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刚
- 作品数:76 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对鸭瘟、鸭霍乱紧急防治措施作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鸭瘟、鸭霍乱多价卵黄抗体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和8.3个C48-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100%(8/8只)中和能力,对鸭瘟强毒(100个LD50)和C48-1(8.3个)攻毒后5~6小时注射4倍稀释卵黄抗体2.0ml/只,具有100%(6/6只)保护(口服有83.3%保护);分别以正常量和5倍量的鸭瘟弱毒苗免疫2月龄鸭,5~6小时后攻鸭瘟强毒,结果无一存活,鸭瘟弱毒苗和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100个LD50鸭瘟强毒攻击获50%(3/6)保护,7天获83.3%(5/6)保护。A群菌苗免疫后6天对C48-1攻击获66.7%(4/6只)保护,12天获100%保护。鸭瘟-禽霍乱二联活苗免疫后3天对C48-1攻击获33.3%(2/6)保护,7天获83.3%保护;巴氏杆菌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能明显抑制巴氏杆菌生长并有溶菌现象出现;复方痢菌净、喹乙醇、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对多杀巴氏杆菌高度敏感(17~41mm)。
- 刘亚刚刘内生岳华袁圣蓉马蓉汤承余琼李建蒋朝龙顾志堂廖品丽王自勤撒建军
- 关键词:鸭病鸭瘟霍乱
- 反刍动物瘤胃气胀病研究概况
- 1990年
- 本文概述了反刍动物瘤胃气胀病的发病机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各种治疗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 刘亚刚马蓉
- 关键词:反刍动物瘤胃疾病气胀病
- 我国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流行及防制状况被引量:26
- 2003年
- 自80年李佑民首次报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在我国存在以来,许多学者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病在我国易感动物中的感染日益严重。国外以检出并淘汰持续感染牛和疫苗接种预防本病,国内对本病尚无有效的防制措施。
- 韩鹏刘亚刚华莎索化夷
-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MDV
-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20和P14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检测被引量:4
- 2009年
- 以牦牛BVDV基因组DNA为模板,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首次成功扩增出牦牛BVDVP20及P14基因,并将其插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20和pET-28a-P14并分别转化至Rosetta(DE3)和BL21(DE3)宿主菌中,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pET-28a-P20在宿主菌Rosetta(DE3)和BL21(DE3)中表达出约26KU的融合蛋白,pET-28a-P14表达出约20KU的融合蛋白,结果分析表明p20和p14蛋白在两个宿主中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出的蛋白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
- 冯英阳刘亚刚于吉锋胡炳峰王文伯王盼盼
- 关键词: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原核表达
-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E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多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E2基因序列比较分析设计了3对引物,应用RT-PCR方法首次扩增出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E2基因区637 bp的片段序列,经pMD18-T载体连接后克隆、测序,并与已发表的NADL、Osloss、Oregon C24V等毒株E2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进化树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E2基因无插入或缺失,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与其他毒株核苷酸同源性较低,最高仅为68.8%,推导氨基酸序列为68.4%。较低的同源性表明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存在较大的基因突变或者可能还具有独立的衍化来源。
- 胡炳峰刘亚刚王文伯杨晓农于吉峰冯英阳王盼盼
- 关键词:E2基因克隆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持续性感染和免疫耐受是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给该病的诊断、检疫及防控造成很大困难,为此,建立快速实用、高效敏感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据GenBank中登录的BVDV 5′UTR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SYBR GreenⅠ染料为扩增指示剂,建立了BVD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方法的建立为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和有效检出持续性感染动物提供了手段,是该病检疫和诊断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 王荣李文文王研刘亚刚余琼任永刚
-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 安宁河流域鸭瘟、鸭霍乱综合防制研究被引量:4
- 1996年
- 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并参考Heddleston热稳定抗原鉴定法,对从安宁河流域分离的37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和中监所提供的C48-1株菌进行了血清学鉴定。37株菌中,鸭源32株,鹅源4株,鸡源1株。鉴定结果表明,有37株为荚膜A群菌,占97.4%,其中A∶5型34株,占89.5%,A∶2型3株,占7.9%;1株为荚膜B群菌,占2.6%。
- 刘亚刚刘内生岳华汤承袁圣蓉马蓉李建余琼蒋朝龙李志忠杨新智顾志堂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型鸭瘟鸭霍乱
- 安宁河流域鸭瘟、鸭霍乱综合防制研究──免疫鸭体内巴氏杆菌抗体消长规律被引量:2
- 1998年
- 以巴氏杆菌A群菌苗免疫建昌鸭后,测定其抗体消长规律,对攻毒前后抗体进行比较,并用血凝抑制试验鉴别其抗体类型。结果表明:(1)注苗后5~6d抗体就可达4个log2及其以上,29日龄鸭免疫后40d内,抗体在4个log2及其以上,50d时不足4个log2;3月龄鸭免疫后113d内,抗体在4个log2及其以上,146d时为3.81个log2,165d为2.41个log2;(2)攻毒后15d,抗体普遍比攻毒前下降约1个滴度,但攻毒后30d抗体比攻毒前高1~2个滴度。当抗体达4个log2时,具有完全保护性,能抵抗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3)巴氏杆菌抗体以IgM为主(IgG甚微),注苗后的回忆反应很不明显,这可能是巴氏杆菌苗免疫期较短的重要原因。
- 刘亚刚刘内生岳华袁圣蓉汤承马蓉余琼李建蒋朝龙马正忠廖品丽刘斌撒建军刘晓钢
- 关键词:巴氏杆菌鸭瘟鸭霍乱免疫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影响被引量:5
- 2001年
-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诸领域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人类为实现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具有显著的特征 ,对社会的各方面包括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并最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 刘亚刚刘世贵
-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发展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力社会进步
-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相关致病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为研究鸭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相关生物特性,本试验从西昌市某规模化鸭场采集病料,通过传统分离培养及理化性质鉴定,分离得到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对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优势血清型为O119、O86、O126、O142和O44,占分离株55.56%。血清型O119占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40.74%,为该鸭场流行的致病血清型。对20种兽医临床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对头孢曲松等10种药物较敏感,对利福平等5种药物耐受。大肠杆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iutA、hlyF、Iss、IroN、ompT、fyuA、irp2、Tsh及papA基因携带率均为100.00%,fimC基因携带率59.26%,K99基因携带率7.40%。各项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鸭大肠杆菌病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为大肠杆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邓伯雄刘情邓安元李文文宋志刚余琼陈光芬刘述皇刘亚刚
- 关键词: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