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东

作品数:25 被引量:273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新生儿
  • 11篇缺氧
  • 10篇缺血
  • 8篇血性
  • 8篇缺氧缺血性
  • 8篇缺氧缺血性脑
  • 7篇缺血性脑损伤
  • 7篇缺氧缺血性脑...
  • 7篇脑损伤
  • 6篇亚低温
  • 6篇嘌呤
  • 6篇别嘌呤醇
  • 5篇新生大鼠
  • 4篇亚低温治疗
  • 3篇新生儿缺氧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脑缺氧
  • 2篇导管

机构

  • 25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苏州市儿童医...
  • 1篇先声药业有限...

作者

  • 25篇张旭东
  • 20篇邵肖梅
  • 12篇陈超
  • 8篇周文浩
  • 7篇曹云
  • 6篇胡勇
  • 4篇樊绍曾
  • 3篇杨群
  • 2篇刘先知
  • 2篇钱甜
  • 2篇朱列伟
  • 2篇程国强
  • 2篇黄海娟
  • 2篇王素娟
  • 2篇黄国英
  • 2篇秦梅
  • 1篇徐秀娟
  • 1篇孙轶秋
  • 1篇陆春梅
  • 1篇史惟

传媒

  • 7篇复旦学报(医...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别嘌呤醇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的脑保护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ALLO)对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脑皮质黄嘌呤氧化酶(XO)、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Na+K+-ATP酶和羟自由基(-OH)的活力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新生7日龄SD大鼠67只随机分为AL...
胡勇邵肖梅张旭东
文献传递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气体 (i NO)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疗效的自身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 方法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 2 8例足月和早产新生儿 ,其低氧性呼吸衰竭经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后加用 i NO [(3~ 15 )× 10 - 6(1×10 - 6=1ppm) ]治疗。 结果  i NO治疗前 2 8例患儿平均吸入氧浓度 (Fi O2 )为 0 .80± 0 .15 ,而经皮测氧饱和度 (Sp O2 )仅为 (0 .74± 0 .13) ,吸入 i NO后 30 m in Fi O2 降到 0 .72± 0 .15 ,而 Sp O2 上升至 0 .88± 0 .0 9,吸入 i NO3、2 4h Fi O2 分别为 0 .6 7± 0 .15和 0 .5 2± 0 .11,Sp O2 保持在 0 .91± 0 .0 5和 0 .93±0 .0 4。氧合指数在治疗前平均为 2 6± 16 ,治疗后 3h及 2 4h分别为 17± 9和 12± 5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2 8例患儿中经治疗 16例痊愈出院 ,3例好转出院 ,9例死亡。在 i NO治疗的同时吸入高浓度的氧 ,监测其 NO2 水平均在安全范围 (<1× 10 - 6)。本组病例在用 i NO治疗前均存在肺动脉压力的增高 [平均压力 (5 5± 10 ) mm Hg,1mm Hg=0 .133k Pa],经 i NO治疗后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平均为 (39± 8) mm Hg],动脉导管、卵圆孔处的右向左分流消失。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在正常?
周蓓华张旭东陈超邵肖梅黄国英樊绍曾孙波
关键词:一氧化氮呼吸功能不全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吸入治疗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静脉用布洛芬可有效治疗早产儿PDA,且副作用较消炎痛少,但国内目前无静脉用消炎痛或布洛芬,本研究的目的为观察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开放的疗效及安全性。对象和方法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期间收治本院新生儿重...
曹云陈超邵肖梅张旭东杨群
文献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76例病原菌药敏试验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了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等临床资料。结果  76例均为单一菌种生长 ,大肠埃希菌 2 8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 18株 ,肺炎克雷伯菌 18株 ,绿脓杆菌 12株。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 (敏感率达 10 0 % ) ,对阿米卡星、第 3代头孢霉素及环丙沙星敏感 (敏感率为 74 %~ 96 %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敏感率帕尼培南 10 0 % ,亚胺培南 94 % ) ,其次为环丙沙星、阿米卡星 ,对第 3代头孢霉素较耐药。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敏感率 10 0 % ) ,其次为美洛培南、头孢克罗。绿脓杆菌对头孢他啶、碳青霉烯类敏感 (敏感率 10 0 % ) ,其次为环丙沙星、阿米卡星。 76例中治愈 5 8例 ,好转 10例 ,5例自动出院 ,3例死亡。结论 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时应根据不同细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 ,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姚明珠陈超张旭东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药敏试验抗生素
