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长青
- 作品数:66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中共八大前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两条思路探析
- 2012年
- 中国是一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中央与地方如何分权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切实的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为了改变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中央开始向地方分权,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渐进式分权和激进式分权两种方式,各自取得了不同的成果,这为今天处理中央与地方分权问题提供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 姜长青李志伟
- 关键词:中共八大分权
- 20世纪50年代中国赶超战略再思考
- 2009年
- 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赶超战略是否正确,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不同意见。对历史问题的研究需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中国之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采取赶超战略,是由当时国内外环境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有着内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论及后发优势理论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原理,是中国实施赶超战略的理论基础;中国国情是实施赶超战略的内在根据,国际局势是实施赶超战略的外在因素。
- 姜长青
- 关键词:中国国情后发优势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历史主义
- 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中的物价问题研究
- 一、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业减产,农产品匮乏,农业产出大幅下滑。农业总产值指数以1952年为100,则1957年为124.8,1961年指数为94.1,1961比1957年减少了2...
- 姜长青
- 文献传递
- 统筹推进首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建设
- 2024年
- 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征程上首都发展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是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作为首都,教育、科技、人才和金融等核心要素资源富集,具有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的良好条件。北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合理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找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抓手,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高地建设。
- 姜长青
- 关键词:要素资源统筹推进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逻辑与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新中国成立后,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选择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制度基础、农业发展、资金筹措、商业贸易、科技教育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经济探索,都是围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中国发展道路有着奠基性的重要贡献: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保护了国家安全;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民生得到较大改善;国际地位较快提高,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 姜长青
- 关键词:重工业
- 1965年中国设立的两个特区被引量:2
- 2010年
- 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进行的经济调整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许多特殊而有效的措施,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度过了困难时期。在调整后期,中国试图在经济管理体制上找出一条新路,改变统得过多过死的局面。为了照顾特殊地区的发展,1965年先后设置了安达特区和攀枝花特区,成为这个时期计划工作中的亮点。
- 姜长青
- 关键词:经济体制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被引量:1
- 2024年
-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之一。爱好和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和平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得益于世界的和平发展,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要以和平发展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 姜长青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李先念与新中国粮食工作
- 2016年
- 粮食生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李先念作为长期主持财经工作的领导人,在粮食生产、粮食消费、粮食价格、粮食进出口以及粮食储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为新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姜长青
- 关键词:李先念
- 新中国初期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的探寻
- 2021年
- 新中国初期,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央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财政体制安排和政策安排上予以充分考虑和照顾。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的探寻,经历了不断变化和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央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的创建,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姜长青晋森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
- 文革后期中国的粮食进出口初探
- 2014年
- 随着中国重返联合国和尼克松访华,中国的国际交往和国际联系日益扩大。中国的对外经贸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国内粮食产销出现缺口,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中国决策层审时度势,决定实行粮食以出养进、大量进口粮食的决策,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为中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积累了经验。
- 姜长青
- 关键词:文革后期进出口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