序列(AP)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乳腺MRI检查,采用AP和常规序列(FDP)两种检查方法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AP包括轴位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4期图像,FDP包括矢状位T2WI、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WI、DWI和动态增强7期图像。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标准(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各自诊断并比较两者的一致性,再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序列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2位医师独立阅片时,相同医师在不同序列间通过BI-RADS分类的诊断一致性为0.856、0.900,通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的诊断一致性为0.822、0.9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序列在不同医师间通过BI-RADS分类的诊断一致性为0.744、0.822,通过TIC类型的诊断一致性为0.889、0.8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位医师共同阅片,AP和FDP诊断恶性肿瘤在BI-RADS分类的敏感度分别为89.8%(95%CI:0.785~0.958)、91.5%(95%CI:0.806~0.968),特异度为71.0%(95%CI:0.518~0.851)、77.4%(95%CI:0.585~0.897),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698~0.910)、0.845(95%CI:0.748~0.941);两种序列诊断恶性肿瘤在TIC类型的敏感度分别为86.4%(95%CI:0.745~0.936)、89.8%(95%CI:0.785~0.958),特异度为61.3%(95%CI:0.423~0.776)、67.7%(95%CI:0.485~0.827),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23~0.855)、0.788(95%CI:0.679~0.897),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和FDP的扫描时间分别为(11.97±0.94)min、(21.25±1.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的平均阅片时间较FDP减少13.5%。结论与FDP相比,采用AP可缩短乳腺MRI扫描时间并能保持诊断效能,可作为高危人群乳腺肿瘤MRI筛查的改进模式。
- 田凤娟胡秀华何杰亓昌珍刘义涛邓丽萍胡红杰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兔VX2软组织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CT容积灌注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容积灌注成像的动态监测及其评估兔VX2软组织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的可行性。方法建立20只兔VX2软组织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3mg·kg-1·d-1,连续治疗7d;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7天行CT容积灌注扫描,获取肿瘤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MB)。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第4、7天时,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1.36±0.73)cm3和(1.69±0.68)cm3,对照组分别为(2.35±0.62)cm3和(3.87±0.93)cm3(均P〈0.05)。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坏死率分别为(25.58±5.51)%和(42.93±4.34)%(P〈0.05)。两组同一治疗时间点灌注参数比较显示,治疗第2、4、7天时,治疗组的PMB值分别为(70.36±23.46)ml·100ml-1·min-1、(79.64±13.68)ml·100ml-1·min-1和(84.76±3.55)ml·100ml-1·min-1,对照组分别为(26.61±6.47)ml·100ml-1·min-1、(33.74±16.47)ml·100ml-1·min-1和(30.47±10.64)ml·100ml-1·min-1(均P〈0.05);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F值分别为(71.19±12.21)ml·100ml-1·min-1和(43.56±12.21)ml·100ml-1·min-1(P〈0.05)。组内不同治疗时间点的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治疗第7天的BF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天(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PMB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MVD随治疗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多,而治疗组MVD呈先增多再下降的趋势。对照组和治疗组的VEGF表达均为强阳性,无明显差异。结论CT容积灌注能够量化评估软组织肿瘤血流灌注量及其血管功能状态的改变,进而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早�
- 杨佩冯小伟叶兆祥李绪斌侯岩刘义涛肖建宇
- 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剂血容量表面通透性
- 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7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增强CT扫描,2例行MRI扫描。结果 7例纵隔淋巴管瘤均表现为纵隔肿块。其中右前上纵隔3例,右后上纵隔2例,右前下纵隔心包旁1例,左前上纵隔1例。7例中4例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楚;2例肿块沿纵隔血管间隙弥漫生长,边界不清;1例肿块向椎管内延伸,呈哑铃型。肿块直径5.0~11.0cm,平均7.2cm。CT平扫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平均CT值23HU;增强扫描4例中1例肿块内部呈小片状或点、条样强化,3例无强化表现。2例行MRI检查,病灶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的囊性肿物,增强后无强化表现,其中1例信号欠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欠清。结论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表现为前上纵隔的囊性肿块,可沿纵隔间隙弥漫生长,增强扫描多无强化。CT增强扫描及MRI扫描有助于纵隔淋巴管瘤的诊断。
- 冯小伟肖建宇李绪斌刘义涛叶兆祥
- 关键词:纵隔淋巴管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5例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影像学表现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ECIPA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CT及MRI表现,影像学特征包括:位置、大小、钙化、囊的特征、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结果 5例患者均为女性,均为体检偶然发现,3例CA19-9升高。行CT检查者4例,行MRI检查者3例。5例均发生于胰尾内,其中1例与脾脏分界不清;病灶长径2.0~5.5 cm,平均为3.4 cm;3例表现为多囊,1例为单囊,1例呈囊实性;3例边缘显示为"厚壁"的实性成分,平扫密度/信号、多期动态增强表现与脾脏类似,给出了提示性诊断;2例壁菲薄,无明显周围副脾样组织,其中1例内部见部分实性成分,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术前分别诊断为胰腺囊腺瘤及实性假乳头状瘤。结论ECIPAS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病变,发生在胰尾部的囊性或囊实性病变,应考虑到ECIPAS的可能,尤其在动态增强检查时发现类似于脾脏改变的囊壁。然而一些缺乏囊壁或囊壁菲薄的病变术前诊断困难,需要病理确诊。
- 刘义涛陈超亓昌珍邓丽萍
- 关键词:胰腺表皮样囊肿磁共振成像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在克罗恩病活动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经临床、内镜、病理学等方法证实并有完整MSCTE检查资料的克罗恩病患者88例,根据Harvey-Bradshaw指数(HBI)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61例)与缓解期组(27例),比较两组间MSCTE表现差异;分析88例患者MSCTE表现与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组肠壁厚度[(8.2±2.6)mm]及最大强化值[(112±16)HU]高于缓解期组肠壁厚度[(5.4±1.6)mm]及最大强化值[(93±1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组肠壁分层样强化、“梳征”、系膜区淋巴结肿大、肠周蜂窝织炎、瘘管、肠管狭窄的发生率(88.5%、72.1%、77%、45.9%、26.2%、65.6%)高于缓解期组(29.6%、18.5%、25.9%、0、3.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肠壁均匀强化的发生率(70.4%)高于活动期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组及缓解期组肠周脓肿(14.8%、3.7%)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肠壁厚度、肠壁强化值、肠系膜血管改变、淋巴结增大、肠周蜂窝织炎、肠瘘有相关性(r>0.2,P <0.05),而ESR与肠壁强化值、肠系膜血管改变、淋巴结增大、肠周蜂窝织炎有相关性(r>0.2,P<0.05).结论 CT小肠造影能充分显示肠壁表现及肠管外并发症,对克罗恩病活动性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亓昌珍章士正刘义涛胡鹏
- 关键词:CROHN病螺旋计算机小肠
- 腹部恶性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
-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腹部转移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和随访证实的恶性黑色素瘤腹部转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全腹部CT平扫加增强检查,3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2例上腹部,1例盆腔...
- 刘义涛邓丽萍
- 关键词:黑色素瘤转移瘤计算机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