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淑娟

作品数:24 被引量:353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小麦
  • 7篇冬小麦
  • 7篇水分
  • 6篇土壤
  • 5篇夏大豆
  • 5篇大豆
  • 4篇行距
  • 4篇水分利用
  • 4篇水分利用效率
  • 4篇水分特征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 4篇种群
  • 4篇利用效率
  • 3篇农田
  • 3篇种群分布
  • 3篇污染
  • 3篇海河干流
  • 3篇干流
  • 3篇沉积物

机构

  • 20篇山东农业大学
  • 6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即墨市水利局

作者

  • 24篇孙淑娟
  • 10篇陈雨海
  • 10篇周勋波
  • 10篇杨国敏
  • 3篇黄岁樑
  • 3篇文威
  • 2篇李全起
  • 2篇孙学明
  • 1篇高会军
  • 1篇李晓晨
  • 1篇江丹丹
  • 1篇王倩
  • 1篇汪磊
  • 1篇刘岩
  • 1篇张宪忠
  • 1篇王伟
  • 1篇安敏
  • 1篇毕建杰
  • 1篇孙红文
  • 1篇齐林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健与美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大豆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对夏大豆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进行分析。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分布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cm×18cm,B:27cm×12cm,C:36cm×9cm,D:54cm×6cm,E:81cm×4cm。结果表明:在夏大豆生育期间,受降雨影响,0—90cm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贮水量均呈现“三峰”曲线特点;土壤含水量在各个生育阶段均呈现“Z”型曲线,深层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且较稳定,生育阶段各处理土壤贮水量平均值顺序为D〉A〉E〉C〉B;A、B、C处理在0—90cm平均变异系数总水平高于D、E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与行距呈显著负相关(r=-0.9818^**),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61^**),其中,A、B、C处理WUE极显著高于D和E处理,E处理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1)。
周勋波孙淑娟陈雨海杨国敏杨荣光
关键词:夏大豆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
黄腐酸肥料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1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用量黄腐酸肥料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黄腐酸肥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为试验作物进行了盆栽试验。黄腐酸肥料的施用量(含黄腐酸20.6%)为0、2、6、10 g/kg,除CK外其他处理施等量复合肥(N-P2O5-K2O 15-10-20),种子薄覆土壤后,再施入处理所需黄腐酸肥料。小麦播种40天后,采集小麦根际土壤,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BiologEco生态板测定了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常规方法测定了相关土壤酶活性。【结果】黄腐酸肥料施用量为0、2g/kg时小麦种子发芽率均为100%,而施用黄腐酸肥料6、10 g/kg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7%、91%,四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黄腐酸肥料,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在黄腐酸肥料施用量为6 g/kg时达到最大值。施用黄腐酸肥料对四种土壤酶的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尤其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当黄腐酸肥料的施用量为10 g/kg时,小麦根际土壤中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达到最大值。施用黄腐酸肥料6、10 g/kg,土壤微生物的总体活性,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群落的多样性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显著增加,施用10 g/kg黄腐酸肥料时效果最佳。【结论】在40天的试验周期内,施用黄腐酸肥料能有效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改善微生物群体功能,增加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是,只有在黄腐酸肥料施用量达6 g/kg后才有显著的效果。
刘佳欢王倩罗人杰陈喜孙淑娟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
大学生排球选修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2022年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农业大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金融学、动物医学、互联网工程学、应用化学、旅游管理学等专业的105名学生展开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排球选课前,84.76%的学生基本没有排球运动基础;在结束排球选修课后,有80%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示满意;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内容是技战术学习,然后是身体素质练习,最不喜欢的是规则与裁判法学习;在课程学习结束后,57.15%的学生会将排球运动作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39.05%的学生可能会将排球运动作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
孙淑娟
关键词:排球选修课
