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永灿
-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146a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146a模拟物或抑制剂转染入黑色素瘤A375细胞,使miR-146a过表达或低表达,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A375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FBXL10为miR-146a的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进行验证。分别采用实时q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各组A375细胞FBXL10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146a模拟物能够显著抑制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结果显示,FBXL10为miR-146a的下游靶基因,miR-146a过表达可显著降低FBXL10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miR-146a抑制剂的作用则与之相反。结论miR-146a过表达能够抑制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FBXL10表达相关。
- 王丽纳王红兰庄永灿王凯波陈文标
- 关键词:MIR-146A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
- 福建省泉州地区428例甲真菌病的致病菌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近3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进行KOH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男女发病率比为1∶1.68,青中年发病率较高。临床分型远端甲下型(DLSO)占64.02%,全甲损毁型(TDO)占19.86%,近端甲下型(PSO)占8.88%,浅表白色型(SWO)占7.24%。共培养出致病真菌376株,培养阳性率87.85%,皮肤癣菌占53.99%,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38.30%;酵母菌属占39.6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22.61%;霉菌占6.3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不同临床类型菌种分布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泉州地区甲真菌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间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上有所不同。
- 王丽纳朱焱庄永灿王红兰
- 关键词:甲真菌病病原菌真菌培养流行病学
- 玫瑰痤疮患者感染特征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分析玫瑰痤疮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及不同类型玫瑰痤疮患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2023年本院皮肤科接诊的253例玫瑰痤疮患者及253例皮肤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者面部标本,进行毛囊蠕形螨、马拉色菌检测,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毛囊蠕形螨与马拉色菌的检出情况。对临床分型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与丘疹脓疱型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对比不同类型玫瑰痤疮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 253例玫瑰痤疮患者中,142例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96例为丘疹脓疱型,15例为肥大增生型。54.94%为单一部位发生皮损(139/253),主要为两颊,45.06%为两个部位发生皮损(114/253),主要为两颊与鼻部。33.60%患者病程<1年(85/253),30.04%患者病程为1~3年(76/253),20.95%患者病程为3~5年(53/253),15.42%患者病程>5年(39/253)。58.89%患者自觉干燥、紧绷(149/253),57.31%患者自觉灼热(145/253),37.15%患者自觉刺痛(94/253),34.39%患者自觉瘙痒(87/253),9.88%患者自觉肿胀(25/253),7.11%患者自觉眼部不适(18/253)。玫瑰痤疮患者毛囊蠕形螨阳性率63.24%(160/253),马拉色菌阳性率70.36%(178/253)。健康对照者毛囊蠕形螨阳性率15.81%(40/253),马拉色菌阳性率13.83%(35/253)。玫瑰痤疮患者与健康者的毛囊蠕形螨阳性率、马拉色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玫瑰痤疮患者中共检出马拉色菌178株,包括62株球形马拉色菌,56株糠秕马拉色菌,27株合轴马拉色菌,21株厚皮马拉色菌,7株限制马拉色菌,5株斯洛菲马拉色菌。男性玫瑰痤疮患者毛囊蠕形螨阳性率60.34%(35/58),女性阳性率64.10%(125/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玫瑰痤疮患者马拉色菌阳性率89.66%(52/58),女性阳性率64.62%(126/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岁玫瑰痤疮患者毛囊蠕形虫阳性率56.67%(34/
- 王红兰庄永灿王洪梅
- 关键词:玫瑰痤疮毛囊蠕形螨马拉色菌幽门螺杆菌
- 斑贴试验54例分析
- 1998年
- 游晓意周丽霞刘雅真庄永灿
- 关键词:皮肤病接触性变态反应
- 三联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微波治疗组,微波联合ALA光动力治疗组和微波、ALA光动力联合转移因子治疗组。分别用单独微波、二联、三联治疗,末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单纯微波治疗组治愈率59.32%,复发率40.68%;微波联合ALA光动力组治愈率84.48%,复发率15.52%;微波、ALA光动力联合转移因子组治愈率94.74%,复发率5.2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王丽纳庄永灿朱焱游晓意李荣华傅祥评王红兰
- 关键词:尖锐湿疣三联疗法疗效
- 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3例SAK患者皮损及12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IPP)判定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SAK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单位(PU值)。结果:内皮蛋白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细胞均有表达,胞质及胞核染色多见;内皮蛋白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阳性染色的PU值分别为0.227 2±0.024 6及0.196 4±0.019 0;内皮蛋白在SAK皮损阳性染色的PU值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3.48,P=0.002)。兜甲蛋白主要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角质层有表达;兜甲蛋白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阳性染色的PU值分别为0.178 1±0.036 5及0.149 4±0.007 9;兜甲蛋白在SAK皮损阳性染色PU值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2.67,P=0.013 7)。结论 :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SAK皮损中表达上升,可能与SAK患者表皮过度角化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
- 李荣华官飞凤李笑梅李红杏游晓意庄永灿孙娟娟李常兴
- 微波治疗腋臭83例临床观察
- 2001年
- 庄永灿
- 关键词:腋臭微波手术治疗仪针刺疗法疗效病例报告
- 利福平滴眼液致变态反应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林辉庄永灿
- 关键词:利福平滴眼液致变态反应氯苯那敏对称性晚上瘙痒
- 微波治疗腋臭83例
- 我科自1997年始,应用MTC-4型微波手术治疗仪(产地南京)采用多针法治疗腋臭,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术后一年随访83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83例,女性52例,男性31例,年龄18~ 32岁,有明显家族史67例...
- 庄永灿
- 文献传递
-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超微结构变化及角蛋白1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皮损超微结构变化及角蛋白(KRT)1的表达。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及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SAK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组织病理标本取材于手腕部位,皮损组织取材前2个月内均未外用维甲酸制剂或皮质类固醇制剂或中药制剂。健康对照皮肤为整形美容手术切除正常皮肤12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SAK患者皮损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13例SAK患者皮损及12例健康者皮肤组织中KRT1的表达。结果 SAK患者皮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角质化包膜连续性中断,角质层、棘层上部和颗粒层细胞核周围角蛋白丝显著聚集。KRT1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棘层、颗粒层及角质层均有表达,胞质及胞膜染色多见;KRT1在SAK皮损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2.210,P=0.038)。结论 SAK皮损超微结构特点为表皮角蛋白丝分化异常,可能与KRT1过表达有关。
- 李荣华李笑梅孙娟娟游晓意庄永灿李红杏官飞凤李常兴
- 关键词: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