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7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7篇听觉
  • 7篇儿童
  • 6篇人工耳
  • 6篇人工耳蜗
  • 6篇耳蜗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3篇语前聋
  • 3篇植入
  • 3篇听觉能力
  • 3篇助听器
  • 3篇鼓室
  • 3篇发育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前
  • 2篇言语
  • 2篇言语能力
  • 2篇语前聋儿童
  • 2篇语言
  • 2篇正常儿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耳鼻咽...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社会管理...

作者

  • 14篇吕静
  • 9篇陈雪清
  • 8篇孔颖
  • 6篇王硕
  • 6篇董瑞娟
  • 6篇郭倩倩
  • 5篇陈雪静
  • 5篇刘辉
  • 5篇李玉玲
  • 5篇陈静
  • 5篇吴燕君
  • 5篇张华
  • 5篇莫玲燕
  • 4篇亓贝尔
  • 4篇孙玉兰
  • 3篇刘海红
  • 3篇孟超
  • 3篇孟超
  • 2篇张帆
  • 2篇卞迁

传媒

  • 5篇中国听力语言...
  • 4篇听力学及言语...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第八次全国听...
  • 1篇全国耳鼻咽喉...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度和重度聋儿助听后早期听觉能力及言语可懂度发育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耳聋儿童助听后1年内听觉及言语能力发展变化趋势,探讨耳聋程度对聋儿的听觉及言语发育水平的影响,为聋儿的有效康复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患儿29例,男19例,女10例。助听器选配年龄3~8岁,平均5.6岁。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将患儿分为中度听力损失组(14例)和重度听力损失组(15例)。分别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IR)问卷在助听前及助听后1、3、6、9、12个月时对患儿的听觉能力及言语可懂度发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度和重度聋患儿CAP平均得分在助听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助听后1、3、6、9、12个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中度和重度聋患儿SIR平均得分在助听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助听后1、3、6、9、12个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聋患儿CAP平均得分助听前与助听后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聋患儿SIR平均得分助听前与助听后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听后1个月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聋患儿CAP平均得分助听前与助听后3、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听后1个月与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聋患儿SIR平均得分助听前与助听后3、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听后1个月与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和重度聋组患儿助听后1年内早期听觉及言语能力有显著提高,但各自有不同的发育特点和规律。
吕静陈雪清张华李靖吴燕君王硕孔颖刘博
关键词:耳聋儿童助听器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前语言交流能力发展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后儿童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规律,探讨其与其它听觉及言语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23例接受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儿童进行一年的随访,手术月龄12~66个月,平均35±3个月。分别于开机时及开机后1、3、6、9、12个月使用录像分析法对患儿的轮流交流、主动交流、视觉交流及听觉注意4项前语言交流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同时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问卷对其听觉和言语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随术后开机时间延长,患儿的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前6个月增长较快(P〈0.05),后6个月缓慢增长(P〉0.05);患儿主动交流和适时的视觉交流能力得分较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CAP和SIR得分与轮流交流和听觉注意能力相关。结论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延长,患儿逐步建立了听/说的交流模式;前语言能力评估结果与CAP和SIR得分有相关性,三者结合可相互印证并能更全面准确地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儿童早期听觉、语言和交流能力进行评估。
孟超陈雪清董瑞娟郑妍徐天秋吕静钟妍李颖郭倩倩
关键词:儿童人工耳蜗
颞骨CT正常儿童1kHz鼓室声导纳特征
目的 探讨颞骨CT正常儿童1 KHz鼓室声导纳的特点。方法 双耳或单耳颞骨薄层CT示外、中、内耳结构均正常的儿童93例(162耳),其中男58例(97耳),女35例(65耳),年龄2~66月龄(中位数19月),采用GSI...
吕静莫玲燕刘辉陈雪静卞迁孙玉兰陈静张帆
文献传递
中度及重度听障儿童选配助听器后听觉能力及言语可懂度发育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耳聋程度对首次选配助听器1年内的中度及重度听障儿童听觉能力及言语能力发育的影响,为听障儿童的助听效果评估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中、重度语前聋儿童共有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选配年龄为3-8岁,平均5.8岁。...