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初步评价被引量:52
2001年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降温对足月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ypoxic ischemicbraindamage ,HIBD)治疗的安全性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 18例中重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11例 )和对照组 (7例 )。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 ,维持鼻咽温度为 (34 0± 0 2 )℃ ,持续 72h ;对照组不进行降温治疗。于生后 6 2~ 72h采血检测肌钙蛋白 T、β2 微球蛋白、D 二聚体 ,同时检测尿 β2 微球蛋白和脑脊液 (CSF)神经烯醇化酶 (NSE)等。于治疗前、生后 7~ 10d和生后 3个月进行常规 16导联EEG检测 ,并分别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NBNA)、婴幼儿发育量表 (CDCC)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价。结果 治疗组NSE为 (18 1± 2 1) μg/L ,对照组为 (2 4 6± 5 3) μg/L(t =2 0 4,P <0 0 5 ) ;治疗组患儿生后 2 8dNBNA为 (37± 2 )分 ,对照组为 (32± 3)分 (t =1 83,P <0 0 5 )。两组患儿血 β2 微球蛋白、肌钙蛋白 T、D 二聚体以及尿 β2 微球蛋白均明显升高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 >0 0 5 )。结论 初步研究显示 ,选择性头部降温对足月窒息新生儿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体温维持 34 5℃以上是安全的。
周文浩邵肖梅张旭东陈超秦梅樊绍曾
关键词:婴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亚低温联合别嘌呤醇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别嘌呤醇(ALL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70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CN,n=34)、常温缺氧缺血组(IN,n=34)、亚低温治疗组(IH,n=34)、常温ALLO治疗组(INA,n=34)、亚低温ALLO联合治疗组(IHA,n=34)。对照组为假手术动物。INA组、IHA组于HI后即刻、24和48h分别腹腔注射ALLO,每次135mg/kg;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HI后42h脑组织含水量(WC)、72h缺血侧脑组织凋亡细胞数、14d缺血侧海马神经元死亡率(HDNP)及30d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缺血侧WC:与CN组(82.2±3.2)%相比,IN组(91.9±3.5)%明显增加(P<0.01),3个治疗组均明显改善;IHA组(84.9±3.3)%与IH组(88.1±2.2%)及INA组(88.1±2.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血侧皮质、海马脑神经细胞凋亡数:IH组及INA组与IN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IHA组与IH组及INA相比明显减少(P<0.05)。14d HDNP:与IN组(91.8±20.3)比较,各干预组均明显降低(P<0.01);IHA组(31.7±10.2)与IH组(46.6±9.2)比较明显降低(P<0.05)。学习记忆能力:学会次数,与IN组(125.2±45.1)比较,各干预组均明显减少;IHA组(38.5±1.6)与IH组(44.9±6.2)及INA组(44.5±5.0)比较明显减少(P<0.05)。记忆保存百分率:与IN组(63.2±7.4)%比较,各干预组均明显提高;IHA组(73.3±2.8)%与IH组(68.2±2.5)%及INA组(68.1±3.9)%比较明显提高(P<0.05)。远期神经行为能力的降低与海马神经元凋亡数呈明显相关。结论HI后实施亚低温或腹腔注射ALLO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HIBD,两者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胡勇邵肖梅张旭东
关键词:脑缺氧脑缺血别嘌呤醇亚低温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学发育结局信度和预测效度的研究被引量:46
2007年
