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宏

作品数:84 被引量:1,152H指数:1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6篇盆地
  • 16篇地质
  • 15篇断层
  • 14篇地层
  • 13篇海拉尔盆地
  • 12篇生长地层
  • 10篇褶皱
  • 9篇油气
  • 9篇乌尔逊
  • 9篇凹陷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金矿
  • 7篇地质意义
  • 7篇塔里木盆地
  • 7篇逆冲
  • 6篇地质特征
  • 6篇造山带
  • 6篇山带
  • 6篇碰撞造山

机构

  • 57篇吉林大学
  • 3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南京大学
  • 9篇江苏省地质调...
  • 8篇塔里木石油勘...
  • 7篇长春地质学院
  • 6篇长春科技大学
  • 2篇烟台大学
  • 2篇吉林省水利水...
  • 1篇西安工程学院
  • 1篇三峡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江苏省地质勘...
  • 1篇吉林海沟黄金...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作者

  • 84篇刘志宏
  • 10篇林东成
  • 10篇吴相梅
  • 8篇高军义
  • 8篇卢华复
  • 8篇万传彪
  • 8篇贾承造
  • 7篇王芃
  • 7篇黄超义
  • 7篇梅梅
  • 7篇王安建
  • 6篇王孔伟
  • 6篇柳行军
  • 6篇宋健
  • 6篇张立国
  • 6篇王文革
  • 6篇王超
  • 5篇王国强
  • 5篇陈楚铭
  • 5篇雷刚林