天津海河氮磷营养盐和COD_(Cr)等污染现状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2005年和2006年2次对海河干流及沿岸排污沟渠进行实地采样调查,测定水样中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Cr)和叶绿素a(Chl a)等污染指标。结果显示:海河干流及沿岸沟渠污染较为严重,主要超标污染物为NH3-N、CODCr,第1次采样选取的24个采样点和第2次采样选取的31个采样点水质均超过国家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五类水标准,劣五类水质断面达到100%。空间分布上,海河干流二道闸以下水体中NH3-N、TN、Chla含量整体高于二道闸以上水体;TP变化趋势与其它指标相反。细菌总数沿海河干流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性。海河干流与沿岸沟渠相比,干流水质要优于沿岸沟渠,此情况说明海河干流仍受外源污染。其中个别沟渠污染非常严重,如黄圈沟渠中NH3-N、CODcr、TP含量分别达529mg/L、1 269mg/L、33.89mg/L。
孙学明文威孙淑娟黄岁樑
关键词:海河干流污染现状NH3-N
镉对污水生物脱氮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批量试验检测COD、NH+4-N和NOx-N的去除率和比降解速率,研究了Cd2+对活性污泥生物脱氮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有机物降解过程中,5 mg/L的Cd2+即会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产生抑制作用,20 mg/L的Cd2+对有机物去除率和有机物比降解速率有显著抑制效应;在硝化反应NH+4-N的去除过程中,20mg/L的Cd2+会显著抑制对NH+4-N的去除,10 mg/L的Cd2+可造成比硝化速率的显著降低;在反硝化反应NOx-N的去除过程中,Cd2+对NOx-N去除率没有显著影响,20 mg/L的Cd2+对比反硝化速率有显著抑制效应。
侯昭牧李晓晨孙淑娟王伟江丹丹
关键词:生物脱氮硝化反硝化
冬小麦种群不同分布方式下水分特征与产量构成关系被引量:20
2007年
2005年10月-2006年6月对冬小麦种群5种不同分布方式,即行距分别为7 cm(A),14 cm(B),24.5 cm(C),(20+40)cm(D),49 cm(E)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水势和渗透势逐渐下降,至5月29日E处理与其他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F=40.791^**和F=9.522^**),不同处理的叶片水势日变化呈现明显的“V”型特征,E处理波动幅度最大,14:00的最低值比18:00的最高值低1.09 M Pa;E处理RW C低于其他处理;产量表现为:B〉A〉D〉C〉E,其中,B处理与A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E处理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1);不同处理间随行距加大,分蘖数量和单株小穗数有降低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分蘖数量、小穗数呈正相关,与千粒重呈负相关。
周勋波孙淑娟陈雨海李全起杨国敏
关键词:冬小麦种群结构水分特征
天然及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和无机盐为改性剂,考察了有机及无机改性对天然沸石磷酸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后的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效率显著提高,其吸附量为有机改性沸石>无机改性沸石>天然沸石。3种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分为快吸附和慢吸附,其中快吸附时间约为30 min。当磷酸盐初始质量浓度≤10 mg/L时,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去除率较高。
全本新宋德芳隋维波孙淑娟
关键词:天然沸石改性HDTMA磷酸盐
一种土壤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土壤钝化剂由膨润土和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制备而成;层状双氢氧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Mg(NO<Sub>3</Sub>)<Sub>2</Sub>·6H<Sub>2</Su...
孙淑娟董香丽王大伟李杭杭
一种评价排球扣发球质量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排球扣发球质量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评价排球扣发球质量的装置及方法,其中,一种评价排球扣发球质量的装置,包括排球支撑网,靠近排球支撑网处设有移动式集成网架,移动式集成网架上设有若干组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均与...
孙淑娟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夏大豆群体结构及光截获的影响被引量:49
2010年
以田间试验(2006—2007年)为基础,分析了地上部干物质、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能利用率和植株形态指标变化特征,夏大豆‘鲁豆4号’(Glycine maxcv.Ludou 4)在同一密度(3.09×105株/hm2)下设5种株行距配置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18 cm×18 cm(A)、27 cm×12 cm(B)、36 cm×9 cm(C)、45 cm×7.2 cm(D)、54 cm×6 cm(E)。结果表明,大豆在生育期间干物质变化因株行距不同而产生差异,2006和2007生长季的各处理干物质分别在播种后第70天和90天达到最高,播种后第80天和100天时,A处理比E处理分别高21.6%和34.0%;不同层次干物质积累重心随行距加大有上移趋势。各处理LAI随行距扩大、株距减少有下降趋势,其中,A和B处理LAI表现较稳定,LAI相对较高且时间较长。光能利用率随行距加大有降低趋势,A和B处理显著高于E处理(P<0.05)。夏大豆在不同株行距配置下,株粒数、百粒重与产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和0.926*(2006年),0.995*和0.892*(2007年),随行距变小PAR透射率降低、截获率和光能利用率上升而产量增加,A和B处理产量显著高于E处理(P<0.05)。说明夏大豆在雨养农业条件下,植株相对均匀分布可改善群体结构和增强光截获,进而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和产量。
周勋波杨国敏孙淑娟陈雨海
关键词:夏大豆光截获光能利用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