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强
-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分析预防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对术前低射血分数(EF值<40%)的冠心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中的疗效和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术前低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拟行OPCAB术的患者300例。其中术前预防应用IABP后行OPCAG的患者140例(试验组),术前未预防应用IABP直接行OPCAB术的患者160例(对照组)。比较二组患者术中被迫紧急改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比例、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比例、术后低心排及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二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术后1、2、5 d血浆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 isoenzyme,CKMB)水平以及两组术后1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术中对照组被迫紧急改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移植比例高于对试验组(P<0.05);术后应用ECMO的比例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低心排及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术后1、2 d cTnI及CKMB水平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 CTnI及CKMB水平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年及5年生存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低EF值冠心病预防性应用IABP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改善心功能,减少术后心梗、低心排、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围术期病死率,提高低术前EF值病人OPCAB的手术疗效。
- 屈云飞孙晓宁张红强赖登祥张俭荣周素明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心病
- 心脏移植治疗孤立性IgG4相关心脏炎性假瘤一例报道
- 2022年
- 本文报道2020年8月3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原位心脏移植治疗孤立性IgG4相关心脏炎性假瘤的病例1例,结合文献对IgG4相关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分析。孤立性IgG4相关心脏炎性假瘤病例罕见,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对于合并严重心脏功能损害者心脏移植是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 张红强杨守国王帆顺孙晓宁杨兆华王春生
- 关键词:心脏移植免疫球蛋白G炎性假瘤
- 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预测主动脉瓣病变伴巨大左心室术后不良预后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负荷心肌灌注MRI及钆对比剂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DE—CMR)预测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巨大左心室患者的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1月就诊患者中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巨大左心室、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mm或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5mm的病例,同时排除合并冠心病、二尖瓣器质性病变、既往心脏手术史的患者。根据术前负荷心肌灌注MRI是否出现延迟增强,分为延迟组和非延迟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率,次要研究终点为心功能、术后住院时间等。共入组37例,其中延迟组15例,非延迟组2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28例,Bentall术3例,Wheat术6例,11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3.6个月,共有6例死亡,另有8例在随访过程中心功能(NYHA分级)进展为Ⅲ-Ⅳ级。1、2、3年无事件生存率延迟组为80.0%、48.9%、32.6%,非延迟组为94.7%、88.4%、72.6%(χ2=7.244,P=0.007)。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延迟组(10±3)d,非延迟组(9±2)d(t=1.175,P=0.248)。结论DE—CMR存在延迟增强可能预示慢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巨大左心室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不良预后。对于这些患者,需在术前评估并指导危险分层,以预防心力衰竭和猝死。
- 林熠杨守国陈昊张红强王春生
- 关键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图像增强磁共振成像
- 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围生期心肌病五例报道
- 2009年
-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一种发病率较低但严重危害孕产期妇女的疾病,对于终末期患者,心脏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年开展心脏移植工作至今,共为5例终末期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 张红强陈昊杨守国王春生
-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术围生期心肌病孕产期发病率
- 心脏移植术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后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M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35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以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标准为基础,参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及修订后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3次报告制定MS的诊断标准。收集可能与发生MS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从而描述心脏移植后MS发生率,对发生MS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所有受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7.3个月。随访期间,共有63例受者发生MS,其发生率为46.67%(63/135)。受者术前高龄状态(相关系数=1.09,95%可信区间为1.01~1.22,P%0.05),BMI(相关系数=1.65,95%可信区间为1.16~1.87,P〈0.05),以及糖尿病史(相关系数=3.27,95%可信区间为1.12-34.21,P〈0.05)是术后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移植后MS的发生率较高,术前高龄、肥胖及糖尿病史是导致术后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危受者术后应控制好免疫抑制剂用量及饮食。