传媒

  • 17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世界地质
  • 4篇岩石学报
  • 3篇黄金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地学前缘
  • 3篇长春地质学院...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中国非金属矿...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中国区域地质
  • 2篇长春科技大学...
  • 2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103
2006年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的中新生代盆地。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孢粉组合,确定下白垩统自下而上的地层层序为兴安岭群、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研究区主要发育4个方向的构造带,其中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南北向断层带形成较早且长期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北西向断层带形成较晚,对上述3个方向构造主要起改造作用。研究区的构造主要是在早白垩世经历了4个变形阶段形成的,不仅控制了油气运移、成藏和分布,而且晚期构造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主要起破坏或改造作用。研究区的不整合面是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和良好的储集空间。乌尔逊-贝尔凹陷的4个方向构造带和不整合面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刘志宏万传彪任延广李春柏张宏柳行军
关键词:地层层序油气成藏规律海拉尔盆地
江苏南京堂莫山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
<正>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个重要的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以发育著名的"玢岩铁矿"为其显著特征(宁芜研究项目编写小组,1978)。宁芜北段(江苏部分)除已发现的梅山铁矿、吉山铁矿、其林山铁矿、凤凰山铁矿等大中型铁矿床...
周力刘志宏陈学峥王一剑
文献传递
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纪-古近纪挤压构造的发现与盆地性质探讨被引量:10
2020年
松辽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部,毗邻太平洋板块,是叠置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规模最大的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断、坳双重结构。自白垩纪以来,松辽盆地南部主要经历两期挤压作用:NW-SE向挤压作用发生在下白垩统营城组碎屑岩段-上白垩统泉头组沉积时期,挤压作用持续了18Myr;近E-W向挤压作用发生在四方台组-古近系沉积时期,挤压作用至少持续了39.1Myr。两期挤压作用都表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第二期挤压作用的变形强度远大于第一期,并且在明水组沉积晚期变形强度最大,这期挤压作用奠定了松辽盆地现今的构造格局。下白垩统营城组上部碎屑岩段-上白垩统泉头组和四方台组-古近系的沉积作用分别记录了第一期、第二期挤压作用形成的反转构造和断层相关褶皱的变形过程。上述构造在不同时期隆升速率与沉积速率之间的关系,控制了盆地的沉积范围、沉积地层的厚度和接触关系在空间上的变化。松辽盆地在上述两个构造演化阶段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内区域,盆地性质都应属于陆内挤压坳陷盆地。
刘志宏宋健刘希雯吴相梅吴相梅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生长地层盆地性质松辽盆地南部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制约被引量:8
2012年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由3坳、2隆5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其中贝尔凹陷是贝尔湖坳陷南部的1个二级构造单元。贝尔凹陷的控陷断层为1个上凸、2个上凹断层转折组合构成的犁式正断层,在深部发育伸展双重构造。在犁式正断层上盘由于上凸断层转折产生的活动轴面与断层面为同旋向剪切,而上凹断层转折产生的活动轴面与断层面为反旋向剪切,在断层上盘形成2个背斜中间夹1个向斜的构造组合。由活动轴面与固定轴面之间滚动面的宽度确定控陷断层F1在早白垩世南屯期晚期的水平伸展量为6 850m。贝尔坳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反映了断层滑移速率、构造沉降速率和沉积速率对凹陷内沉积地层变形特征的影响和构造活动对沉积作用和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贝尔凹陷南屯组上段内部角度不整合的形成与变形作用中的剥蚀作用和沉积间断无关,而是由于半地堑从略欠补偿充填向过补偿充填状态转变时,沉积速率相对于构造沉降速率显著增加所致。
刘志宏梅梅柳行军吴相梅万传彪林东成高军义
关键词:生长地层角度不整合贝尔凹陷海拉尔盆地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挤压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盆地基底为古生界和前古生界海相、海陆交互相地层,盖层主要由中生界白垩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其中以下白垩统为主,地层总厚度达6000m.白垩系自...
刘志宏王芃朱德丰吴相梅万传彪
关键词:碰撞造山带盆地基底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吐木休克断裂带的研究被引量:30
2001年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 ,以吐木休克断裂带为界将研究区划分为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两个构造单元。在对吐木休克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该断裂带是沿着断层传播褶皱或断层转折褶皱轴面形成的右行逆冲走滑断裂带 ,对早期构造主要起破坏作用 ,它控制了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吐木休克断裂带的出现与印藏碰撞的远距离效应有关 ,其形成开始于老第三纪 。
刘志宏林东成王文革张立国高军义任林伟刘安英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的构造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98
2000年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自北而南分为以下5个构造带:①北部边缘冲断──隐伏构造楔;②斯的克背斜带;③北部线 性背斜带;④拜城背驮凹陷;⑤丘里塔格前缘带。全体形成前锋向南的冲断变形楔。各构造带中发耷多种型式的断坪/断坡 台阶状逆断层相关褶皱: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滑脱褶皱、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双重逆冲构造。在不同构 造带发育不同时代的生长地层,指示了各构造带不同的构造变形年代。斯的克背斜带变形时期最早,始于中新世 (24.5Ma),北部线性为形始于中新世中期(16.9Ma),拜城凹陷的大宛其背变形始于上新世中期(3.9Ma),丘里塔格前锋 带的亚肯背斜变形始于更新世早期(1.8Ma).可见构造变形自北向南自中新世至第四纪逐渐变新。这一道冲带是印-藏板 块陆-陆碰撞远距离构造效应的内陆变形产物。
卢华复陈楚铭刘志宏贾东王国强贾承造
关键词:前陆逆冲带
五台山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构造演化被引量:4
1998年
应用构造—岩性—事件法将五台山碰撞造山带划分为3个构造片体:弧前混杂岩带、古岛弧系和弧后混杂岩带。提出该造山带构造演化5个阶段:洋盆扩张阶段(>2600Ma);南部洋盆向微陆块下俯冲—微陆块转化为岛弧阶段(2600~2500Ma);弧前碰撞—弧后消减阶段(2550~2500Ma);陆—陆碰撞阶段(2550~2450Ma);伸展作用阶段(2500~2400Ma)。
刘志宏王安建李晓峰
关键词:太古代碰撞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阿南二背斜AN2F0断层封闭性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勘探结果表明,含油气盆地内多数构造油气藏形成、分布与断裂有关。断裂构造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盆地内烃源岩、储集层、圈闭发育特征和油气的运移、聚集及油气藏的分布。目前,有关控油断裂封闭性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逐渐由定性走向定量,在理论上和研究技术方法上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但总体来说,该项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现有断层封闭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活动性、断层两盘的对置关系、断移地层的砂泥比、断层的涂抹系数及断层的压力和砂泥比的关系等参数的研究,认为阿南二背斜AN2F0断层的封闭性比较好,可形成有效的油气圈闭。
陈善宝刘志宏王孔伟王文革林东成
关键词:断层油气圈闭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储集层
夹皮沟片麻杂岩对吉林南部地区太古宙地壳演化的制约——来自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方面的证据被引量:3
2018年
吉林南部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北缘重要的太古宇出露区。为探讨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构造-岩浆热事件的性质及早前寒武地壳的形成与演化,选择吉林南部夹皮沟TTG片麻杂岩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这套岩石高Al(Al2O3=14.97%~16.28%),富Na(Na2O=3.73%~4.54%)、低Mg(MgO=1.96%~2.56%)且平均镁指数为43;富集LREE,亏损HREE,Eu异常并不明显;富集Sr(358×10^(-6)~1114×10^(-6))、Ba(613×10^(-6)~1200×10^(-6))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6.39×10^(-6)~11.2×10^(-6))、Ta(0.384×10^(-6)~0.679×10^(-6))等高场强元素;Yb(1.17×10^(-6)~1.89×10^(-6))和Y(9.93×10^(-6)~19.3×10^(-6))含量也很低,Sr/Y比值很高(36.0~57.7),以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残留相主要为石榴子石、角闪石和含Ti矿物,没有斜长石,属于高压型TTG岩类。LA-ICPMS锆石U-Pb结果表明其形成于~2509Ma,属于新太古代晚期的产物。结合以往TTG片麻岩类的地球化学研究及Nd模式年龄,这期岩浆事件可能代表古老地壳(~2.8Ga)的重熔。岩相学和锆石形态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经历了多期变质作用,其中~2509Ma的高级变质事件与岩浆事件几乎同时,可能与地幔柱环境下的岩浆底侵作用有关。
宋健刘志宏王超高翔高翔
关键词:TTG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