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
- 作品数:41 被引量:627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守门人”的守门人: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范式转变被引量:9
- 2023年
- “守门人”的隐喻生动定义了超级平台在数字时代扮演的真实角色,而中美欧各国政府一系列战略、法律和政策的构建,彰显了政府作为“守门人”的守门人之积极有为的全新定位,成为关键的确定性因素。政府正在重构整个网络空间的治理机制和秩序逻辑,这成为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进程最大的变量。政府角色转变体现的是政府权威的合法性确立与政治秩序的建立过程,变革的底层逻辑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机制变革与范式的转变。尽管政府的强势主导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是大势所趋。但是,政府如何化身为数字时代人类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重塑“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秩序,以及各国政府如何定位、如何作为,仍然面临历史性选择。
- 方兴东钟祥铭张权
- 关键词:政府治理网络治理
- 政府公信力变化的微观考察——一个典型案例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随着互联网对政治生活的渗透,公众与政府之间互动愈发频繁。现有研究揭示,网络互动频次与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水平负相关。然而,该结论是否在微观层面同样适用尚未可知。本研究意在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回应该问题。文章首先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微观层面网络互动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理论模型,同时基于信任与合作的等价关系提出识别信任态度变化的四个推论命题。然后分别以两者作为分析框架和判断依据,对2017年发生于B市D区的火灾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互动确实对政府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过程中主要是四个机制在发挥作用:经验锚定、偏好选择、信息发酵、顾虑确认。作为对策,政府应该在网络互动中保持对舆情变化的敏感度,讲究回应策略的同时谨慎使用强制性手段。
- 张权
- 关键词:网络互动
- 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能力、转型与现代化被引量:273
- 2020年
- 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当前数字政府建设所遵循的基本理论与遭遇的普遍问题,对我国各地数字政府的创新实践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的方法框架。"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塑造执政理念,以服务为导向牵引整体协同,以"中台"为枢纽促进多方合作,以安全为基础保障系统运行,是数字政府的全新样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今后一段时间的数字政府建设应尽快转向"平台驱动"模式,基于政务"中台"体系,构建广泛联系公众、企业、政府部门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实现智慧政务服务与高效协同办公,进而从决策科学化、执行高效化和监督立体化三个方面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 北京大学课题组曾渝张权
- 关键词:数字政府政府治理能力
- 技术信任的崛起及其信任基础的巩固被引量:7
- 2020年
- 信任是指个体对于置信对象的行为符合自身期待的主观判断。判断乐观则信任,判断悲观则不信任。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至今皆认可的是:若得益于个体信任的普遍积累,人类社会将持续迈向繁荣与稳定;若受困于个体信任的普遍流失,人类社会将逐渐堕入衰败与混乱。现如今,在技术、社会、信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下,社会信任的基本模式已悄然发生了由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向技术信任的转变。及时关注且正确认识该现象,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 张权
- 关键词:信任基础制度信任人际信任主观判断
- “中国模式”之学理证实:标准样式还是值得被模仿
- 2012年
- 近年来,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代表,其发展模式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针对是否存在"中国模式"的辩论在学界全面展开,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也成为显学。我们应从分解"模式"一词的概念入手,提炼出"模式"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标准样式"和"值得被模仿"两个要素的基础出发,梳理"中国模式"取得的成就、发掘"中国模式"的相对优势、定义"中国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中国模式"的可复制性,证明"中国模式"符合"模式"概念所包含的两个要素,从而使"中国模式"在学理角度得到证实。
- 张权
- 关键词:可复制性
- 新型智库建设中的角色异化:成因、妨害及其应对
- 2017年
-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与文件中反复强调智库的重要性,表现出“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的坚定决心。但随着形势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 张权
- 关键词:智库
- “局部空转”现象:动机、行为及扩散——一场“理性经济人”参加的“避责生存赛”被引量:25
- 2019年
-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突破政府系统内部阻力,重塑单一制国家权威。然而,以常态化、制度化巡视为主要手段的负向激励,刺激了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政府官员的避责动机,促使其采取以“空转”为策略的避责行为。同时,基于多项条件和机制形成的“避责生存赛”进一步导致个体避责行为扩散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空转”现象。要解决该问题,可以从调整激励方向、完善问责制度、培育社会力量三方面着手。
- 张权杨立华
- “解构”网格化管理被引量:16
- 2013年
- 作为中国近年来城市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网格化管理受到来自各个领域的追捧。由部分城市试点到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在其所经历的启动、运行、维持、推广四个阶段分别存在一定的问题。网格化管理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模式本身却暂时还不能与当前社会体制兼容。各级政府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效用。
- 张权尹昭慧
- 关键词:资源约束社会参与
- 技术赋能与复杂性化约——基于“健康码”的分析被引量:24
- 2022年
- 抗疫与发展之间的张力对政府治理构成巨大挑战。准确识别健康者与感染者,并按照健康者-复工复产/感染者-隔离治疗的方式开展分类治理,是化解上述张力的基本路径。通过将健康码嵌入政府既有对社会“流动”的治理体系,可以实现对社会个体健康状态的即时认证,从而维持复工复产与隔离防疫的平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境下开展健康认证,本质上是政府化约外部复杂性的一种努力。而健康认证准确有效,进而确保分类治理成功开展,则是技术赋能的结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可建构性特征,或许能够调和并超越控制与自治导向下的一系列对立逻辑,开辟出复杂性化约的“第三条道路”。
- 张权张权
- 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系统分析与善治路径被引量:54
- 2018年
- 网络舆情治理的核心是在控制社会风险和激发网络活力之间保持平衡。针对实践中治理有效性不足且成本过高的困境,现有研究受限于方法论视角单一而致使其观点说服力有限。本研究将采用一种系统分析的新视角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作为社会系统内的开放子系统,网络舆情系统具有自行协调的功能,同时受到来自政府、商业机构、社会组织等主体的外部干预。基于此,好的治理可以理解为在外部干预和自行协调的综合作用下,保持网络舆情演化的动态平衡。然而,由于舆情系统的运行无规律可循,且多元治理主体受多重行为逻辑支配,导致(从政府的视角看)干预意图、干预行为、干预效果三者并不统一,进而陷入治理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转变治理思路,通过简化治理网络层级、重新定位治理主体的角色、设定行动优先级,实现网络舆情的善治。
- 张权燕继荣
- 关键词: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