- 张红强陈昊杨守国孙晓宁林熠王春生
- 关键词:心脏移植代谢综合征
- 4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瓣膜修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D-TEE)在瓣膜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1月我院对3例行二尖瓣修复和1例行主动脉瓣膜修复的患者采用西门子SC2000 4D-TEE进行术前术后评估,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38~59(48.0±10.5)岁。同期采用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指导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修复的13例患者作为对照,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43~67(56.4±7.5)岁。结果术中4D-TEE可实时显示瓣叶的各项参数,如不同节段瓣叶高度、交界区面积、瓣叶面积、对合面的大小、窦管交界大小,瓣膜运动形态、主动脉管壁位移等信息。可根据内置软件建立个性化的瓣膜几何模型,动态模拟瓣膜启闭并直观呈现。对照组仅可显示某切面的瓣膜、腱索、乳头肌、心腔等信息。结论 4D-TEE跳过了对二维图像的解读步骤,更直观完整地显示了瓣膜形态和动态,可以通过它的辅助来进行更有效的手术决策。
- 孙晓宁张红强赵维鹏王春生
-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年龄<=40岁冠心病患者术后中远期疗效分析
- 陆树洋孙晓宁张红强杨守国王春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年龄≤40岁冠心病患者术后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年龄≤40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经验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单中心诊断为冠心病且年龄≤40岁于心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7.9±2.5)岁(32~40)岁。该组病例临床特点包括,有高血压病史5例,糖尿病史3例,高脂血症病史4例,有吸烟史8例,术前心梗病史7例,3支主干中不少于1支全闭6例,2例反复行PCI术,分别植入支架5枚和3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均无死亡。采用双侧乳内动脉联合桡动脉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术6例,双侧乳内动脉联合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术2例,左侧乳内动脉联合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术4例。非体外下冠状动脉旁路术9例,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术3例。平均随访时间(47.8±24.3)个月,随访过程中1例术后5年静脉桥出现再狭窄,于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其余11例随访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年轻冠心病患者(年龄≤40岁)因心功能代偿良好一般发病较隐匿,临床诊断时冠脉病变较严重。冠状动脉旁路术预后良好,手术中远期疗效满意。
- 宋凯陆树洋孙晓宁张红强陈金淼胡馗洪涛丁文军夏利民王春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心病手术策略
- 心脏移植术后新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新生糖尿病的发病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对术前病史资料详实、无糖尿病、术后存活时间大于6个月的92例原位心脏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平均随访31个月。随访期间发生移植后新生糖尿病者(PTDM组)共19例(19/92,20.7%),未发生新生糖尿病者(NPTDM组)73例。记录与移植后新生糖尿病相关的因素,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记录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新生糖尿病的发病率。绘制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移植后患者整体的空腹血糖水平较移植前明显升高[移植后为(5.52±1.07)mmol/L,移植前为(4.95±0.64)mmol/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后新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是高龄(OR=1.09,P〈0.05)、体重指数(OR=1.45,P〈0.01)、糖尿病家族史(OR=7.97,P〈0.05)和术前空腹血糖(OR=5.83,P〈0.01)。92例患者术后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96.29%、88.80%和80.62%,PTDM组术后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87.50%、72.92%和72.92%,NPTDM组术后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96.95%、93.44%和81.95%。分层次Log-rank检验显示,PTDM组和NPTDM组的两条生存曲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移植后新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和术前空腹血糖状态。
- 张红强王春生陈旻杨守国赖颢朱仕杰
- 关键词:心脏移植糖尿病预后
- 心肺联合移植受者随访10年一例与国内心肺联合移植现况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总结分析1例心肺联合移植受者术后10年随访情况及国内心肺联合移植现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2月完成的1例心肺联合移植受者临床资料。受者女性,43岁,原发病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供者男性,28岁。供、受者ABO血型相合,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5个位点错配。供者心、肺分别以uw液、HTK液灌洗保存。心脏移植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肺移植气管吻合采用3-0聚丙烯缝合线连续缝合外加自体组织包裹。采用达利珠单抗+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9个月将环孢素替换为他克莫司,术后8年撤除糖皮质激素。门诊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及胸部CT。同时,检索199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心肺联合移植相关文献,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受者生存率。结果截至2014年5月,该受者已存活10年3个月,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恢复至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I~Ⅱ级,术后9年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65%。氧合指标稳定,血气分析指标良好。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术后5周及3.5年发生肺部感染治愈。1992年至2013年,国内26家医疗单位共完成心肺联合移植44例,病因以先天性心脏病伴艾森曼格综合征为主。44例受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4%,36.7%,30.6%。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和移植物功能衰竭。结论心肺联合移植的远期疗效与供者心肺组织块的妥善保存、良好的手术技术,以及术后平衡抗排斥反应与抗感染治疗之间的矛盾密切相关。
- 杨守国陈昊杨兆华张红强王帆顺庄亚敏王春生
- 关键词:心肺联合移植长期疗效艾森曼格综合征