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微生物法复合处理中药制药企业富营养有机废水的研究
- 薛林贵张宝芹赵旭唐德平赵萌萌楮可成张东明赵燕李琳
- 本研究以兰州佛慈制药厂排放的中药制药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制药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设计,通过物理吸附、絮凝剂沉降和生物处理三种方法的有效结合,处理后的出水指标达到了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药制药废水制药废水处理微生物法
-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高活性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兰州佛慈中药制药厂废水池旁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了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菌种4株(C-5、G-12、G-2、N-7)。对其中3株絮凝率较高菌株的生长量、pH值变化、絮凝活性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G-2菌和C-5菌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0h,G-12菌为72h。它们的最高絮凝率分别为89.52%(G-2)、82.73%(C-5)、83.18%(G-12)。G-2菌和C-5菌产生絮凝效果的最高活性部位在菌体中而G-12菌则在上清液中。
- 褚可成石小霞陈志梅张东明薛林贵
-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
- 蓝藻对UV-B增强的响应及其紫外屏蔽物质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紫外线辐射对生物体危害日趋严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特殊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用于研究UV-B对生物体的影响具有诸多优势,目前国内关于UV-B对蓝藻的影响相关报道较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UV-B对蓝藻生物量、生理效应,特别是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着重介绍了蓝藻中的紫外吸收物质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应用情况。
- 王婉如张昺林张楠张东明徐俊泉薛林贵
- 关键词:蓝藻UV-BMAASSCYTONEMIN
- 敦煌莫高窟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内细菌多样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分析,为壁画微生物病害防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纯培养与16S rDNA等技术对莫高窟245#窟内空气样品、壁画样品进行分析,并在培养基中添加壁画颜料测试其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出可培养细菌76株,分属于8个属。其中空气中有6个属,分别为Bacillus、Arthrobacter、Pseudomonas、Acinetobacter、Enterobacter、Kocuria,优势菌为Bacillus、Arthrobacter。壁画上有Bacillus、Arthrobacter、Paenibacillus、Erythrobacter 4个属,优势菌为Bacillus、Arthrobacter;并发现DHXJ05(Enterobacteriaceae)、DHXJ08(Bacillaceae)、DHXJ15(Erythrobacteraceae)、DHXJ16(Bacillaceae)和DHXJ17(Bacillaceae)能在含有铁红、铅丹、朱砂的环境中良好生长。【结论】为后期研究壁画颜料的变色机理及选择相应的细菌防治制剂提供了条件。
- 张昺林唐德平张楠王婉如张东明武发思薛林贵
- 关键词:敦煌壁画细菌多样性
- 重离子诱变选育聚β-羟基丁酸酯高产菌株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聚β-羟基丁酸酯(PHB)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利用12C6+离子束对一株聚β-羟基丁酸酯(PHB)产生菌———芽孢杆菌Z-3进行诱变,然后进行筛选,从大量突变株中最终选育出一株PHB高产菌株A11,其PHB产量达到1.404 g/L,是出发菌株的1.33倍。研究结果揭示,重离子诱变育种技术具有良好的诱变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和途径。
- 张楠张昺林王婉如徐俊泉张东明薛林贵
-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重离子诱变选育高产菌株
- 蓝藻中紫外吸收物质的应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紫外线辐射对生物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蓝藻中却含有一些紫外吸收物质。近年来,蓝藻水华危害一直困扰着人们,为了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根据蓝藻生理特性,研究了蓝藻所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紫外吸收物质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 王婉如张楠徐俊泉张东明薛林贵
- 关键词:蓝藻藻蓝蛋白MAASSCYTONEMIN
- 两种处理方法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分别采用微生物法和化学絮凝法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微生物法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生物需氧量(BOD)的去除效果比化学方法好,最佳投加浓度和处理天数分别为3%和8 d,而化学絮凝剂法对总磷(TP)和悬浮物(SS)的处理效果优于微生物法,最佳投加浓度为10%,处理4 h。在污水处理设计中,必须针对不同性质污水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微生物法与化学法复合处理生活污水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 张东明张昺林王婉如徐俊泉张楠薛林贵
- 关键词:化学絮凝剂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