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时间对川崎病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在川崎病治疗中对心肌损害的影响。及不同给药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与同期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治疗前后血中MMP-9、ES等的变化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MMP9、ES质量与浓度及sCRP、血沉、血小板均较对照组儿童显著增高(P<0.05)。A(早期治疗组)、B(5~7天治疗组)组之间治疗后sCRP、血沉及血小板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9及ES的质量与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P-9及ES水平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存在相关性,可将其作为川崎病冠脉损害的检测指标。
- 康华刘延梅
- 关键词:川崎病人免疫球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E-选择素
- 新生儿雷诺现象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雷诺现象的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雷诺现象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雷诺现象新生儿11例,男8例,女3例;早产儿9例,足月儿2例;胎龄为28+2~40+2周,平均胎龄32+3周;入院体重为990~4200g,平均1963g;发病时间为生后14min至144h,平均46.0h。新生儿主要表现为手、足第2~4指(趾)或肢体末端发花、发绀、苍白,多数为单侧,少数为双侧;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发花、发绀与苍白交替出现,并伴有局部水肿。患儿均有动脉穿刺病史;呼吸困难4例;凝血功能不同程度异常6例;临床败血症4例(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4例,血培养阳性1例)。采用肝素钠乳膏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交替外涂并按摩局部、酚妥拉明或硫酸镁热敷,体位性治疗,多巴胺、罂粟碱改善血管循环治疗;对凝血异常患儿予以伊诺肝素,病情严重者应用血浆,感染指标高时予以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方法。1例患儿发生手指末端干性坏死脱落,其余患儿治愈。结论新生儿雷诺现象发病较早,早期症状不典型,如能采取措施减少在血管侧枝循环不良部位穿刺、严密观察病情,尽早发现异常、早期治疗可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 康华赵璞张勤王文华
- 关键词:新生儿雷诺现象血管痉挛
- 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确诊为败血症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将这些新生儿分为早产儿败血症组(127例,简称早产儿组)与足月儿败血症组(41例,简称足月儿组),比较两组的构成比、病死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差异。结果早产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早产儿的4.43%(127/2 861),显著高于足月儿组1.34%(41/3 057)(χ2=51.42,P<0.05);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5.51%vs.7.32%,P>0.05)。检出引起败血症前五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高里氏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最高(57.74%),真菌检出率最低(19.64%)。早产儿组真菌检出率高于足月儿组(25.2%vs.2.4%,P=0.001),足月儿组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高于早产儿组(34.2%vs.18.9%,χ2=4.12,P<0.05)。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产酶率在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中均较高(分别为92.9%vs.70.0%、64.7%vs.53.3%、30%vs.44.4%),耐药率也较高,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达托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尚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定期分析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差异及耐药规律,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降低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 成大欣成大欣康华蔚永青李琛
- 关键词:败血症早产儿足月儿耐药性
-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和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观察了蓉生静丙治疗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3%,并研究了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发现蓉生静丙治疗后RBC-C3bRR,RFIR,IgG,IgA,IgM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或P<0.001)。提示治疗后患者红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明显提高,这与患者良好的临床疗效相一致,故静丙可以广泛应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
- 乔荆杨丽芳焦富勇康华刘景田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药物疗法丙种球蛋白
