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起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及其差异基因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评估脐血源神经干细胞(UCB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CI)后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移植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相关基因与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关系,以期为SCI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方法 5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0)、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组(n=20)、UCBNSCs移植组(n=20).假手术组仅在显微镜下行T9-11椎板打开,不做其他处理.后2组打开T9-11椎板后横断脊髓,制作大鼠脊髓全断模型.1周后UCBNSCs移植组行UCBNSCs(1×10^9/L细胞悬浮液10μL)脑室穿刺移植,PBS注射组用PBS代替.移植术后1d、1周、2周、4周、6周、8周分别对3组大鼠行血脑屏障(BBB)行为评分.第8周分别取PBS注射组和UCBNSCs移植组各7只SD大鼠,取得SCI处组织样本,行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 PBS注射组和UCBNSCs移植组造模后均出现了瘫痪、尾部活动障碍及排尿功能障碍等.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后肢功能均有所恢复,在术后2周、4周、6周和8周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芯片分析筛选出2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有20个,表达下调有4个. 结论 UCBNSCs移植治疗大鼠SCI有确切疗效,通过基因芯片分析推测其可能通过分化为神经元、增加损伤微环境中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损伤局部的氧供等方式发挥作用.
- 吴月奎王尚武孙起军霍铁军马建华郭海若秦家振戴宜武徐如祥
- 关键词:脊髓损伤差异基因
- 应用腰大池置管引流处理颅骨缺损合并脑膨出被引量:2
- 2015年
- 1对象与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收治21例颅骨缺损合并脑膨出病人,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颅脑损伤术后15例,脑出血合并脑疝行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后6例。均已于3~12个月前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前GCS评分:8分2例,9~12分12例,13~15分7例。病人均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膨出,其中12例表现为同侧脑室扩张,9例为全脑室不同程度扩张,4例出现中线结构向减压侧移位。
- 严威王尚武孙起军张永强霍铁军刘玉全毛明利柴宏伟李彦斌
- 关键词:颅骨缺损脑膨出颅骨修补
- 应用Leo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
- 2010年
-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从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对18例患者(20个动脉瘤)应用Leo支架辅助弹簧圈行血管内治疗。其中2例有2个动脉瘤。男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4岁(36~74岁)。12例有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例,Ⅳ级1例。I例有动眼神经麻痹,
- 孙起军相久大王尚武张永强
- 关键词:颅内宽颈动脉瘤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动眼神经麻痹血管内治疗
- 硬通道微创技术在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硬通道微创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形成患者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因外伤引起的急性硬膜外、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71例资料。急救引流+手术组(n=30)于术前脑疝明确诊断后快速应用硬通道微创技术引流血肿,手术组(n=41)直接手术。2组均常规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治疗方法相同。结果2组年龄、性别、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量和部位、中线移位、瞳孔散大等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急救引流+手术组良好6例、中残1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手术组分别为5例、8例、12例、7例、9例,2组有显著差异(Z=-2.001,P=0.045)。结论术前及早辅助硬通道微创技术治疗能够改善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预后,可望成为抢救此类病人的常规。
- 相久大孙起军张永强霍铁军王尚武
-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
-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颅内感染被引量:20
- 2014年
- 持续腰大池引流(continued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是应用腰椎穿刺的方法向椎管蛛网膜下腔置入引流管以达到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引流的目的。自Vourch等在1960年首次提到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脑脊液漏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中。
- 毛明利刘玉全孙起军严威柴宏伟李彦斌王尚武
- 关键词:颅内感染持续腰大池引流
-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手术治疗。方法48例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根据CT结果及临床表现,选择手术时机,应用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存活42例,死亡6例;根据GCS评分评价疗效:良好18例(37.5%),轻残16例(33.3%),重残5例(10.4%),植物生存3例(6.3%),死亡6例(12.5%)。结论双侧额叶重度脑挫伤患者病情进展快,尽早诊治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孙起军王尚武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疝神经外科手术
- 颅脑损伤并发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 PHI 分为 PHI 组(42例)及非 PHI 组(107例),全部患者入院即行 CT 检查,非 PHI 患者在首次 CT 后4~8 h 进行常规首次 CT 复查,PHI 组由于临床症状恶化,提前 CT复查。观察两组首次 CT 与复查 CT 时颅内血肿量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首次 CT 表现,入院时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分析 PHI 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PHI 组首次 CT、复查 CT 颅内血肿量、两次 CT 颅内血肿增加值明显高于非 PHI 组[(14.59±4.60)mL 比(7.28±2.94)mL,(25.92±8.84)mL 比(8.35±3.41)mL],(10.20±3.45)mL 比(2.10±0.65)m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796、11.894、9.367,均 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瞳孔扩大、意识障碍、首次 CT 颅内血肿>10 mL 为 PHI 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年龄>50岁、瞳孔扩大、意识障碍、首次 CT 显示颅内血肿>10 mL的患者要警惕 PHI 出现。
- 柴宏伟孙起军张永强严威毛明利李彦斌王尚武
-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进展性出血性损伤CT
- 改良硬膜外导管连接装置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被引量:9
- 2016年
-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及时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致残、致死的风险.研究表明.持续腰大池引流(continued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 drainage,CLCFD)炎性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是治疗术后顿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 毛明利王尚武孙起军严威柴宏伟李彦斌张永强霍铁军
- 关键词:持续腰大池引流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引流治疗硬膜外导管CEREBROSPINAL
- 适合基层医院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干预手段
- 2008年
- 目的观察硬通道微创技术结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本组共68例,均采取硬通道微创技术,其中10例结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病死率为13.2%。3个月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其中31例恢复良好,15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死亡2例。结论硬通道微创技术结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有望成为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抢救的主要干预手段。
- 相久大孙起军张永强霍铁军王尚武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
- 早期使用甘露醇对颅内血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甘露醇对颅内血肿的影响。方法回顾178例颅内血肿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CT检查,给予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出血6h内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照组入院后不给予甘露醇。治疗后24h复查CT,随诊1个月以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肿大小变化、GCS评分及1个月后生活质量。结果出血量观察组(27.6±5.7)ml,对照组(23.1±4.8)ml;观察组血肿增大患者所占比例(72.73%)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观察组(5.0±1.5)分,对照组(9.5±1.5)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病死率观察组15.9l%(14/88),对照组7.78%(7/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残疾以上患者发生率观察组69.32%(61/88),对照组40.00(36/9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甘露醇可增加血肿增大率,明显增加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建议颅内血肿早期患者避免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
- 孙起军
-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