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明
- 作品数:21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六例报告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临床效果 ,合并畸形的矫治原则及手术方法。方法 :6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室间隔缺损均经右心房 二尖瓣径路补片修补 ,3例肺动脉流出道狭窄分别行瓣交界切开 (2例 )和左心室 肺动脉心外管道重建术 (1例 )。结果 :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结论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解剖复杂 ,应根据不同的合并畸形选择手术方式 ,避免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和最大限度保护心功能。
- 刘美明张供张希全马刚
- 关键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胸外科手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
- 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及胸腺肽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40例风漫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胸腺肽治疗组,每组20例。分别在术前第3天、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5个时点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及CD4^+/CD8^+T细胞比值,免疫化学分析法测定血清IgG、IgA、IgM浓度,将术中及术后测定结果与术前比较,并进行每个时间点的组间比较。结果体外循环后,2组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及CD4^+/CD8^+T细胞比值均较术前下降,血清IgG、IgA、IgM浓度也明显低于术前水平。组间比较: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 CD3^+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3、7天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术后第3、7天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3、7天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外循环后各时间点IgA、IgM浓度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循环能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损害,胸腺肽能减轻上述损害。
- 刘美明于建华吴树明
- 关键词:体外循环胸腺肽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2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别于术前第3天、体外循环结束后10 min、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5个时点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3+、CD4+、CD8+,计算CD4+/CD8+,采用免疫化学分析系统测定血清IgG、IgA、IgM浓度。结果体外循环后CD3+、CD4+、CD8+及CD4+/CD8+均较术前下降(P<0.05),血清IgG、IgA、IgM浓度也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均<0.05),术后第7天均恢复正常。结论体外循环能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至术后第7天基本恢复。
- 郭宏伟于建华刘美明吴树明张供廖崇先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
- 动脉导管三角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动脉导管三角区,为动脉导管结扎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尸体标本上模拟动脉导管结扎术操作步骤对动脉导管三角进行解剖,并对相关结构进行观察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左支气管动脉在动脉导管下窗发自降主动脉的占28.6%(4例),在动脉导管上窗发自主动脉弓的占7.1%(1例),动脉韧带长(11.1±1.4)mm,主动脉峡部外径(21.9±2.1)mm,二者之比为0.49±0.05,有直线相关性(r=0.892,P<0.001)。左喉返神经跨越动脉韧带的主动脉侧1/3者占57.2%,中间1/3及肺动脉侧1/3者均为21.4%。结论:熟悉动脉导管三角的解剖结构及其量化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避免动脉导管结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 刘美明吴树明张供李振中周敏
- 主动脉瘤38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AA/A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AA/AD)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8例随访1个月-78,死亡3例(7.9%),其余均治愈,心功能(NYHA)恢复至I级8例,Ⅱ级22例,Ⅲ级5例。结论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注意加强多脏器保护措施和术后治疗、监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 王学东张延安刘美明霍玉峰信红雁王维
-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BENTALL手术血管支架
- 胸腺肽防治体外循环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使用胸腺肽对体外循环所致机体免疫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4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胸腺肽组,各20例。分别在术前第3天、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及术后第1、3、7天取外周静脉血测定T细胞计数,CD3+、CD4+、CD8+T细胞百分数,CD4+/CD8+T细胞比值,血清IgG、IgA、IgM浓度。结果:胸腺肽组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淋巴细胞计数及CD3+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7天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第3、7天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3、7天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体外循环后各时点IgA、IgM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胸腺肽能减轻体外循环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损害。
- 刘美明吴树明于建华
- 关键词:体外循环胸腺肽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类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择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66例患者,其中22例临床诊断为术后心肌梗死,从其余患者中选择与心肌梗死组一般资料匹配的4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及术后症状、心电图、cTnI、超声心动图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心肌梗死组顽固性胸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90.9%(20/22)、18.2%(8/44)],心电图新的病理性Q波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7.3%(6/22)、4.5%(2/44)],S-T段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95.4%(21/22)、27.3%(12/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心肌梗死组术后24h内eTnI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4.52±2.81)、(0.26±0.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心肌节段性运动变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梗死预测困难;术后心电图、患者主诉对术后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大;cTn是非常敏感的指标,但其诊断临床心肌梗死的界值尚需商榷。
- 刘美明魏雪信红雁邹丽霞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非体外循环心肌梗死肌钙蛋白
- 液氮冻存人同种心脏瓣膜、大动脉免疫原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进行液氮冻存人同种带瓣主、肺动脉(CVH)瓣叶、动脉壁和瓣下心肌组织的免疫原性对比研究。方法随机解冻13例液氮冻存人同种带瓣管道标本,获取瓣叶、动脉壁及瓣下心肌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其中7例获得CVH瓣叶(实验组A组)、10例获得CVH动脉壁(实验组B组)活的单细胞悬液;采用CVH瓣叶、动脉壁的单细胞悬液分别与相同血型受体的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法,检测混合培养后不同时点CD25、HLA—DR的表达;随机选取13例中的10例行单纯淋巴细胞培养(对照组C组),将实验组间、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3例均未获得CVH瓣下心肌细胞悬液。获得的CVH瓣叶、动脉壁和受体淋巴细胞在培养前和培养后各时点行锥虫蓝染色,活细胞均〉96.2%;随着培养期的延长,各组培养细胞CD25、HLA—DR的表达均呈下降趋势;CVH瓣叶、动脉壁与受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液CD25、HLA—D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CVH瓣叶及动脉壁具有一定免疫原性,且CVH动脉壁的免疫原性较其瓣叶强,表现为CD25、HLA—DR高水平表达;实验中未能获得CVH瓣下心肌的细胞悬液。结论液氮冻存人CVH动脉壁的免疫原性较其瓣叶的免疫原性强。
- 于建华郭宏伟刘美明张供吴树明
- 关键词:免疫原性心脏瓣膜大动脉
- 左侧双向格林手术治疗罕见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1例被引量:2
- 2008年
- 1病历摘要
男,11岁,体重27kg。白幼口唇紫绀。查体:口唇紫绀,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A2亢进。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劳损。超声检查示心房内脏完全反位,上腔静脉位于左侧;右心室双出口(I.D.D.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B型),单心房。动脉血氧分压44.1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80.1%。
- 刘美明吴洪斌张延安霍玉峰王维李健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例
- 胸腹联合切口人造血管移植修复成人主动脉弓中断1例报告
- 2007年
- 王维张延安刘美明
- 关键词:主动脉弓中断胸腹联合切口人造血管成人足背动脉搏动下肢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