- 原纤维蛋白1基因新突变致新生儿马方综合征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目的探讨原纤维蛋白(FBN)1基因新发突变致新生儿马方综合征(MFS)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和诊治方案。方法选择2018年3月8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确诊为FBN1基因新突变致新生儿MFS的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确诊时年龄为生后10 h。同时,检索国内数据库中FBN1突变所致患儿发生MFS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复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征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结果本例患儿在本院诊治结果如下。①病史采集:患儿为女性,生后即发现容貌异常、面色青紫,给予鼻导管吸氧。患儿全身皮肤干燥、松弛,双耳略大,耳位偏低,四肢细长,双上肢屈曲不能完全伸直,双腕肌力欠佳,双手呈爪状,通贯掌;双足过度跖屈。心前区听诊闻及Ⅱ~Ⅲ/6级收缩期杂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动脉导管未闭,全心略大,主动脉窦部内径增宽。②基因检测结果:患儿染色体chr15-48780406位置的c.3241T>C自发杂合突变,为新发现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p.Cys1081Arg(半胱氨酸>精氨酸)。该突变可能为导致本例患儿新生儿期发生MFS的缘故,但是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pro)未见该基因突变报道。③对检索到的9篇文献中,纳入研究的9例MFS新生儿及本例患儿进行总结的结果显示,这10例患儿中,3例的基因检测均为FNB1新发基因突变,位于FBN1基因外显子24至33的突变为“新生儿区”。10例患儿临床特征均有四肢骨骼异常,8例伴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5例有眼部结构及功能异常,4例皮肤松弛、弹性差、皮下脂肪少,1例伴肾积水。结论FBN1基因新突变位点:染色体chr15-48780406位置的c.3241T>C杂合突变。该突变可能为新生儿期MFS的新发突变类型,特别为新生儿期诊断MFS,提供了新思路。
- 脱军华康华王娟娟张勤赵智
- 关键词:马方综合征FBN1基因基因突变基因测定
- 自噬作用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鼠病情进展中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噬作用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鼠病情进展中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孕鼠正常分娩,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待其顺利分娩后选取20只足胎龄幼鼠进行下一步实验;另取10只孕鼠采用脂多糖(LPS)制备早产模型,诱导孕鼠早产,取20只早产幼鼠。将所得幼鼠平均分为正常分娩+空气组、正常分娩+视网膜病变组、早产+空气组、早产+视网膜病变组,每组各10只。对比分析各组大鼠视网膜无血管区和新生血管区面积大小、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同时检测幼鼠视网膜组织中自噬小体数量、自噬相关蛋白和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正常分娩+空气组,正常分娩+视网膜病变组、早产+空气组、早产+视网膜病变组血管区和新生血管区面积、VEGF和IGF-1 mRNA表达水平、IL-1β和IL-6含量和P62、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上调,自噬小体数量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和ATG5表达水平则有所下降,尤其是以早产+视网膜病变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鼠病情进展与视网膜组织自噬活性降低有关,且作用机制可能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相关蛋白表达而实现。
- 王小娟刘合芳高宇轩康华张坚雷宏涛张红梅
- 关键词:自噬作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心包积液/心脏填塞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UVC/PICC)相关性心包积液/心脏填塞(pericardial effusion/cardiac tamponade,PCE/C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5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发生UVC/PICC相关性PCE/CT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家医院2年期间共留置UVC/PICC 693例,导管留置期间经超声心动图确诊发生PCE 7例(1.0%),其中有5例合并CT(0.7%).早产儿6例,足月儿1例;胎龄(32.6±3.8)周;出生体重1550(1200,3960)g.UVC/PICC置管时间为生后14 h(1~19h),发生PCE/CT症状时间为置管后69 h(13~104 h).主要表现为呼吸暂停/呼吸窘迫7例、发绀/氧饱和度下降至0.85以下7例、心动过速3例、心动过缓/心搏骤停5例.发生PCE/CT症状时6例有UVC/PICC尖端异位,其中4例胸部X线片显示UVC尖端位于T6~T7,1例尖端位于T12,1例超声心动图回报PICC在右心房;1例导管尖端位置正常,位于T8.5例拔除UVC/PICC行心包穿刺引流积液后治愈,1例拔除UVC未行心包穿刺治愈,1例行心包穿刺,外拔UVC至下腔静脉继续输液5h后死亡.结论尖端异位是导致UVC/PICC相关性PCE/CT的主要原因.UVC/PICC留置期间若出现突然的、无法解释的呼吸暂停/呼吸窘迫、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搏骤停等临床表现,应立即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时拔除导管、行心包穿刺引流可能挽救PCE/CT患儿生命.
- 李媛康华张姣何平李雪瑞冯彪周熙惠
- 关键词:脐静脉心包积液心脏填塞
- 86例被虐待儿童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被虐待儿童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 ,寻求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表格及方法和判断标准 ,回顾性调查和分析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期间 86例被虐待儿童的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受虐待儿童男女之比为 0 .76∶1,女孩多于男孩 ,年龄以 3~ 16岁居多 ,占 6 0 .46 %。发病季节以春冬季为主 ,分别占 32 .5 6 %和 33 .72 %。虐待方式以身体虐待为主 ,占45 .34%。损伤类型以皮肤软组织和四肢骨折为主 ,分别占 30 .2 3 %和 11.2 7% ,心理行为异常占2 4.41%。死亡 14例占 16 .2 7%。虐待者文盲及低于小学文化程度者 5 5人占 6 4%。结论 虐待可使小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甚至死亡。女孩多于男孩 ,以皮肤软组织损伤为主 ,虐待者文化程度较低 ,故应加强宣传教育及防范干预措施 ,以防止虐待儿童的发生。
- 焦富勇乔荆周霞李月华康华
- 关键词:虐待儿童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