目的以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结局的信度和预测效度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出院后分别在新生儿科和康复科进行随访的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记录GMs。在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至少记录1次GMs,在不安运动阶段至少记录1次GMs。随访至1周岁以上明确神经学发育结局,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确定是否有运动发育迟缓。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通过30名评估者对12例研究对象进行GMs评估,用来检测评分者间信度。由6名评估者在第1次测试间隔2个月后,对12例研究对象进行第2次测试,用来测定重测信度。结果纳入58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24例,早产儿42(72%)例,孕周为27~36周,平均(31.4±2.0)周,出生体重为830~2900g,平均(1642±408)g;足月儿16(28%)例,孕周为37~41周,平均(38.6±1.1)周,出生体重为2650~4150g,平均(3401±365)g;随访年龄最小为12个月,最大为40个月。在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GMs记录115次,人均记录(2.0±0.8)次;在不安运动阶段GMs记录89次,人均记录(1.5±0.6)次。随访结局:7例(12%)诊断为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5例(9%)评定为运动发育迟缓,46例(79%)评定为运动发育正常。评估者间信度ICC值为0.97~0.99,重测信度ICC值为0.69。早产阶段和扭动运动阶段GMs评估预测效度:敏感度83%、特异度78%、阳性预测值为50%和阴性预测值为95%;不安运动阶段GMs评估预测效度:敏感度75%、特异度98%、阳性预测值为90%和阴性预测值为94%。结论在高危新生儿出生后4~5月龄内应用GMs质量评估可以就后期神经发育结局作出准确有效的预测,对脑瘫的预测更为准确。GMs质量评估在不同评估者间的稳定性高,在初学者中具有中等程度的重测信度。GMs质量评估作为�
杨红史惟邵肖梅王艺曹云王素娟徐秀娟张旭东廖元贵李惠朱默
关键词:全身运动质量评估高危新生儿信度预测效度
别嘌呤醇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的脑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胡勇邵肖梅张旭东
关键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别嘌呤醇脑保护机制自由基损伤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黄嘌呤氧化酶
未成熟大鼠脑白质损伤中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别嘌呤醇的影响
2010年
目的通过制作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探讨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的变化及别嘌呤醇(allopurinol,ALLO)的影响。方法将新生1日龄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4)、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组(BCAO,n=14)及ALLO干预组(n=14),行BCAO制作脑白质损伤模型。观察BCAO后7 d(P7,每组各6只)和14 d(P14,每组各8只)脑组织病理改变及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变化。结果BCAO组白质改变明显,ALLO组较之明显减轻;P14的ALLO组较[(2.44±0.71)%]BCAO组[(3.27±0.73)%]平均脑室大小指数明显减小(P<0.05)。各组动物脑胼胝体、海马繖及内囊部位均有ED1染色阳性细胞出现,但BCAO组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其他两组,且染色增强。结论利用出生1日龄新生大鼠行BCAO可成功制备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ALLO对缺血引起的早产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胡勇邵肖梅张旭东朱列伟
关键词:脑缺氧脑白质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别嘌呤醇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脑血流和氧合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期间脑血流和脑氧合代谢的变化。方法38例中、重度HIBD新生儿随机分为常温组和低温组;7例相对正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生后6h以内开始治疗,常温组维持体温在36℃,低温组维持鼻咽温度在34℃,低温持续72h,然后自然复温,其它治疗方法两组相同。三组均持续观察84h。三组患儿分别在生后6、12、24、48、72和84h,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测定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率的变化,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测定细胞色素aa3(cytochromeaa3,Cytaa3)的变化。结果低温组新生儿生后6h内收缩期血流速率(Vs)[(250.5±7.69)cm/s],平均血流速率(Vs)[(15.67±5.97)cm/s]、舒张末期血流速率(Vd)[(7.27±5.06)cm/s]和△Cytaa3均较对照组降低,阻力指数(RI)(0.81±0.15)较对照组(0.67±0.09)增加(P均<0.05);低温组Vs和Vm在生后12-48h较常温组增加(P均<0.05),RI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无差别。与常温组比较,低温组△Cytaa3在生后36-60h显著增加(P<0.05或0.01)。结论中重度新生儿HIBD脑血速率明显降低,存在明显的脑氧合障碍;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BD可以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合代谢状态。
程国强邵肖梅刘先知黄海娟周文浩张旭东
关键词:血流速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