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华

作品数:101 被引量:42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21篇血管
  • 18篇缺血
  • 16篇基因
  • 15篇多态
  • 14篇凋亡
  • 14篇脑缺血
  • 13篇蛋白
  • 13篇多态性
  • 13篇再灌注
  • 13篇缺血再灌注
  • 13篇灌注
  • 12篇脑缺血再灌注
  • 12篇基因多态性
  • 11篇细胞凋亡
  • 11篇脑梗
  • 11篇脑梗死
  • 9篇血管造影
  • 9篇造影
  • 8篇急性

机构

  • 96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解放军第94...
  • 2篇深圳市龙岗区...
  • 2篇广州金域医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8篇刘振华
  • 32篇谢惠芳
  • 16篇吴多斌
  • 15篇魏继鹏
  • 15篇刘亚杰
  • 9篇姜晓丹
  • 9篇赵连旭
  • 8篇徐如祥
  • 7篇高筱雅
  • 7篇欧阳晓春
  • 6篇操基清
  • 6篇杨娟
  • 6篇张成
  • 6篇陆伶俐
  • 6篇李亚勤
  • 6篇黎洪展
  • 5篇谢海庭
  • 5篇陈爱敏
  • 5篇黄燕君
  • 5篇李敏子

传媒

  • 27篇中华神经医学...
  • 10篇广东医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广东省遗传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14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2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骨折愈合情况、手术时间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术后3天,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以及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明显降低,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升高(P<0.01);2组患者术后3天的VAS和ODI评分以及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和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完成时间分别为(31.93±5.28)分钟和(32.21±4.30)分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44%和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3,P<0.05).结论: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利于骨折愈合,减少骨水泥渗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学扬朱智奇刘振华王德桂杨建华饶海军高梁斌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CP1A1)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5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135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138例正常老年人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135例,健康对照组13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细胞色素P4501A1等位基因m1,m2频率: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组分别为63%,37%,对照组分别为68.1%,31.9%,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1.605,P>0.05)。②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组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10.74%,5.80%,χ2=4.41,P<0.05,OR=1.95),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组和对照组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对象按携带载脂蛋白Eε4状况分层后,在带有ε4等位基因的人群中,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组细胞色素P4501A1m2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4%,2.2%,χ2=6.825,P=0.009),患病风险增加3.417倍(OR=3.417)。结论: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MSP1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无明显关联,但在携带有载脂蛋白ε4基因型的个体,细胞色素P4501A1m2等位基因可能是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基因。
欧阳晓春吴多斌刘振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细胞色素P450载脂蛋白E
5-羟色胺1A受体、G蛋白β3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观察5-羟色胺1A受体(5-HTR1A)C(-1019)G基因与G蛋白β3亚基(GNβ3)基因C825T多态性在中国广州地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探讨卒中后抑郁的遗传机制。方法选取159例首发脑卒中患者并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卒中后抑郁组(53例)和卒中对照组(10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2组患者的5-HTR1AC(-1019)G和GN133C825T基因多态性。结果5-HTR1AC(-1019)G和GN[33C825T基因多态性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卒中后抑郁组5-HTR1A(-1019)GG基因型(8/53,15.1%)及G等位基因频率(44/106,41.5%)和GN[33825T等位基因频率(68/106,64.2%)均高于对照组(5/106,4.7%;35/212,16.5%;113/212,53.3%;x^2=23.204、23.655、3.392,均P〈0.05)。同时携带5-HTR1A(-1019)G和GN33825T等位基因者罹患卒中后抑郁的相对危险度(OR=4.980,95%CI2.429~10.210,P=0.00(3)比单独具有5-HTRIA(-1019)G等位基因者(OR=3.589,95%C12.113—6.096,P=0.000)或GN33825T等位基因者高(OR=0.638,95%C10.395~1.031,P=0.042)。结论5-HTR1AC(-1019)G和GN33C825T基因均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的易患基因,而且两者在卒中后抑郁的发病中存在微效协同作用。
陈爱敏刘振华赵连旭
关键词:卒中抑郁
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和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135例散发性AD与138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MSP1位点及NAT2基因型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细胞色素P4501A1各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NAT2基因慢乙酰化型基因型在AD组中的分布频率(21.5%)明显高于对照组(12.3%),OR值达1.947。结论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MSP1的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易感性无关;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AD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欧阳晓春余小骊刘振华吴多斌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细胞色素P450多态现象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后纤溶活性变化的初步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初步探索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PTAS)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体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6例为观察组,非脑血管病患者9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按治疗方法不同又分为阿司匹林组(ASP组)、低分子肝素组(LMH组)和PTAS组。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第7天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观察组第1天和第7天血浆tPA、PAI-1和vWF抗原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TAS组第7天vWF显著高于ASP组和LMH组,三指标水平均较第1天升高,且tPA,vWF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PAI-1水平增加则显著小于ASP组和LMH组。结论PTAS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在维持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体内纤溶活性方面不差于甚至可能优于单纯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
施静静刘振华刘亚杰谢惠芳
关键词:脑梗塞介入治疗纤溶活性
早期应用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尼麦角林对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尼麦角林治疗组(n=40)和常规治疗组(n=40)。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尼麦角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尼麦角林8mg静滴,1/d,连续应用10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欧洲卒中评分(E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及临床疗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尼麦角林治疗组治疗后E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尼麦角林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李素英刘振华
关键词:尼麦角林急性脑梗死
阻断炎性介质的信号转导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炎性介质特异性阻断剂AG490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细胞凋亡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治疗组、AG490治疗组,采...
谢惠芳徐如祥魏继鹏姜晓丹刘振华
文献传递
阿司匹林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p44/42MAPK的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磷酸化p44/4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ASA(1mmol/L、2mmol/L、5mmol/L及10mmol/L)分别作用并设立对照进行比较,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利用p44/42磷酸化抗MAPK抗体的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p44/42MAPK蛋白表达。结果各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对照组0.79±0.14;ASA1mmol/L组0.81±0.16;ASA2mmol/L组0.83±0.08;ASA5mmol/L组0.60±0.07;ASA10mmol/L组0.35±0.05。统计分析显示5mmol/L和10mmol/L的ASA分别能明显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P<0.05)。AS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磷酸化p44/p42MAPK蛋白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AS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磷酸化p44/42MAPK蛋白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刘振华刘亚杰刘卉欧阳平赖文岩许顶立
关键词:阿司匹林细胞分裂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数字工作记忆的脑功能磁共振定位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健康人脑处理数字工作记忆的神经基础。方法选取12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数字工作记忆任务,同时进行fMRI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记忆任务和对照任务交替进行,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当统计阈值概率设为P<0.01时,任务所激活的脑区有额叶[布鲁德曼分区(Brodmann area,BA)6/9/46]、顶叶(BA7/40)、双侧海马、双侧扣带回、丘脑、尾状核以及小脑,其中额叶的激活最为显著(P<0.05),额叶和顶叶的激活都表现为左侧半球优势(P<0.05)。结论左侧额叶在人脑数字工作记忆中起重要作用,其他皮层脑区及皮层下结构也共同参与完成数字工作记忆的信息处理过程。
张增强舒斯云刘颂豪郭周义包新民刘振华吴永明郑金龙马翰章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数字记忆工作记忆
用荧光钙指示剂Fura—2测定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
1992年
应用荧光钙指示剂Fura-2双波长扫描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_i,国内尚未普遍开展。我们运用该方法测定了10例健康成人血小板内[Ca^(2+)]_i,现报告如下。
朱利元邵明刘振华李明杰田时雨
关键词:血小板游离钙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