吕静陈雪清李靖吴燕君张华刘海红王硕孔颖刘莎
听障婴幼儿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能力发育规律
2024年
目的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研究0~3岁听障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能力变化,总结其发育规律,探讨植入年龄对患儿人工耳蜗术后5年内听觉能力发育的影响,为康复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共有518例极重度语前聋婴幼儿参加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为期5年的追踪随访,人工耳蜗植入年龄9~36个月。根据植入年龄将患儿分3组:A组,植入年龄≤12个月(121例);B组,植入年龄13~24个月(277例);C组,植入年龄25~36个月(120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开机1、2、3、6、9、12、18、24、30、36、42、48、54、60个月由经过培训的听力学专业人员使用IT-MAIS量表对患儿术后的听觉能力、发音能力、察觉能力及理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患儿IT-MAIS总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24、30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36、42、48、54、60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发音能力得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30、36、42、48、54、60个月之间得分无统计学意义;患儿的察觉能力得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24、30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后36、42、48、54、60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理解能力得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24、30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后36、42、48、54、60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24个月时患儿的发音能力、觉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开机30、36、42、48、54、60个月时,3种能力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儿的IT-MAIS总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个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机2个月以后各�
尤妍颜孟超郭倩倩孔颖吕静李玉玲董瑞娟亓贝尔王硕陈雪清
关键词:人工耳蜗
Mondini畸形婴幼儿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能力长期随访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0~3岁Mondini畸形患儿人工耳蜗(CI)术后5年听觉能力发展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共纳入235例36个月龄以内接受单侧CI手术患儿。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Mondini组(47例)和内耳结构正常的对照组(188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使用听觉能力分级(CAP)量表评估受试者听觉能力。分别在CI术前及开机后1、2、3、6、9、12、18、24、30、36、42、48、54、60个月时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CAP得分在CI术前及开机1个月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随访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开机42、48、54、60个月时,两组患儿CAP得分均接近7分。Mondini组患儿CAP得分术前与开机后1、2、3、6、9、12、18、24、30、36、42、48、54、60个月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开机1年内,开机1个月与3个月、2个月与3个月、3个月与9个月、6个月与9个月、9个月与18个月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开机1~3年,开12个月与24个月、18个月与24个月、24个月与36个月、30个月与42个月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开机3年后各随访时间点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I可有效改善Mondini畸形患儿的听觉能力,患儿在CI术后3年内听觉能力有显著提高。此外,Mondini畸形患儿在CI术后听觉能力的提高与内耳结构正常的患儿表现相似。
张李芳孟超郭倩倩孔颖吕静董瑞娟李玉玲亓贝尔王硕魏兴梅陆思萌薛书锦高振橙陈雪清李永新
关键词:MONDINI畸形人工耳蜗植入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使用者语言发育能力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依据现有完善的语言评估方式,观察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语言康复情况,研究早期植入人工耳蜗患儿语言习得能力及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58例语前聋患儿为研究对象,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平均17.6±8.8个月,应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mandarin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MCDI)研究开机时、开机后6、12、24、36个月的差异;按照植入年龄分为A组(0~18个月龄)、B组(19~36个月龄),根据内耳形态分为C组(内耳正常)、D组(内耳畸形),分析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开机时及开机后6、12个月患儿语言能力得分。结果患儿在康复后语言能力普遍有所提升,但提升速度存在差异。除句子与语句部分得分外,其余得分在开机时与开机后6个月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开机后24个或36个月接近满分。A、B组MCDI会说的词汇得分在开机后12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C、D组在开机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开机前期,患儿语言能力增长较为迅速,18个月前植入与19~36个月植入人工耳蜗对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在开机后12个月无显著差异,内耳畸形对患儿开机后的语言发育有显著影响。
