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山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体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代谢
  • 1篇代谢特点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训练大鼠
  • 1篇叶提取物
  • 1篇银杏叶
  • 1篇银杏叶提取物
  • 1篇营养
  • 1篇院校
  • 1篇运动人体科学
  • 1篇运动人体科学...
  • 1篇运动营养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教学探讨
  • 1篇实验室
  • 1篇实验室管理
  • 1篇糖代谢
  • 1篇糖原
  • 1篇糖原分解

机构

  • 7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江苏省体育科...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作者

  • 7篇刘庆山
  • 2篇樊云彩
  • 2篇于文兵
  • 2篇盛蕾
  • 1篇马继政
  • 1篇高丽丽
  • 1篇张爱军
  • 1篇姜慧

传媒

  • 5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体育与科学

年份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银杏叶提取物对训练大鼠定量运动后骨骼肌白肌细胞膜和线粒体的影响
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即钠钾泵(Na<'+>,K<'+>-Pump),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骨骼肌线粒体是合成ATP的细胞器,二者和骨骼肌运动能力有关.为了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长期大强度...
刘庆山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线粒体TAOCGPX
文献传递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探讨被引量:12
2002年
针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特点和实验教学现状,本文探讨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对如何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出了建议;
刘庆山盛蕾于文兵孙超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
骨骼肌快速收缩时的糖代谢——糖原短路模型被引量:4
2002年
根据目前13C和31P核磁共振(NMR)关于运动骨骼肌的研究,对运动骨骼肌能量代谢有了新的认识,并提出了新的能量代谢模型.在10~40ms的快速收缩中,需要能量快速地传递,骨骼肌中慢速的碳水化合物氧化供能最终必须设法与快速的能量消耗相适应,因此有人提出一个新的能量代谢模型--糖原短路:骨骼肌快速收缩的能量来源于糖原分解,在收缩间期,糖原重新合成来补充消耗的糖原,糖原合成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氧化磷酸化,这个机制主要利用磷酸化酶快速转变的重要的特征腓肠肌,此过程产生的乳酸是能量快速消耗与相对慢速能量供应之间的时间缓冲,这合理的解释了富氧组织产生乳酸的原因.糖原短路的模型符合多数的生化和生理实验的结果,这个模型提供了骨骼肌疲劳的可能原因,提示骨骼肌糖原水平低的时候,不能提供快速收缩所需要的能量.
于文兵高丽丽刘庆山
关键词:能量代谢糖原分解
肌膜Na^+,K^+-ATP酶与骨胳肌运动能力被引量:8
2004年
利用文献资料法 ,分析了Na+ 、K+ 平衡能力与骨骼肌疲劳的关系 ,认为肌膜上的Na+ -K+ -ATP酶是维持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重要蛋白质 ,Na +、一些激素、递质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对Na+ ,K+ -ATP酶活性进行调节。周期性训练刺激可以增加肌纤维细胞膜上酶的数量和活性 ,产生良性适应。研究表明疲劳时Na+ ,K+ -ATP活性下降 ,Na+ 、K+ 调节能力不足 ,胞内K+ 持续丢失 ,胞外Na+ 内流 ,静息电位绝对值随运动时间延长明显下降 ,肌肉做功能力下降。有资料表明 ,运动中自由基产生增加 ,以多种方式攻击Na+ ,K+ -ATP酶和脂质双分子层 ,是疲劳时酶活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刘庆山盛蕾
关键词:NA^+,K^+-ATP酶骨胳肌自由基蛋白质
体育院校实验室建设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0
2002年
结合高校实验室建设现状,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偏差及弊端,介绍了一种适合于普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模式,以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认为中小型高校应走三位一体的全功能实验室建设道路。
刘庆山马继政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谷氨酰胺的代谢特点与运动营养被引量:6
2003年
谷氨酰胺是体内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对于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免疫功能均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运动形式下,GLU的代谢特点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GLU还是免疫系统的重要代谢底物,其含量的下降将会导致器官损伤、免疫机能下降。因此,在运动员的营养研究中,对GLU的研究较多,这里对之做一综述,以更好地掌握和了解GLU代谢与运动的关系。
樊云彩张爱军刘庆山
关键词:谷氨酰胺代谢特点运动营养氨基酸免疫功能免疫系统
躯体性疲劳机制研究的进展与思考被引量:17
2003年
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总结了躯体性疲劳的概念、研究历史及现状,介绍了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的可能机制,简要探讨了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的关系。目前,疲劳研究采用了生物化学、生物电、微透析、基因表达等技术,已经深入到亚细胞、分子、质子和基因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枢疲劳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未必妥当,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之间有复杂的关系。为了阐明疲劳机理、实现抗疲劳、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的目标,未来的研究既要从微观水平对运动疲劳进行评定,也要从整体生物电的角度深入研究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
刘庆山姜慧樊云彩
关键词:外周疲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