刘潼董瑞娟吕静孟超郭倩倩李玉玲古鑫孔颖王硕
关键词:语前聋人工耳蜗语言能力
226Hz和1000Hz鼓室声导纳在不同年龄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应用探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以影像学检查为诊断分泌性中耳性的标准,分析不同年龄段分泌性中耳炎常婴幼儿226Hz和1000Hz2种探测音鼓室声导纳曲线类型分布特点和趋势,比较2种方法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经颞骨薄层CT证实为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177例(226耳),中耳结构正常的婴幼儿158例(266耳),年龄1~60个月。根据年龄分为6组,分别为O~6月龄组,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18~24月龄组,24~36月龄组,36~60月龄组,分别进行226Hz和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纳测试。用配对Y。检验对不同年龄组受试儿童两种声导纳测试法结果进行检验,并用ROC方法分析2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各组226Hz鼓室声导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1.1%、35.2%、46.9%、42.0%、62.5%及68%,1000Hz鼓室声导纳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4.7%、98.1%、96.9%、91.2%、95.8%及88.0%。中耳功能正常婴幼儿,226Hz鼓室声导纳正常型检出率分别为95.1%、88.6%、85.1%、93.3%、88.5%及93.5%,l000Hz鼓室声导纳正常型检出率分别是为87.8%、94.3%、89.4%、95.6%、94.2%及97.8%。2种测试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检出率在36月龄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种测试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0~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个月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6月龄以下婴幼儿探测分泌性中耳炎应以1000Hz鼓室声导纳为主,36~60月龄幼儿应同时测试226及1000Hz鼓室声导纳。以单峰型和双峰型1000Hz鼓室声导纳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正常标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刘辉莫玲燕吕静陈雪静陈静姬晨陈雪清刘志成
关键词:婴幼儿鼓膜
颞骨CT正常儿童1kHz鼓室声导纳特征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颞骨CT正常儿童1 kHz鼓室声导纳的特点。方法双耳或单耳颞骨薄层CT示外、中、内耳结构均正常的儿童93例(162耳),其中,男58例(97耳),女35例(65耳),年龄2~66月龄(中位数19月),采用GSI-Tympstar中耳分析仪对其行1 kHz探测音鼓室导纳测试,记录鼓室导纳图形及峰导纳值(tympanometricpeak admittance,Ypeak)、鼓室图峰压(tympanometric peak pressure,TPP)、负尾部补偿导纳值(negative tail com-pensated admittance,Comp Y-400,为Ypeak值与-400 daPa处的导纳值之差)等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及95%可信区间,并分析耳别、性别及年龄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①鼓室导纳图形态:单峰型149耳(91.98%,149/162),双峰型3耳(1.85%,3/162),平坦型5耳(3.09%,5/162),其它类型5耳(3.09%,5/162)。②各指标均值、标准差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Ypeak:4.13±1.42 mmHo,2.12~7.96 mmHo,TPP:29.56±74.92 daPa,-186.75~142.63 daPa,CompY-400:2.11±1.14 mmHo,0.89~5.25 mmHo。③不同耳别间Ypeak、TPP及CompY-4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性别间Ypeak和CompY-4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P=0.001,P=0.000),但TPP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不同年龄组间Ypeak、CompY-400及TP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月龄婴儿Ypeak及CompY-400均值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结论①颞骨CT正常儿童1 kHz鼓室导纳图多数为单峰型,但其Ypeak、TPP、CompY-400的95%可信区间范围较大。②男性的Ypeak显著高于女性;Ypeak和CompY-400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Ypeak在12月龄、CompY-400在6月龄时此增长趋于缓和;TPP随年龄变化的特点不明显。
吕静莫玲燕刘辉陈雪静卞迁孙玉兰陈静张帆
关键词:儿童正常值
听力相关疾病成人患者的年龄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对因听力相关疾病就诊的成人患者年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听力损失年龄分布特征,为听力损失的预防及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学中心2009年6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因听力相关疾病就诊的3 018例成人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类型、听力曲线类型的年龄分布特征。结果①患者年龄分布集中于41~60岁,占全体就诊患者的44.70%;②除正常听力外,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均为51~60岁;③传导性听力损失主要分布在低年龄范围,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均为51~60岁;④陡降型听力损失分布比例最高的年龄范围为51~60岁,平坦型和"U"型听力损失在60岁以下呈均衡分布。结论成人听力损失在程度、类型及听力曲线类型上均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感音神经性及混合性听力损失及听阈曲线为陡降型者以51~60岁年龄段为多见。
刘海红张华莫玲燕陈静刘辉孙玉兰陈雪静吕静
关键词:听力损失年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